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青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2020-01-18刘志峰谢春河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知青

刘志峰 闫 晶 谢春河

(黑河学院 a.国际教育学院;b.远东研究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多样性、价值性和原始性是其本质属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重视档案文献的发掘、整理、编撰、保护和利用。董必武同志曾在1959年9月19日的《咏档案》一诗中这样写道: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字片言,亦所珍惜;擘肌分理,鉴貌辨色;规圆矩方,依时顺序;创业扩基,前轨可迹;古为今用,功同史册;群众跃进,计划落实;察往知来,视兹故帙。认为档案文书都是极其珍贵的国宝,必须认真整理,严加保护,不能散失。即使是片语只言,也弥足珍贵。对于所存档案,要辨别真伪,知人论世,还要求真务实,尊重历史,绝不能带半点的随意性和主观色彩。而对于那些断篇残简,必须进行反复查证,还原历史真相。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从中归纳出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以为后世所鉴。

一、知青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知青档案是围绕知青个人和知青群体工作所形成的文书档案,是对知青在上山下乡这一历史活动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发生原因,以及后续影响等因素给以客观证明的文字资料。随着知青研究的深入,知青档案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为知青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一)知青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知青档案是系统研究知青历史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开展对知青档案的挖掘,充分整合利用知青档案资源,并有效开展对知青历史的研究,才能从整体上描绘知青历史的多彩画卷。因此,当下关于知青历史的研究最紧要的是做好知青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1.抢救整理知青档案史料已刻不容缓

在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中,有近200万名城市知识青年来到黑龙江省的边远农村,使黑龙江省成为最先接收和安置知识青年的省份,也是接收外省市下乡知青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如今,最早一批20世纪50年代中期下乡的知识青年,许多已不在人世,最后一批1977年下放的知识青年,也都进入了暮年。因此,研究和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抢救整理知青档案史料已刻不容缓。

2.知青档案是书写知青历史的重要依据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段岁月都会留下独特、不可磨灭的印记。知青档案是知青群体的伴生物,是伴随着知青的产生而产生的。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期间,政府和个人在各种实践活动及思维活动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历史记录,由此产生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档案史料。这些档案史料势必成为书写知青历史的重要依据。

3.开发知青档案是实现其价值的必要手段

档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积累和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知青档案是知青文化的原始记录物,是知青群体已经完成了的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具有弥足珍贵的研究价值。“因知青实物属于文物范畴,虽能够对知青历史起到一定的佐证作用,但其需要文书档案对其进行说明,加以证实,所以,不应直接把知青的实物规划为知青档案一类。”[1]

(二)知青档案开发利用的历史意义

知青档案内容丰富,文献资料庞杂,只有加以系统梳理,才能完整地反映知青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事物的源流本末与具体细节,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知青历史的全貌。知青档案是知青文化的载体和见证,承担着记录与流传社会经验的历史使命。知青上山下乡是建国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伟大的历史尝试,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知青历史是共和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有着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因此,开发利用知青档案的意义,还在于从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中,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开发利用。知青档案的开发利用就是一项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的工作,其实质就是让具有开发价值的档案信息从档案库中游离出来,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功能,最终实现档案的内在价值。

知青档案是对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的映射,知青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永恒价值,值得全社会学习和传承,知青精神是对知青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其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理论具有极大的丰富意义。知青精神是知青群体在不断奋斗中凝聚的宝贵财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伟大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知青文化对推动知青精神的学习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弘扬知青精神和对知青文化的传承,就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知青档案。

二、知青档案开发利用的局限性

知青档案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在建国初期走出困境的历史见证。知青档案再现了新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前进步伐,凸显了知青群体在艰苦创业中的集体群像,展现了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但知青档案客观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对其的开发和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政治色彩浓厚,未做密级处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以经济建设为背景,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则存在着强劲的政治功能。首先,要想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顺利开展,就要不断激起所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情,就要做好知识青年的政治思想和价值导向工作。其次,国际形势的严重影响也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富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一个方面。除了美国对我国实行 “遏制政策” “和平演变” 外,苏联还出现了赫鲁晓夫的反斯大林事件,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提出了反对国内外修正主义,防止 “和平演变” 的一系列措施,并强调要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就给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赋予了反修、防修的意义。最后,“文革” 这一时期的上山下乡演变成了一场政治运动。使得上山下乡运动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烈。综上所述,知青档案的内容大多富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也因此对很多知青档案实施了保护措施,并一直没能得到解除,这给知青档案的查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更何谈开发利用。

