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架构

2020-01-18王凯丽陈树文

关键词:现代化文明生态

王凯丽,陈树文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10004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展开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话题。纵观学界研究内容,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渊源、生成背景、基本内容、理论特质、重要意义、实践路径等维度,已取得了丰富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独特的理论架构,本文旨在通过透视其思想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科学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多维视角的研究向度。

一、发展方向:以生态现代化为发展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任务,也是党的伟大历史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代起点,从生态文明角度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内涵、新目标、新任务,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并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的伟大战略目标。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发展指向,也为构建超越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格局提供了科学指引。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表征和表现形式,是社会有机体内生演进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存在样态应呈现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特征,蕴含着社会有机体内含元素以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的发展指向,其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而且包括实现生态现代化,等等,即社会发展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现代化价值目标为归旨,实现社会有机体均衡、协调、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非正义性、反生态性的本质属性加以否定与超越的意识形态,则是超越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存、共生作为发展导向,实现人的生态权益与世界生态转型互利耦合,且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以资本主义运行逻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是一种生态缺位的现代化文明形态,进而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由此,他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在认识论上注重人、自然、社会的整体性,而且在实践路向上要实现生态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协调。

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文明境遇下经济由“经济资本逻辑”向“生态资本逻辑”的转型期,国内面临着污染与治理、发展与保护、生态与生产的多重压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与自然矛盾日益成为阻碍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硬约束力。面对各种挑战与现实问题的倒逼,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维和方法,总结了党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寻求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平衡点是保障生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根本问题。因此,他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过程中,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发展经济,而是要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生产方式不合理性内容,改变过度消耗的生产方式,使生产不再以人为尺度而是以人与自然共生为尺度,以生态资源的承载力为生产衡量标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诉求。总之,真正破解中国生态经济建设面临的特殊困境的实践逻辑就是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现代化运行机制,实现只以经济增长为内在尺度的“经济资本逻辑”向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生态资本逻辑”的转变,构建生态型经济体系,形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质就是以循环经济双向发展代替造成“生态断裂”单向式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基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形态的转变,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双向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按照生态经济体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真正在中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23,“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23现实诉求,就要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财富论,在承认自然价值与自然资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节点,各种重点难点问题的破解都需要市场规律的整合和优化,由此,要构建合理有序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文明供给侧改革的贯彻落实,构建一种先进文明模式下的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

二、体制保障:以完善制度为体制保障

完善制度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和总目标,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的构建,需要党在国家治理领域开展一场涉及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革命性变革。为实现这种变革,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破解各种束缚改革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坚实的政治支撑和制度保障。为此,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反复强调牢守底线思维和坚守生态红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完善为总体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生态危机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表现为自然生态危机与社会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叠加的结果,追其深层次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生态权益的失衡与生态公平正义的缺失,由此建构生态权益法制体系以维护人的生存权益与生态权益是当前治理生态危机的关键抉择。因此,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公共资源,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破解维护各种旧权益关系的体制机制,才能维护人民生态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权益的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深知当前生态制度存在多种问题:“如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问题,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问题”[3]391,等等。他强调破解生态权益失衡现状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屏障保障生态安全,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环境的需求。基于此,他提出要逐步加快生态文明治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不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完善修订的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有40 多项,在制定和实行各种生态文明责任追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体制。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安排,并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了生态领域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三、动力支撑:以生态文化为内在动力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生态认知体系内生演化的结果,是由生态自治转化为生态自觉再到文化自觉的一种文明存在样态,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处新型关系的文明表征。生态文化是基于对工业革命“黑色文化”主导下发展思维的批判与否定,是实现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引领与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本质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迈向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化构建,强调人民群众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19,“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4],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指导、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才能促使人民把建设美丽中国自觉转化为人民行动。

