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高唐四新村减水回龙庙明代碑刻考释

2020-01-18胡梦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回龙水河重修

胡梦飞

(聊城大学 运河学研究院,山东 聊城 252059)

高唐县尹集镇四新村西南首建有减水回龙庙一座,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270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47年毁圮,现可见高约两三米的土台。四新村内现存碑刻两通,均为大理石石质,分别介绍了明嘉靖、万历年间当地官员、士绅和民众重修庙宇的原因和经过,对于研究明清时期高唐地理、风俗、水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

1 碑刻概况与碑文释读

1.1 明嘉靖二十六年“重修减水龙王庙碑记”

该碑高1.86 m,宽0.77 m,厚0.27 m,已断裂为二(上段0.91 m,下段0.95 m),详细记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重修庙宇的原因及经过,碑阴刻录捐资人姓名及钱数。碑文整理点校如下:

重修减水回龙庙碑记

先世承恩郡廪生随□□□□□仕官李景书

庙旧有也,碣载至元七年同知陈君会议武略将军于郡□□□民居,仍建减水回龙庙,为减水河之镇也。去大河东届上流也,减水西届下流也。古堤南北届,障溢也。夫庙缘回龙,缘水之减弱而回斯,则往古建庙立石本意也。夫庙建于大元,厥惟旧哉。逮我朝洪武二十五年,以宗室子弟朱公守郡,见郡水患东方为甚。口疏河息水以利民。次岁仲春,躬造河滨,睹庙址,询邻迩乡者,而得其为元之减水回龙庙也,遂捐俸资而筑焉,由□民有秋矣。胤成化三年,郡首陶公支瀹河息诣河,见庙宇倾坏,嘱乡民而新焉。时则有若张山、刘永等辑迩民尚□□,庙貌焕然惟新。由是水患亦息,而民亦有秋矣。暨嘉靖八年,李刘、隋常等缘河淤水泛害及禾稼、庄疃、墙尾浸伤,□□状闻巡抚、山东都御史刘公帖理,河道副使孙公遂责郡守□□、义官田文逊等员率郡民通河之塞,洪水注而北矣。有秋之获,犹夫昔也,民居之奠,犹夫昔也。天王自乙丑闰□□未二十年于兹矣。耆民张杰等欲恢庙图祈报,冀利一方也。仍招道人圆住为庙主持,使旦暮奉烛香。时则有□供入者有限,道人之居可暂而难久也。捐邻庙地,附碧霞元君行宫于左,则烛香之集者,广道人之居可暂而亦可以□识垂于碑,以易碣焉。

余曰:代碣以碑有三善焉。人品之端可稽,一也;风俗之浮可征,二也;考前人之光不遏,三也。三□耆焉,以若人而鼓乡党之众,秉祈报之诚,神有不格而水犹为患者,鲜矣。夫建庙镇河者,元之陈公思济暨武略□□缵之者,宗室朱公守仁与夫俊民甸郡陶公勖、李公涵也。呜呼!昔存者孔子曰: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于风,而修庙于前者,张刘闫李四子也。闻四子之风而修庙于今者,杰等也。后有闻杰之风,兴而修庙者,则庙永□,世官长为民之泽特焜耀于今焉已乎,是为记。

