逻辑学视角下乡愁体育的概念辨析
2020-01-18薛之薇史曙生
薛之薇,史曙生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2013年,“乡愁”正式进入国家文件后,有关乡愁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仅篇名中包括“乡愁”的文献数量就从2013年的153篇增长到2020年的9 675篇,所关注重点逐渐由乡愁的内涵、载体等表象研究转向如何有效将乡愁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的深层研究以及乡愁价值应用与实践的研究,例如,医学治疗、地方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等实践领域中[1],尽管乡愁未系统科学地应用于体育领域,但乡愁体育的效益已得到验证并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推动了乡愁体育出现的无形力量。因此,为进一步深化乡愁体育的性质、发展及实践,“乡愁体育”概念的明确成为了研究的首要任务。
1 乡愁体验的缺失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古村落等承载历史文化与乡愁情怀的传统建筑以及民风民俗被取而代之,行为习惯的沿袭随之中断,具有辨识性的本土文化、本土思维惯式及其生成环境相应缺失,导致乡愁体验的缺失不可避免,同时因人们对乡愁的思维误区,如“乡愁属于乡村与乡民”等理解误区,导致乡愁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使得乡愁体验出现局部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1 非物质文化体验的缺失
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方面,物质方面由地质风貌与建筑组成的地理空间与非物质方面由传统民俗、行为模式等构成的文化记忆。“记得住乡愁”被纳入国家政策后,中国加快了古村落文物建筑等的修护和传统自给自足农作文化的挖掘、整合和重构,乡愁的展现以物化形式为主,呈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建筑、广场等的公共空间方面,在大幅推进外部环境发展的进程中,忽略了非物质文化对于触发乡愁的重要性,导致乡愁体验的不完整。事实上,深层的族群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与文化习俗等乡愁的非物质载体则更可能寄寓乡愁[1]。因此挖掘非物质背后的惯习,在重现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将原有的促进身心健康的习俗活动以及由过去生存方式所转变的休闲方式表达出来,将物质环境与主体情感、行为习惯、人文情怀等地方性元素相融合,实现乡愁体验的完整性。
1.2 乡愁体验的主体缺失
乡愁体验的主体缺失,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乡愁体验的缺失与未离开故乡的居民乡愁体验的缺失。首先,乡愁中的“乡”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乡村,同时也涵盖城市,是城乡的统称[2]。但事实上,乡愁无论在理论中或实践应用中,都无意识地偏重于乡村与乡民,同时,城镇化过程中由城市拆迁与改建等工程所导致的城市集体记忆缺失、生活方式改变等现象被忽略,使城市居民在乡愁体验的获得方面被遗忘。此外,从距离概念看,乡愁体验的主体不仅指离开故乡的人,也包括没有离开居住地的人,并且乡愁的“愁”的对象与内容不仅包括地理概念中远离的故乡,还包括时间概念中过去的人和事[2],因此,未离开故乡的居民也具有因时间产生的乡愁。而物化的乡愁主要集中于村落重建、广场、商场等公共建筑,这两类主体与其他体验物化乡愁的主体处于同一空间,几乎不存在物化乡愁体验的不平衡。因此,在推动这两类主体乡愁体验的获得中,应将非物化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民俗文化、人文情怀等全面深入到乡愁体验的每一类主体中。
2 体育的双向补位——“乡愁体育”出现的必然性
2.1 政策导向性中的体育补位
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会议将“乡愁”纳入国家政策,此后,乡愁频频出现在我国政策中,并不断被重视与深化。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修复乡村物化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重温乡土情怀,重拾乡愁体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即在传承乡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结对帮扶的方式,多元整合、创新发展,不断赋予新内涵、不断挖掘延伸价值、丰厚其表现形式。202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强化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与设施联动发展,特别是由乡土文化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等联动建设项目[3]。
在要求文化结对帮扶与联动发展的政策下,我国部分学者提出了体育与乡村文化结合发展的观点与建议。贺雪峰主张,保底的乡村建设应当注重农村文化,通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的闲暇质量[4]。韦金亮认为,体育在活化乡村文化中扮演着资源整合者及协调者的角色,应通过多方构建发挥其整合价值[5]。廖恒提倡,在活跃乡村文化与建设农村公共体育健身时,应与本土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相结合,提高居民参与体育意愿的同时强化对故乡文化的感知与认可[6]。张晓磊等学者认为,体育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发展而成的体育旅游小镇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7]。研究普遍认为,体育活动是整合、传承与发展地方文化的关键载体,在弥补乡愁体验的缺失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2 体育“游戏”要素的补位及效益
乡愁体验主体的缺失主要是指城市居民与未离开居住地居民这两类主体在非物化乡愁体验方面的缺失。非物化活动源于各民族各地域的生活习俗、宗教礼仪与价值观等,它们最初的目的在于“娱神”[8]。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生活逐渐从神圣崇高的仪式中脱离出来,“娱神”的功能性没落,使得非物化活动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导致人们非物化乡愁体验缺失。
