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0-01-18孔义平
孔义平,王 强
(1.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51;2.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研究目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16〕27 号)明确指出,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加强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对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意见》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增强健康知识教育,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国务院 《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进一步明确,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强调,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其他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学校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前我国学校的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职业化程度不高;健康教育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等[1]。 因此,学校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和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对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体现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现实水平。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是学校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评价的关键,是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和师范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对提高教师健康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以健康教育能力(health education ability)作为篇名搜索文献382 篇,并根据研究内容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将其中11 篇作为参考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二)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 对高校健康教育教师、医疗护理专家和资深中小学体育教师等进行结构型访谈。
三、 结果与分析
能力是多种相关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相关联,专业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够推动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参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及公共健康教育者健康教育评价[2],结合专家访谈结果和学校健康教育特点以及《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内容,学校教师健康教育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首先确定评价一级指标,即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和健康教育知识拓展能力。
(一)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指标
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是评价学校健康教育能力的基础。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提出的五项基本条件,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确立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基本卫生常识和基本卫生保健技能[3];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知识与技能;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与技能; 心理卫生知识与技能;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知识与技能;安全应急与避险知识与技能。
1.基本生理卫生常识和基本卫生保健技能。 进行基本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起点。健康教育教师需掌握人体生理知识和耳、鼻、喉、眼的基本卫生知识及食品卫生知识;掌握眼睛、牙齿保健的技能。
2.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知识与技能。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绝大多数疾病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直接关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被称为“生活方式病”。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养成对维持人体健康发挥直接作用。 为此,教师需系统掌握膳食营养、运动科学知识;掌握吸烟、酗酒、网瘾、不规律作息等不良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知识;具备科学膳食营养搭配、科学运动指导、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等相关技能[4]。
3.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与技能。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诸多慢性病发病阶段日趋年轻化,及早进行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十分必要。学校健康教育教师需掌握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治疗措施;系统掌握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骨质疏松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和预处措施;掌握药物滥用与合理用药的知识;具备主要流行病的预防和康复技能[5]。
4.心理卫生知识与技能。 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在人的生命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因此,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用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 学校健康教育教师需系统掌握基础心理学、心理与健康、心理疾病等知识;掌握调节不良心理状态、健全人际关系、化解心理疾病等技能[6]。
5.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知识与技能。 人体知识对学生心理和生理正常发育影响颇大。教师应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的规律知识、 青春期生理发育知识、 性健康与性卫生知识以及性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和性心理知识等。 教师应掌握纠正生理发育不良的技能和指导青春期卫生保健技能[7](P23-24)。
6.安全应急与避险知识与技能。 掌握安全应急避险知识与技能是国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健康教育教师需掌握包括居家生活、旅游交通、野外活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掌握遇险处置和合理避险的知识;掌握遇险的自救与他救技能。
(二) 健康教育教学能力指标
1.健康教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口语表达是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健康教育活动中用于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声音的感染力和语言的准确性、精炼性、启发性、风趣性等。
身体语言表达是指教师运用身体姿势、躯体动作、眼神和表情传递知识信息的方式。 丰富恰当的体态语言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迅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体态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肢体语言的表现力、亲和力以及表情语言的丰富性。
2.课堂教学与健康教育活动组织管理能力。 营造师生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实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其他健康教育活动的前提, 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是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核心。 课堂教学与健康教育活动组织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和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指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照学生的特色和需要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全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组织教学活动,助力学生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能力。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主体性。健康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程度,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程度,课堂气氛的和谐程度和学生学习情绪的饱满程度。
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而维护良好教学秩序的能力,它是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保证。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美好教学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从而减少甚至杜绝课堂不良行为事件的发生。 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教师的行为示范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教师平等对待学生的程度、科学运用教学管理策略的能力以及表扬与批评运用的技巧等。