(二)因办事机构更迭,部分档案遗失。

为适应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开发和建设边疆的需要,从1963年开始黑龙江省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知青下乡工作。1964年4月1日,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再次发出《关于动员和组织城镇知识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并成立 “中共黑龙江省委精简安置领导小组” 及其办事机构(简称省精简办),各地、市、县委均设精简安置领导小组,负责动员和安置下乡知青工作,开始大规模组织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9年5月21日,根据中央安置办公室业务组《上山下乡简报》显示:1969年以来,各级革命委员会为了适应上山下乡新形势的要求,加强下乡工作的具体领导,建立了办事机构。机构设置的情况是: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要成员中,都有专人负责领导上山下乡工作。办事机构中,黑龙江省称 “上山下乡办公室” 或 “安置工作办公室”。1973年10月,“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知青办)正式成立。在农业部办公,由农业部部长主管,知青办事机构正式由安置办改为知青办。有些地方知青办的隶属单位也发生了变化。1977年,随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后,成立了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知青档案转交农垦总局。1978年8月5日,为了适应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由以往的动员、安置下乡知青,到此后在城市中重新解决其劳动就业问题。经中共中央批准,对知青工作进行了调整,将知青工作领导机构的隶属关系由农林部改为劳动总局。1980年3月,黑龙江省知青办划归省政府序列,与省劳动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随着知青大返城,各地知青的办事机构被取缔或合并,1983年,知青办全面撤销后,所有知青档案材料转交劳动局管理,就在这一系列的更迭过程中,导致一些知青档案被销毁或被遗失,给知青档案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损失。

(三)内容繁冗复杂,保存分散杂厕

历时近3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给我国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间长、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不仅牵动了上千万的知识青年,还波及到了知青的父母、家庭,以及广大农村。不仅各级政府机关在上山下乡期间形成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也留存下了许多的知青历史记录,庞大的知青群体也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由于知青在下乡期间和返城以后的活动较多,涌现出的知青代表和光辉事迹很多,故而增加了知青档案的内容,使其繁冗复杂,导致知青档案保存分散杂厕,给档案开发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三、知青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档案的开发是基础和手段,而档案利用才是档案开发的目的和结果。档案开发是对档案承载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和输出的全过程,档案利用是使档案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和作用。而研究知青历史,必须要以知青档案为研究依据,只有重视知青档案的挖掘和整理,才能较好地利用知青档案[2]。

(一)知青档案的收集

对知青档案的收集,就是要对知青群体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档案进行收集。包括知青时代和后知青时代两部分。通常情况下认为,知青时代的档案是研究知青历史的根本和依据。但一个人或一代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知青时代的成长经历必将对知青后知青时代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一影响是研究知青历史的基础,因此,知青档案的收集范围应该是知青群体的全生命周期。首先,要确定知青档案的时间维度。因黑龙江省有计划有组织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3年,止于1979年。所以,在收集资料时应对1963—1979年的知青资料进行查找。其次,具有收集知青档案的策略。应该采用外部标识和具体内容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外部标识考察,主要看标题中是否带有知青时代的烙印。从具体内容考察,主要是看文本的 “主题”“视角”“侧重点” 是否与知青有关。再次,确定档案的查阅方向。在搜集知青档案时,应先了解知青档案的大致所在,以免漫无目的的大海捞针。因知青办曾分别隶属于农业局和劳动局,在查阅档案时应对农业局在1973—1980年的档案进行重点查阅,对劳动局1980年以后的档案进行重点查阅;还应对省财政局、省物资局、省商业局、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省土地利用管理局、省供销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档案做辅助收集;还要翻阅省内公开出版的报纸和杂志。除此之外,知青群体的私人档案也是收集的对象。最后,要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确定档案的查阅方向后,就要系统地查阅档案目录。因档案目录具有很强的索引功能,查阅档案目录不仅可为查询相关内容提供方便,也可以查出某一年内知青运动的动态信息,还可快速查出知青运动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还有大量的各级各类报纸、地方史志,都是搜集知青原始档案的来源。

(二)知青档案的整理

因知青档案的来源不同,所以,收集来的资料经常是十分混乱的,而历史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时间节点的研究,因此,首当其冲是将资料按时间排序,这样才可清晰地了解知青上山下乡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好目录,不仅便于查找档案内容,而且便于分析和研究档案内容与知青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做好知青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

(三)知青档案的编研

在档案的开发实践中,可以采用档案资料编研的形式,这种开发形式被普遍应用,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已成为档案信息开发的主要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讲整理好的知青档案制作成喜闻乐见的纪录片,再利用互连网络及其他电子设备来储存或资源共享;还可以将收集到的知青老照片或美术作品整理入册,并采用加配文字的方法或以展览的形式来呈现。让人们可以从具有年代感的资料和故事中去了解知青历史和文化,进而去分析、研究、总结和展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照片比文字更能直观的记载和反映历史。照片是对客观瞬间的记录,虽不能拼接成完整的历史场景,但可为人们探寻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故事提供线索和参考,并能给相对抽象的文字以最具说服力的佐证,让研究更接近历史真相。

知青档案是研究知青历史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重构知青历史的完整过程,因此,深度挖掘整理知青档案是研究知青历史的关键所在。而知青档案的内容丰富,种类多样,这就需要做好知青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从而更好的利用知青档案。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知青
知青岁月
上山下乡
新型职业农民: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潮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沉淀过的知青岁月是首歌——第一届长三角知青文化出版工作联席会议侧记
把根留住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为什么革命化就得劳动化
正是量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