游戏作为体育发挥其娱乐功能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活跃在孩童以及成人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最高级别的奥运会中都有它的存在。当没落的非物化活动与体育碰撞,体育娱乐功能中的游戏要素给非物化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它能够使人们自愿且自发地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9],以“娱人”为目的重新参与到非物化活动中,实现了体育对乡愁体验缺失的完美补位,并由此产生了娱人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
2.2.1 体育补位的娱人效益
娱人效益是指非物化活动融入体育要素后促进人体机能水平与调适心理的效益[9]。当人们直接参与非物化活动时,也就意味着人们需要行走、奔跑、跳跃等肢体动作,并且通过出汗、心率等生理反应促进人体机能水平并调适人体心理健康等;而当人们间接参与非物化活动时,人们能够现场观看比赛,体育活动中游戏要素带来的对抗性与不确定性,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刺激感与吸引力,实现了非物化活动的“娱神“功能向“娱人”功能的转变,使得没落的非物化活动重获新生,实现了对乡愁体验缺失的完美补位。比如,民间舞蹈的原态是借助奏乐、歌舞等活动向神灵祈求年谷顺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化,融入体育的游戏要素,逐渐形成了以表演或比赛等形式的景观或体育活动[8]。
2.2.2 体育补位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非物化活动融入体育要素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有利作用与效能[9]。非物化活动的发展是动态的,经历了“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后仍然处于螺旋上升状态,一些非物化活动走向了商业道路,表现形式主要为旅游业,成为了旅客感受异乡文化必不可少的景观与旅游的名片,为当地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比如驰名中外的西藏那曲赛马会、青海玉树赛马会与内蒙古摔跤大赛等赛事,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由当地习俗转化而来的体育文化活动,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花山节等节目或比赛,在实现娱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面向本土与旅客的商业活动,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2.3 体育补位的育人效益
育人效益是指非物化的活动融入体育的游戏要素后,在促进了人们身体机能发展的同时增强了当地人民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文化认同[9]。当人们以娱乐的形式直接参与非物化活动的过程时,非物化活动中蕴含的文化记忆重现了,并进一步加深了对本土人文的认识与理解,强化了对地域的归属感与文化认同。这种育人效益不仅体现在成年人心理状态的转变,对于儿童的教育意义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留守儿童与流动人群子女,这两类主体出生时已面临非物化活动没落的境遇,后者与父母长期移居在异乡,导致对故乡的文化认识与理解几乎处于零状态,而当非物化活动融入游戏要素,并走进校园时,儿童通过学校教育,初步构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理解与认同,这种融入游戏的非物化活动并发展成为了学生的娱乐项目,当非物化活动从学校走向了社区,流动人群子女回到故乡,在促进了非物化活动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实现了对留守儿童与流动人群乡愁体验缺失的补位,比如,少数民族舞蹈与现代花样跳绳相结合的体育活动出现在少数民族农村学校的体育课中,并且学校经常以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参与,促进了非物化活动的科学化与普及化,不仅是盘活非物化活动、培养儿童文化认同的新场域,更是体育补位效益的代表作。
尽管体育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实现了对乡愁体验缺失的补位,并且在实践中创造了多方面的效益,但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对一个事物系统研究的前提是明确事物的概念,这使得乡愁体育的出现成为了必然。
3 基于逻辑学视角的乡愁体育概念研究
3.1 逻辑学理论的引入
逻辑学认为,在进行任何研究与推理之前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概念,该学科通常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对概念进行明确。
明确一个概念的内涵,就是对概念所解释的事物的特性与本质进行明确,即通过逻辑学中“属加种差”的定义法,将某一概念用定义项、被定义项与联项组成的肯定陈述句对其解释,首先,选择邻近的属,即把概念放入比它更宽泛的概念里,其次,找种差,即找出一个种概念,使它的性质与其它种清晰地区分开来,最后,使用“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但属加种差的定义法并不是通用于任何概念,对某一事物进行最高概括的范畴类概念,其外延未经划分已达到最大,不适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法。“乡愁体育”不属于范畴,可以使用“属加种差”对其定义。
明确一个概念的外延,就是将概念中每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一一列举,因概念外延具有无限性,因此,明确概念外延一般通过划分法,将概念中所反映的一类事物,依据某些性质分为不同类别的事物,同时要依据划分规则,第一,相应相称的规则,即划分后所有子项的外延之和与母项的外延相同;第二,互相排斥原则,即划分后的每个子项其外延应当是互斥的;第三,统一标准原则,即对概念每一次划分时的依据必须相同。此外,划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概念,对于外延已明确的特指事物,其概念不适用也不可能再划分[10],比如,“月亮”“中国”等概念。“乡愁体育”不属于单独概念,可以对其进行划分以明确概念。
3.2 乡愁体育内涵