处理教学突发事件能力是指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随机应变、灵活处置,从而顺利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处置事件的快慢、 处置是否恰当、处置是否灵活等应变机智。
3.健康教育教师的网络应用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媒体课件丰富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率,SPOC 和MOOC 平台的运用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同时,健康信息知识的快速更新、健康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完善,要求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的能力。网络应用能力是指健康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与健康教育活动中,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展现的能力。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能力、 微课视频制作能力、线上优质平台资源整合和分享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技术能力是指健康教育教师运用计算机、投影等硬件制作课件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技术能力评价指标包括能否正确使用多媒体硬件设备、课件软件功能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教学思路与课件的有机融合程度。
微课视频制作能力是指健康教育教师利用视频录制软件录制、编辑、制作微课视频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视频录制软件的熟练操作程度、网络信息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能力的强弱。
线上优质平台资源整合和分享能力是指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运用网络形式为学生呈现更加形象化、直观化的学习内容。 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多角度立体化地提升学生的健康知识技能。评价指标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和平台的使用娴熟能力[8]。
4.课堂教学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 健康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需预设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以及运用教学手段等,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是关乎课堂教学成败的要素。课堂教学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包括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能力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
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是指健康教育教师依据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科学分析教学对象情况,设计教学活动预期要达成结果的能力。 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设计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对教材和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涉及学生学习基础和知识形成的困难、对教学目标概念的接受程度、能否清晰而准确表述教学目标等情况。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能力是指健康教育教师依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和承受限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系统完备的课堂内容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逻辑分析与创新能力、教师所具备健康教育知识和例证的丰富性与前瞻性。
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是指健康教育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对象身心特点,对师生信息交流方式(教法和学法)设计的能力。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方法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否根据不同教学条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否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5.教学活动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果。教学活动评价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判的能力,包括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学情评价能力。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的价值评判, 并进行改进和提高的能力。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教师自我评价意识的强弱、评价的准确与否、能否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程。
学情评价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做出客观、精准评价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能否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能否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启发教育。
(三)健康教育知识拓展能力指标
1.健康教育知识自学能力。 随着健康科学领域研究的日益扩展, 健康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健康教育知识自学能力是指在无人指导和督促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 健康教育知识自学能力包括健康知识理论阅读能力、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
理论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指教师阅读和理解健康相关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内容的能力。 评价指标包括自学意识的强弱、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能否顺利阅读和理解专业性的健康教育理论。
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是自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将学习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并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自学的最终目的。评价分析与整合知识能力的指标包括能否对自学内容进行分析评价、能否将自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有效对比分析整合。
归纳总结能力是对自学知识进行自我概括的过程。 健康教育教师需将庞杂的知识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之后再传授于学生,才能产生良性的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教师归纳和总结能力的指标包括能否对所阅读的知识进行有效分类,能否对自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
2.健康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健康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 对教学过程各环节及有关健康教育活动展开研究的能力。评价的指标包括能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性的思考,能否利用互联网技术高效收集文献并进行制作, 能否设计与健康教育相关的问卷或科学实验,能否独立完成教学研究论文或论著的撰写工作[9](P63)。
3.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利用能力。 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所需的“食材”,包括纸质教材、文献资料、教学案例、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各种教具等。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获取和利用能力,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教学活动[10](P12-14)。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利用能力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是否掌握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最佳路径、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方法手段是否多样。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占有教学资源时能否因人而异、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4.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创新能力。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 开辟生动活泼的教学进程、机智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师拥有崭新的教学思想、洞悉学生的特色现状、 突破已有教学理论和实践、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评价指标包括是否突破传统或已有的教学方法,并在应用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流程、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能力。其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思路是否推陈出新、对传统教学程序的变革程度[11]。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指教师对教材资源进行革命性开发、对教学内涵的挖掘和外延的扩张。 其评价指标包括能否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资源、课程内容资源的开拓程度、教学内容的更新程度。
四、结语
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的保障,开展系统而专业的师资培训是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的基本途径,依据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评价机制,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