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语境下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当代价值

2020-01-18汪季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特色

汪季石,蔡 潇

(黄冈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中,马克思主义者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文本、重大事件、重点遗迹具有显著的当代价值。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在新时代语境下思索其当代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在中国近代史上,1919年五四运动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事件,其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传统与现代矛盾的思考、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探索、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等等都成为历史大潮中的宝贵财产,五四运动亦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重要的节点性事件。

一、历史思维: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

新时代用何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哲学社会科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明确作出了回答,他认为我们要善用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这六种思维方式。历史思维曾处于六种思维方式之首本身就彰显了其重要性,“历史思维,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和历史合理性,把对象和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其内在逻辑”[1]23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不动摇不是自封的,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辩证统一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善用历史思维,从历史中吸取进步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也数次谈到历史思维的重要性,提到历史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2]。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历史的金句中指出了历史的借鉴意义、历史研究的基础性、历史认知运用对文化自信的作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多种维度,为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用好历史思维方式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就是重视历史思维,以史鉴今,博古通今,“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3]339。

近三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纪念日涌现,形成了一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20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具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价值,百年之后审视五四运动的历史价值,更需要具有新时代的语境。百年之内,中华民族走过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步走,现在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目标奋进。“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成功的进程,是社会主义潮涌五百年的当代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并取得胜利的伟大进程。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无疑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从俄国传入中国,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

二、哲学维度:体现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2]。这六种思维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维度,是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早在2013年和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就指出了科学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他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1]233。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新视野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发展,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

新时代语境下,强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纪念日,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自此马克思主义对俄国的影响也传入当时近代中国,启发着仁人志士的救国之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辩证统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1919年五四运动把近代积贫积弱的中国推向了现代历史的前台,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必须在历史的关隘中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而此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一条新的道路呈现在中国的面前。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历史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提上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着丰富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3]5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走向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历史方位是历史思维的本质体现。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审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再次回顾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要求。

三、现实意义: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历史目标

从五四运动到百年后的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要实现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道路。十九大报告中非常明确的说明了当代中国要实现的历史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27。从1919年中国的觉醒到2019年中国迈入“两个一百年”的实现目标阶段,中国一百年所走过的历程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传播史。

改革开放提出的“三步走”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自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新时期两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关键期,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界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29。回顾百年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程,经历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个历史阶段。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有识之士寻找救国之道的探寻,上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声。在这近百年的艰难历史探索中,中国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的经济基础从封建小农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经济。无论从哪个历史维度考量,五四运动都具有开创性的坐标意义,是中国进入现代化的重要路口。自鸦片战争肇端的中国现代化历程,首先是被动的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过程,是被剥削奴役的被殖民过程。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均告失败后,也宣告了从封建体系自身寻求革新的努力失败,中国历史进入了辛亥革命阶段。随着辛亥革命成果的被窃取,资本主义探寻道路的困境也迅速呈现,中国现代化的路径进入了社会主义探索阶段。随着十月革命带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入中国,与其他社会思潮一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实践中不断经历着考验,马克思主义也不断证明着自身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从1840到1949年,中国社会从传统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起步。

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纪念,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两个重大纪念日的重合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攻坚阶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目标正是在新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体现。

四、文化自信: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

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41。在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自信包涵着以下几个方面重要内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和产业。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我们遇到的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诸多社会思潮的挑战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4]9。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阵地比喻成没有硝烟的战场,并且是关于“制脑权”的战场,他认为“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3]257。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已经是国家战略层面重要内容,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必须获得及时有效解决,文化自信必须获得充分展示。

值此契机,回顾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百年历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鼓起文化自信的勇气,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底气。五四运动爆发之前,新文化运动已于1915年开展。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学人发起的批判旧文化、旧礼教、旧文学的文化、文学的革新运动,提倡新文化、新文学、科学与民主等新思维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的出现,是新文化运动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正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奠基,五四运动的实践才能胜利实现。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9。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正是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而推进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者更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出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4]41。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是实现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因素。

五、原著原文:体悟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发展壮大的一百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竞争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现实相结合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需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1915年,随着《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倡导科学与民主的文章以及大量新文学文章开始在《新青年》上出现。1919年上半年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开始在《新青年》上高密度出现,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理论前沿,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自此,《新青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国内介绍传播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原文、原著,发表了大量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千年暗室,一灯可破,《新青年》无疑是近代最黑暗中国一盏指路明灯,那是一个急需理论指导的时代,是一个实践呼唤理论的时代。无论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寻求改良机遇,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中国无疑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闻的”[5]142。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演变中,大浪淘沙,马克思主义逐渐从冗繁的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具备改变能量的力量存在着。任何一种解放都不仅仅是思想领域的解放,而是实践的活动,“‘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5]154。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等杂志的出现,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了思想与历史活动相结合的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和实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传播,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建设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4]1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自此开启了中国人民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并主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不仅仅是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百年历程,更是在新时代语境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要求。

六、思行结合:争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人

马克思主义在一批志士仁人寻求救国之道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是思与行的辩证统一。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钱玄同等一批学人反对旧文学、反对封建主义,倡导新文学、科学与民主等理念的思考为五四运动的最终爆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随着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发展获得迅速传播。五四运动的产生是近代学人思与行结合的结果,是其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新时代语境下,纪念五四运动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学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思辩证统一的学习模板,提供了借鉴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1-2。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人更需要尊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品质,思行合一,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革新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国内的舆论环境中,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反击“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失败论”等各种论调,反击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自十八大开始,理论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一部分就被提上了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1]9。正是自鸦片战争以降的追寻探索中,一代代学人在思与行的辩证统一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道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人,同样面临着新时代的历史课题,更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探索相结合,实现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目标。

新时代语境下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我们要重视历史思维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在纪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不断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体现,是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者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好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同时思行合一,争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无疑具有原初起始性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自此萌发茁壮发展。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21世纪的历史回顾,是对以往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未来重大历史使命的展望和承担,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特色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95年前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