大明嘉靖二十六年岁次丁末季春朔越十五丙寅吉日

奉训大夫知高唐事知州谢适然、同知陈□凤、训导陈雄、孟希介、闫科

由碑文可知,减水回龙庙建于至正七年(1270年),由时任高唐同知陈思济修建。其修建庙宇的主要目的是“为减水河之镇也”,即用来镇压减水河水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宗室子弟朱守仁担任高唐知州。次年,对庙宇加以重修。成化三年(1467年),高唐知州陶勖见庙宇倾坏,命当地民众重修。至嘉靖八年(1529年),由于减水河积水时常威胁庄稼、房屋,于是命时任“郡守”(即高唐知州)率民众加以治理,洪水得以消除。光绪《高唐州志》记载李涵“凤翔举人,嘉靖七年任高唐知州。”[1]同书卷七《政绩录》记载李涵:“凤翔举人,嘉靖七年任(高唐知州),浚减水河,人赖其利,有减水回龙庙记。”[1]由此推知,这里的“郡守”指的应是高唐知州李涵。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耆民张杰发起重修,“招道人圆住为庙主持,使旦暮奉烛香”,并“捐邻庙地,附碧霞元君行宫于左”。事成之后,勒石刻碑以记之。对于碑尾所列高唐知州谢适然、训导陈雄等人,地方志中亦有相关记载。康熙《高唐州志》卷五《职官志》记载谢适然:“浙江太平人,官生,以抚州通判任(高唐知州),迁延平同知。”[2]嘉靖《太平县志》卷七《人物下·荫叙》记载谢适然:“字大统,以曾祖思授刑部照磨,升抚州通判。”[3]康熙《高唐州志》卷五《职官志》记载:“陈雄,河南沔池人,监生;孟希介,监生,迁湘阴教谕;阎科,河南郑州人,监生,迁乐亭教谕。”[2]

1.2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重修减水回龙玉皇大殿并十王殿碑记”

该碑高2.1 m,宽0.86 m,厚0.35 m,碑身亦断为两截(上段1.18 m,下段0.93 m),无碑帽,碑座倒置于回龙庙遗址北15 m处,碑文详细记述了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重修回龙庙玉皇殿和十王殿的原因和经过。该碑字迹清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碑阴刻有捐资善男信女之姓名,但因石碑平倒,未能见到碑阴。碑文整理点校如下:

重修减水回龙庙玉皇大殿并十王殿堂碑记

后学张邦宪书

乡贡进士郯城县儒学训导、郡人卢汝迁撰文

太学生、郡人姚和阳书丹

郡庠生李杨篆额

高唐州城东北方二十五里许有玉皇庙一区,其来旧矣,其灵如响,其应如桴,祈求祝愿,至神至速。右《礼》云:“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神之保障一方,捍御孰大于是。尸而祝之,□其宜然。昔年,居民女子梦游一所清虚浩瀚,若王者之居。其神面命之曰:“某某生而善,与之以福福何若;某某生而不善,与之以祸祸何若。”不数年,验若苍素。信乎天堂无则已,有则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于兹判矣。远迩居民益加尊信,兢兢然为善去恶,祈以迓福远祸。顾风雨积久,庙貌不无摧拆。又相与结社捐资鸠工,它具金碧丹垩,焕然一新。两侧又益以十王殿,像貌森严。其门翼,如其庑奥,如其堂廓;如望之,有清净轩朗之象,是以栖神妥灵焉。以首事则有张一桐,以综理则有张和,以分赞则有张可官、张勤讲等,协心同力,共成厥功。肇于万历几月,竣于万历庚戌之十月。啇工载石,勒碑刻铭,以纪其事,垂之悠久。

《传》不云乎:“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此祠成而像教设,使瞻仰于斯,勃勃然生善心,则长善之功大矣;凛凛然去恶念,则救失之功大矣。《儒书》曰:“惠迪吉,从逆凶。”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请以是为善君子勉兹乡家,知学文风日盛,将必有龙驹凤雏以光乡里,又必年谷顺成,如水旱蝗螟一旦远去,皆神之所捍御而贻福光仁里者也。石就砥矣,谨镌其始末,并镌众善男妇之芳名于碑阴云。

主持道人赵洞明、莫缘道人米青山、徒弟张玄增

禹城石匠王子和、男王治民、教民镌

该碑由时任郯城县儒学训导、郡人卢汝迁撰文。光绪《高唐州志》卷五《人物传·选举》记载卢汝迁:“字鸣乔,优于学行,任郯城教谕,课士有法,再补禹城署县事,年余,多善政,邑人感化,立石以志《列传》。”[1]嘉庆《东昌府志》卷三十《列传五》对其生平亦有记载,与光绪《高唐州志》大致相同。[4]该碑由太学生、郡人姚和阳书丹。康熙《高唐州志》卷八《人物志上》记载姚和阳:“别号春台,年十五而游于庠,二十食廪饩,至四十三而宾荐,终于定州卫参军。公少食贫,孝友纯笃,抚诸弱弟以养、以训、以娶,翼之成立,视继母弟无间也。……谒选得会稽丞,不以下僚甘自菲薄。……移定州之卫幕,视事半载,以继母丧还里,荜门竹径,澹泊自甘,而以疾告终矣,享年七十有五。”[2]对于张邦宪、李杨二人,在地方志中没有找到相关记载,其生平不得而知。

