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云平台的高校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探析
2020-01-18陈丽
陈 丽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混合式学习是将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线下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模式,可以把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1]2017年初,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鼓励教师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2]这给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和方向。
一、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背景
(一)传统学习评价模式已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当前国内高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形式趋于灵活,但评价内容单薄、评价主体固化、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仍然存在,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评价内容上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价值观、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对忽视;仍然习惯于以老师作为唯一权威评价主体,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老师、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3]忽略了自我评价的价值,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评价方法单一,无法呈现学生动态学习过程,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等功效不能被充分实现。
(二)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研究相对滞后
构成高效混合式学习的关键要素为课程、学习活动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学习评价体系是考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工具,良好的学习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反思泛应用,但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建设却存在滞后现象。目前国内关于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现有的成果主要是结合课程特点提出一些设计思路,据此尝试进行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并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索完善混合式学习评价机制,使混合式学习更加高效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现有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特点
(一)强调考核内容的立体化
混合式学习涉及到线下和线上两部分,因此学习评价体系由线下的传统课堂评价和线上网络评价整合构成。混合式学习评价的内容除了传统考核通过作业、考勤及终结性考试反映的知识与能力外,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情商、价值观等也被纳入考核内容。教师在制定评价体系时,针对这些内容制定量化或非量化指标,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的学生各种学习情况统计数据和线下学生的表现给以相应分值。“可以通过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习平台的用户日志和在线测验完成情况)、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如组内自评与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和课程的期末考试等三个方面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4]
(二)强调考核主体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采用多元主体考核模式,评价主体由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 教师、平台等共同参与、多边互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的状况,使学生由单纯的被评价对象转为评价主体之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其主体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互评让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获得共同进步与发展。
(三)强调考核过程的动态化
教学评价作为混合式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针对学生线上的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和课后拓展学习等完成情况,教师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加以量化。比如根据学生签到、讨论、作业、测验、资料的学习等活动情况分别设置一定分值,随着学生的学习进程,智慧教学平台反映的课程积分会发生动态变化,学习过程的反馈结果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学生有效调整学习各环节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充分体现学习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
三、现有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平台量化指标体系尚待完善
线上评价主要由智慧教学平台来辅助完成,目前,针对线上学习评价,国内不少教学平台已经开发出自己的量化指标体系,但并不完善,这使以平台数据为主要依凭的线上评价无法做到精准。高校学生学习习惯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对教师的监督有较强的依赖性;并且因为混合式学习活动增多,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容易产生怠惰感,出现一些弄虚作假的学习行为。而线上的学习行为教师无法直观掌控,造成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映。以超星这一教师常用的线上教学平台为例:量化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活动的参与度,比如“讨论”活动,学生回帖数量越多积分越高,并无发帖质量的限制,有个别学生为得到更高积分,多次复制别人的发言或网页内容甚至发表与课程完全无关的内容; 部分学生存在刷课、找人代学等被动学习行为……这些现象客观上造成以数据为支持的混合教学线上评价科学性被削弱。
(二)学生的评价行为过于随意
学生是混合式学习评价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的评价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学生评价不够客观。并非所有学生都尊重自己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参与评价时态度过于随意。比如有些学生在自评时任意拔高自己的分数;有个别学生在互评时无视评价标准,根据个人喜好不负责任乱评,导致互评分数严重失真等。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教师教育程度不够、学生把握不好评价标准、评价能力不足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些学生不适应自己角色的转换。从一直以来的被动接受考核与评价,变成自己可以评判自己甚至别人,对自己主体地位的新鲜感导致滥用评价权利或把握不好评价标准。
(三)教师实施混合式评价动力不足
教师作为混合式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实施者直接决定着实施效果,但受主客观诸多条件限制与影响,教师实施动力不足。混合式学习模式表面上淡化了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实际上对教师在理念、系统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甚至精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学习评价的完整性,真正达到教学双向交互功能,教师不仅要进行课程设计、组织课堂活动、批改作业等常规教学,还要完成平台资源的搜集整理、上传与答疑等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监控,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与学习成效,以此进行个性化精准辅导,满足学生自我学习、及时学习、互动学习等多层次需求。因此,要实施混合式学习评价模式,除了自身能力之外,还需要教师付出加倍的时间与精力。这也是部分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改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认清学习评价目标 ,体现以生为本理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认为,评价是为获得个体智能特点和潜力等信息的过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混合式教学的学习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因此,我们在建立学习评价体系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内容要根据学生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知识与能力合理制定,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方法力求多样化,要全面反映学生真实能力与素质水平;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自信。通过变革,尽力构建客观、即时、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学习评价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我们应教育学生努力适应新的学习评价模式,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技能,树立正确评价观。教师要充分掌握学情,进一步优化混合式立体化课堂设计,更新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的水平既取决于评价者掌握和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技能,更取决于评价者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的责任。在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给他们提供科学可行、易操作的评价标准或引导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评价榜样,及时纠正某些学生在评价时的错误做法,解决学生在评价时所遇到的困惑,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学会对己对人做出科学客观的价值判断。
(三)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教改动力
混合式教学改革是所有高校教师都必须面临的挑战。面对现有教师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理念新旧杂陈的现状,高校应灵活转变教学管理方式,要通过培训、交流、激励等各种手段为教师提供便利,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敏感性,使教师主动寻求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专业水平。今年的疫情使广大高校教师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多数教师已经接受并且逐步掌握线上教学模式,为实施混合式学习评价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合理制定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发挥团队力量,分担任务,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精力落实混合式教学,推动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完善。
总之,完善的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是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只有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保证复杂的混合式学习达成目标。要使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真正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就要注重主体的参与质量。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各种手段调动教师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中来。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实践的不断检验,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会逐步成熟,更好地适应混合式教学改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