按照“属加种差“的下定义方法,首先,寻找比“乡愁体育” 大一级的属概念,也就是将种概念扩大到属概念。逻辑学中通常使用减少限制词的方法寻找属概念。因此,对“乡愁体育”减少限制词得到的属概念是“体育”。此外,在减少限制词的基础上要遵照下定义的四条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完全相等原则;定义项不能包含被定义项原则;定义必须间接明确,不能含混的原则;定义不能是否定的原则。依照以上原则,“体育”不能作为“乡愁体育”的定义项。因此,第一步应明确“体育”的内涵。体育作为体育学的核心概念,其定义在学术界具有不确定性,为使“体育”内涵富有科学性与普适性,对“体育”一词进行了跨时间、多学者、多角度的研究。毛泽东于1917年在《体育之研究》中对体育进行了论述[11],其主要观点为“养生之道”“有规则次序可言”与“文明其精神”,即在规则秩序下可达到强健身体促进精神文明的活动。《体育科学词典》中,给予了体育更广泛的框架,认为体育是指以身体活动为方式,达到强身健体、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社会文化活动,并将其分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等[12];日本学者前川峰雄对体育的定义也提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见解,他认为体育包括重要的两方面,首先体育是一种教育,其次它是以身体活动为练习手段[13];我国吴光远学者认为,体育不仅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更强调体育的健身功能,即体育对人体的改化作用[14]。杨文轩等学者在《体育概论》中借助逻辑学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了体育的内涵,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不仅促进他人的身体发展,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意义[9]。比较分析发现,对体育的定义大同小异,定义项的修饰词包括“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促进身心发展的”,被定义项归纳为“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研究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明确“体育”是乡愁体育概念的邻近属后,第二步是寻找种差,即将“乡愁体育”与“体育”这一属概念中涵盖的种进行种差寻找。乡愁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活动,有其更丰富的使命,也就是目的,此外,为达到目的,不仅需要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还要借助乡愁的载体,因此乡愁体育与体育二者之间的差异在“意义与载体”两方面,其种差就是乡愁的目的与载体,研究其目的与载体,最重要的是窥其内涵。我国对乡愁的研究多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余光中的《乡愁》等文学作品中的乡愁反映的是离开家乡或祖国的一类特殊人群对过去居住地的特殊情感。《现代汉语词典》中“乡愁”的概念为:“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英文用“homesickness”或“nostalgia”表达乡愁,前者指思念成疾,后者指对家乡往事的记忆与怀恋[1]。成志芬等学者认为,乡愁的内涵与“空间、历史、集体、自我”四要素密切联系[15]。种海峰学者认为,乡愁是在时空概念、心理学概念与文化概念共同作用下形成的[2]。结合对乡愁内涵的定义与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乡愁中的“乡”不局限于狭义的乡村,也包括城市,是城乡的统称。乡愁中的“愁”是指情感记忆、文化怀念以及文化感受与文化认同。“愁”的内容包括对地理概念中物质环境的“愁”与对时间概念中过去人和事的“愁”。体验乡愁的主体包括:离开家乡在异地的人与未离开过居住地的人。因此,研究认为乡愁是因远离过去或故土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认同。
最后,在“体育”内涵和“乡愁”内涵都明确的基础上,遵照“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属+种差”的定义格式,研究认为乡愁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结合过去或故土文化,为促进身心发展与文化认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3.3 乡愁体育的外延
在明确乡愁体育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明确它的外延,解答“乡愁体育包括哪些”的问题。通过逻辑学中概念划分的方法,依据事物的性质与特征,将一个属概念的外延划分成一个个种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划分的依据是种概念的内涵,不是属概念的内涵[16]。因此,划分应依据“乡愁体育”种概念的内涵进行划分。研究通过乡愁中的“乡”与“愁”以及乡愁体验的主体这3方面,并遵循概念划分的排斥原则与完备原则,对乡愁体育的概念进行划分。根据乡愁中的空间概念“乡”,它不仅包括狭义的乡村,是指城乡的统一,因此,乡愁体育可分为:城市乡愁体育与农村乡愁体育。根据乡愁的文化概念“愁”,它包括对物质环境的“愁”与对过去人和事的“愁”,即物化乡愁体验与非物化的乡愁体验,乡愁体育可分为:物化的乡愁体育与非物化的乡愁体育;根据乡愁体验的主体是否身居异乡,乡愁体育可分为:留守人群的乡愁体育与流动人群的乡愁体育。此外,根据乡愁体育的潜在的市场价值与创造价值两个维度,可以将其分为:公益型、产业型、教育型等;根据乡愁体育发展的推动力量,可以将其分为:政府导向型的乡愁体育、市场导向型的乡愁体育、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的乡愁体育。还可以按照其他一些标准对乡愁体育进行划分,但都应遵循概念划分的规则。
4 结语
乡愁体育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与社会矛盾转变下的产物,是体育领域与文化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重要概念,但对于乡愁体育概念未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这严重阻碍了乡愁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从乡愁体验缺失下的体育双向补位论述了乡愁体育出现的必然性,并通过内涵与外延两方面对乡愁体育概念进行了辨析,结论为:乡愁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结合过去或故土文化,为促进身心发展与文化认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乡愁体育依据空间概念可分为:城市乡愁体育与农村乡愁体育;依据文化概念可分为:物化的乡愁体育与非物化的乡愁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