碑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重修庙宇的原因和经过,第二部分则重点论述祭祀神灵的缘由。由碑文可知,减水回龙庙中原来就建有玉皇大殿,“其来旧矣,其灵如响,祈求祝愿,至神至速”,香火颇为兴盛。因其主掌祸福,在惩恶扬善、教化民众方面有着显著作用,故“远迩居民益加尊信”。除重修玉皇大殿外,还在两侧增建十王殿(即十殿阎王)。此次重修有民众自行发起,首事为张一桐,襄助者有张和、张可官、张勤讲等人。“肇于万历几月,竣于万历庚戌之十月。”事成之后,刻石以记之,并邀请时任郯城县儒学训导、郡人卢汝迁撰写碑文。

2 减水回龙庙碑刻的史料价值

2.1 对于研究高唐减水河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高唐减水河在今高唐县东北尹集镇四新村西南,为西南、东北流向,今已绝迹。[5]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高唐同知陈思济挑浚,并建有减水回龙庙。对于其变迁及治理情况,地方志中记载较少,而现存碑刻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根据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可知,减水河在元至正七年(1270年)之前就已存在,“去大河东届上流也,减水西届下流也。”即“大河”在东,处于上游;减水河在西,位于下游。根据现今地图可知,位于高唐四新村东南的河流应为“徒骇河”。徒骇河,原为禹疏九河之一。由徒河与商河两条河流疏通合并而成,当时因大禹治理此河时用工极多,又因当时两岸森林密布,野猪出没,时有民夫被伤,众徒一骇重劳,又骇野猪,故名为“徒骇河”。数千年来,故河早湮,形迹难觅。如今的徒骇河并非禹疏之河,而是金元时期开挖、并以“徒骇”而冠名的一条防洪排涝河道。

徒骇河是宋代漯川堙没后逐渐演变形成的。随着黄河的南徙,为适应地表径流排泄的需要,在古漯川流域发育了一些新的河流,明代以前一般都称“土河”,即徒骇河的前身。这些河流逐渐贯通演变,明代便更名为“徒骇河”。康熙《高唐州志》卷一《地理志·山河》记载漯河:“在州西二里,即黄河之支流。按《水经》云其源自顿丘,出东武阳县,经博平至州境东,由千乘人于海,其流今涸绝矣,州别名曰‘漯水’。”[2]光绪《高唐州志》卷二《方舆考·山川》记载漯水:“自朝城西南诸陂发源,经阳谷境至鲁家堤决口入莘县界西北,径盛家河、黄家河,至县城东北,有沙河水入之;又东北流复入阳谷县之莲花池东,由圮桥入鹅鸭陂,至姜家沟入聊城界;又东径龙泉寺,至南龙湾闸入运河;又自聊城运河东岸减水闸分流,注七里河,同会于夏家桥;又北径李家口至戴家桥,入博平界;又北径孙家桥,至邓家桥,为古鸣犊河;又北至许家桥,又东北径陶家桥、池家桥、谷家桥,至南镇桥,入高唐界,俗名‘土河’,旧志遂谓之‘徒骇河’;东北径于家庄、夹滩庄至杨官屯,又东北径茌平境之侯家庄,至珍珠庙,高唐境内行六十三里,茌平境内行十里,入禹城界,下流至雷化大洋堡入海,此今日漯水所经也。”[1]光绪《高唐州志》卷二《方舆考·山川》记载徒骇河:“在高唐城东,……至城西金家洼十余里之河沟,城北袁家营四五里之减水河,城西北上平庄一段之德王河,城东南十余里湄河,又无论矣。无怪乎少雨之年百姓占种河身至堤,水间发,淤塞不流,遂成巨浸,所当出示严禁,并令每岁农隙挑浚也。”[1]结合碑文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刻中的“大河”指的就是“徒骇河”,而高唐四新村减水河的主要功能是在汛期疏导和排泄徒骇河之洪水。