工业革命之后,在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传统的思维模式主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纳入实践体系,自然才能彰显其工具价值意义,自然界也成为附属于主体实践的客体存在物。随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益主导人的思维,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紧张甚至达到崩溃的边缘,人的生存世界陷入价值理念弱化、功利主义泛滥、物质欲望膨胀等一系列的困境。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工具主义思维模式成为世界主流,中国在融入全球化发展中也自然受到各种文化观念影响与多种思潮的冲击,以经济增速为内在尺度的工具理性主导与西方国家邻避主义策略的实施的双重影响下,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积聚,人对自然的零和思维与霸凌行为造成各种生态问题的凸显。由此,反思与建构现代性的精神信仰、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解的新型的文明形态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过程中长期关注的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对现实存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理论根基,以中国传统优秀的生态智慧为思想借鉴,明确指出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生态价值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要素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着力点,同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116。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仍有许多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解决,尤其面对社会生态文化发展不充分、人们生态意识薄弱等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现代化格局,需要一场生态认知向生态理念,生态心理向生态行为的转变与变革,由此他多次强调要通过多媒介、多渠道在全社会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像空气一样存在,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大众化、生活化。同时他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工程,涵盖着多领域、多层面的工作,各方面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形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文化氛围,促进人们思维范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认知体系向行为体系的转化。

四、目标导向:以保障民生为价值归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党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政治立场,也是党执政宗旨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治国理政战略部署,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实现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益民来维护人民生态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秉承党的初心与使命,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不仅将环境正义作为协调人们生态利益矛盾的价值尺度,展开生态环境的治理,同时将生态与民生相融合,秉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3]209的生态民生观,不断拓展党的民生建设新思路。

自有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客观存在,这种关系不仅是天然的依附关系,而且也是内在的对象性关系。生态环境作为人的生存基础与本质外现,与人类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内在一致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联动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与人民幸福安康的维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普惠民生福祉的伟大工程,不断提出新变革、新要求、新目标。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人民的生存权益与生态权益的需求随之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盼温饱”转变为现代“盼环保”,由过去“求生存”转变为现代“求生态”,美好的生态环境需求与优质的生态产品成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态生活的向往。为此,他站在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相互融为一体,把“更优美的环境”民生愿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的价值取向。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向社会发出我们要本着“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6]的时代呼吁,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和衡量标准,而且将共享生态文明的发展成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诉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需求的转变,提出:“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3]210。他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着力解决困扰人民健康生存环境问题,切实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生产满足人民需求的生态产品,让人民共享生态福利与发展红利带来的双重成果。

五、国际担当:以实现清洁美丽的生态世界为理想愿景

20 世纪中期随着工业文明的全球化演进,物质财富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逐渐陷入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的生存困境之中,破解生存与发展矛盾问题成为当今时代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难题。藉此,寻求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平衡和谐,实现人类生态认知从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转变,共建人类清洁美丽的家园成为全球亟需解决的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发展大局,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辩证统一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命题,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大党情怀与中国的大国情怀,同时也揭示了现代化生态型转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全球人类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转型期,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主题,同时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日渐凸显,网络信息安全、贫富差距拉大、生态危机等非传统性安全因素成为制约人类发展共同难题。面对全球治理提出的时代命题,实现共同繁荣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在此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党要承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弘扬国际主义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这不仅是对美好世界的构想,也是向世界发出构建人与人和谐共处、休戚与共共同体的宣言书与动员令。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2]131,“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130,并规划中国在未来将要在深度、力度和广度上不仅坚持和深化生态文明道路建设,而且要深度参与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引导世界范围内生产与生态格局的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7],共谋建设美丽世界,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传递着中国共产党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党情怀,彰显着中国为全人类作出新贡献的大国担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认真履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宣言书,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观,提出一系列目标、原则、措施和方案,例如在联合国框架内打造多边生态环境合作平台,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借助“一带一路”,进行双边和多边生态治理合作,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生态支援;严格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相互包容、相互借鉴,以开放的姿态,坚持“交流、互鉴、共存”的基本原则,坚守包容开放的姿态,实现发展共赢。

结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关命题,从发展方向、体制保障、目标导向、动力支撑、国际担当的五个维度,解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命题,形成了逻辑贯穿整体的理论架构,为我们清晰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多维理路。

猜你喜欢

现代化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