由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可知,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高唐知州朱守仁“见郡水患东方为甚,□疏河息水以利民。”光绪《高唐州志》卷七《政绩录》亦记载朱守仁:“字符夫,徐州人,洪武二十五年,以宗室子弟知高唐,洁已勤民,民有赋役烦累,辄乘黑驴诣当道请免,无不听从,百姓感之;又浚减水河。”[1]成化三年,高唐知州再次对河道加以治理。光绪《高唐州志》卷七《政绩录》记载陶勖:“武进举人,成化二年任(高唐知州)。存心仁爱,莅政不苛,浚减水河。未久,以忧去。”[1]嘉靖八年(1529年),由于河水为患,命知州李涵、义官田文逊等率郡民通河之塞,“洪水注而北矣”。通过对碑文的解读,再结合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可对明代高唐减水河的变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2 对研究减水回龙庙的历史变迁及区域社会民间信仰具有价值

有关减水回龙庙的沿革及建制,明清两代高唐地方志中均无明确记载。据《高唐文史资料》第23辑《考古与遗存》记载,减水回龙庙始建于至元七年(1270年),明清两代曾多次维修。据四新村中老人回忆,减水回龙庙规模宏大。1999年8月,文物管理所曾量其庙址,南北长120 m,东西宽26.7 m,高出村地平面约4 m,占地约4 ha。庙内有五座大殿(从南到北分别为前马殿、娘娘殿、玉皇殿,东西两边分别有一处阎王殿),另有一座后宿宫。前马殿左右有两座小庙(关爷庙、土地庙),共有房屋70余间,内有神像66个。又因娘娘殿内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泰山奶奶、眼光奶奶,所以地百姓又称回龙庙为“四姑庙”。[6]据民间口传,修建减水回龙庙另有一种说法:很久以前,这一带曾发水灾,附近百姓被困在河西岸一处高地上。有一道士用法术解除了水患,为此附近百姓立下誓言,在此修庙,取名“减水回龙庙”。[6]还有传说,四个打渔人常住庙中,因此叫“四罟庙”者。[5]《高唐文史资料》第19辑《地名专辑》则记载回龙庙占地五十亩,殿内塑神像约二十尊,室外有石碑九通,石雕像六座。共有大殿四座,合计三十间,大殿包括前马殿、娘娘庙、玉皇殿和后宿宫,另有关帝庙、土地庙、东西廊房、阴阳界等。[5]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现有地方文史资料中虽对减水回龙庙多有记载,但多为采访当地民众所得的口述资料,缺少有效的史料支撑,前后矛盾之处众多,诸多史实有待考证。

碑刻为我们了解减水回龙庙的历史变迁以及当地民众的信仰文化提供了重要实证。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云:“夫建庙镇河者,元之陈公思济暨武略□□缵之者,宗室朱公守仁与夫俊民甸郡陶公勖,李公涵也。”根据碑文的记载,减水回龙庙建于至元七年(1270年),建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息水患。“夫庙缘回龙,缘水之减弱而回斯,则往古建庙立石本意也。”减水河是为排泄洪水而挑度的河道,这里的“减水”即“减弱水势”之意,“回龙”则指水势减弱而回到这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春,时任高唐知州朱守仁“躬造河滨,睹庙趾,询邻迩乡者,而得其为元之减水回龙庙也,遂捐俸资而筑焉。”成化三年(1467年),高唐知州陶朂在治河时,“见庙宇倾坏,嘱乡民而新焉。”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耆民张杰再次发起重修,并“捐邻庙地,附碧霞元君行宫于左”,这应是庙中“娘娘殿”的由来。由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碑文可知,减水回龙庙中建有玉皇大殿,两侧还有十王殿。对于庙宇的日常管理,碑文中亦有所涉及。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可知,当时的庙宇以道人圆住为主持。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碑刻末尾则列有“主持道人赵洞明、莫缘道人米青山、徒弟张玄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减水回龙庙的日常管理应由道士负责。这对于我们研究减水回龙庙的历史变迁以及区域社会民间信仰无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3 对考证相关人物生平具有重要意义

由碑文可知,减水回龙庙由高唐同知陈思济于至正七年(1270年)创建。陈思济(1232—1301年),字济民,号秋冈,元睢州柘城(今属河南商丘)人。弱冠事忽必烈于潜邸,世祖即位,累迁高唐知州,监察御史。至元十四年(1277年),任绍兴路同知,总管府事,转同知两浙都转运司事,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丁忧归。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授浙东宣慰司同知,历两淮都转运使,江浙行省平章,所至皆有政绩。大德五年(1301年)冬卒,年七十,谥“文肃”。《元史》卷一百六十八有其传。[7]

元明清时期,柘城陈氏家族历史厚重,声势煊赫,支脉繁衍,家族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以元代著名文人陈思济为代表的陈氏文人群。[8]陈氏后裔曾自豪地指出:“(陈氏)诗礼传家,忠厚制行,贻谋相承者数百年矣,故柘之称旧家者必曰陈氏。且寖昌寖炽,奕世蔓延,几更僕数矣,而人丁之盛,亦必曰陈氏。”[9]高唐及柘城地方志中对陈思济之生平事迹亦有详细记载。康熙《高唐州志》卷七《宦绩志》记载陈思济:“字济民,柘城人,幼以才器见称。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之以备顾问。既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迁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以绩最闻,拜监察御史。时阿合马立尚书省,权在中书。右思济与魏初等劾其不法,帝命近臣正之,御史各以次对。思济独厉声曰;‘御史,吉官也,非为辩讼设。’拂袖而出,累迁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谥文肃。”[2]光绪《高唐州志》卷七《政绩录》记载与之大致相同。[1]乾隆《柘城县志》卷九《人物志·列传》记载陈思济:“字济民,幼以才噐见称,世祖时,始建省部,俾掌敷奏,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姚枢、许衡皆噐重之。除高唐州同知,又知泌州事,以绩最闻,拜监察御史,转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累迁河南江北等行中书省事,卒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10]纵观史籍,对于陈思济在高唐的事迹或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碑文云:“庙旧有也,碣载至元七年同知陈君会议武略将军于郡□□□民居,仍建减水回龙庙,为减水河之镇也。”即至元七年(1270年),陈思济参与修建减水龙王庙,这对全面了解其生平及其在山东的活动轨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 结 语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深远的文化背景,其中“水文化”的发展和研究一直以来受到重视与推崇,而我国民间信仰中也流传着诸多与水文化发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内容,涉及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11]水文化对民间信仰有着深刻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水神信仰的盛行。水神信仰与所在区域的地理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崇祀水神作为应对水旱灾害重要手段,在促进官民互动、强化地域认同方面亦发挥了显著作用。[12]高唐减水河在今高唐县东北尹集镇四新村西南,今已绝迹。对于其变迁及治理情况,地方志中记载较少,而现存碑刻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于减水回龙庙,现有地方文史资料中虽多有记载,但多为采访当地民众所得的口述资料,缺少有效的实物史料支撑,前后矛盾之处众多,诸多史实尚待考证,碑刻为我们了解减水回龙庙的历史变迁以及当地民众的信仰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由碑文可知,减水回龙庙由高唐同知陈思济于至正七年(1270年)修建,《元史》、高唐及柘城地方志中对其生平事迹亦有详细记载,但对其治理减水河、修建减水回龙庙的事迹没有涉及,碑文为我们全面了解其生平及其在山东的活动轨迹提供了重要史料。

猜你喜欢

回龙水河重修
闻着茶香去旅行
鉴水河之歌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刘曦林作品
高职院校重修问题及解决方案探析*
铸国魂(新韵)
浙江省嘉兴市“金翅膀”奖教助学项目 结对帮扶习水县回龙镇30名贫困学生
学分制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重修问题探究
湖南蓼水河石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