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以来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1-18王海军

关键词:秦皇岛市秦皇岛体育项目

张 丽,丁 帅,王海军,李 琼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新中国以来指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成立70周年。在这期间,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主要经历: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处于兴起阶段。这一阶段在中共中央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表演及竞技大会,使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兴起。第二,“左倾”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传统体育遭受严重创伤,全国民族传统体育均处于停滞状态。第三,改革开放初期,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逐渐稳定,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挖掘整理工作,秦皇岛政府也开始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推动下,包含满、回、朝鲜等43个少数民族的秦皇岛也作出积极响应,积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例如,青龙满族的陀螺、蹴球、珍珠球;山海关回族的武术(查拳、八极拳、弹腿、六合拳等);抚宁朝鲜族的摔跤、秋千、跳板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使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从1995~2008年随着西方“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很大冲击,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也一直处于边缘阶段,甚至有很多项目流失。第四,习近平新时代时期,2016年10月25日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可见,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系列的举措为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本研究主要针对新中国以来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及发展提供帮助,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康。

一、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民族”是何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民族”的解释为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2]910。“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2]201。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在理论界和学术界还没有统一。邱丕相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历代因循传承下来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竞技娱乐活动[3]。石爱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为不同民族在各自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人文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4]4。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具有本地区民族特点,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本民族特色(如回族武术、汉族龙舟和满族陀螺等)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健身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节庆性。

二、 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概述

秦皇岛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区西河南村是河北省的朝鲜族聚居村,其他少数民族分布在海港区、北戴河、山海关区、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开发区等地[5]。然而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满族、回族、朝鲜族为主。为了打造秦皇岛特色民族传统体育,开始逐渐转变观念,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到现在已进行十一届。训练方式由原先自发式练习到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化、规范化训练;由本民族活动扩展到多民族参与活动,这样极大地带动了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秦皇岛市青龙县2004年被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河北省体育局命名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陀螺训练基地”。而且秦皇岛市政府联合高校多次参加省级、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别取得不错的成绩。2009年由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河北省体育局主办,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协办的河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秋千比赛,由不同的少数民族参加,在此秦皇岛市取得骄人成绩。自2012年秦皇岛首届龙舟比赛以来至今已举办八届,秦皇岛每两年的武术、太极拳比赛也促进了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秦皇岛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项目主要有: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珍珠球、蹴球、毽球、押加、陀螺、龙舟、秋千、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健身操、民族式摔跤、花样跳绳、抖空竹、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猴打棒等。

三、 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秦皇岛在市政府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也发生转变,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变到追求幸福健康的生活,从追求物质文明到追求精神文明。但是,当地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够重视。虽然小区、公园等健身器材也有所增加,但大多数是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较少,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另外,虽然秦皇岛市政府联合高校参加省级、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但是没有完全带动群众参与,竞技性较强,高校学生参与较多,普通民众参与不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性的比赛以及表演较单一,比赛频率也较少,这样大大地降低人们练习的兴趣。

(二)宣传力度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秦皇岛发展越来越好,“全民健身”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尤其是“健康中国2030”的出台,人们对体育锻炼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秦皇岛各小区广场、公园、海边等地有很多市民在进行体育锻炼,但习练太极拳、陀螺、抖空竹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老年人较多,年轻人习练的占很小一部分。民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老年人的运动,年轻人不该习练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较少,不能正确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思想意识不到位就很难践行,导致群众的参与度不高。

(三)民族传统体育与康养产业融合不够

进入21世纪,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龄人口更倾向于养生旅游,还有亚健康人群和中产阶级[6]。可以说康养的需求群体是非常大的。而秦皇岛是“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之一,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态势,秦皇岛抓住康养的发展契机,2016年秦皇岛康养产业开始,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服务业、生命健康制造业和绿色健康农业。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到秦皇岛旅游、养老的人越来越多,但秦皇岛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康养产业结合的不够,没有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养生、健身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没有将养、健、游很好的结合。

(四)传承出现断层,民族传统体育部分项目流失

首先,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而一味地跟风学习西方的文化,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遇到类似问题。其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在秦皇岛农村的年轻人考上大学以后留在大城市,一部分年轻力壮的人到外地打工,留在农村家中的只有老人与小孩,老一辈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断层,导致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部分项目的失传,进而导致自然村的衰落,使得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出现断层,部分项目流失严重。再者,由于重男轻女、传男不传女的封建思想依然存在,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是通过言传身教、血脉相传、传男不传女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就大大限制了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通过走访秦皇岛市体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初步了解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情况。同时进一步对秦皇岛各区县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秦皇岛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在各县、镇、村都有开展,但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项目像陀螺、珍珠球、龙舟、毽球等在各县、镇、村开展的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组织的也较少,没有正规的指导。一部分人是从网上搜的视频,然后自发组织进行练习;一部分人只是随便玩一玩,没有组织,打发空闲时间;还有一部分村民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练习。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交流会开展的更少。青龙满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县,相对昌黎、卢龙、抚宁、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要好一些。

四、 秦皇岛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与支持

秦皇岛市政府应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指导服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另外应加大力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拯救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由秦皇岛市政府成立由体育局牵头、文化和教育部门配合的工作小组,或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实地考察、挖掘、整理、弘扬与传承等工作[7]。传承的关键在于传承人,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给予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使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鼓励当地民众经常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给予资金支持,为传承人提供技艺展示的舞台;给予传承人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提升其自我认同感[8]。还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研究,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理论支撑。

(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可以通过媒介加强宣传。例如可通过秦皇岛交通广播、秦皇岛体育音乐广播、秦皇岛1 038私家车广播等媒介每天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及时代价值穿插在广播内容中,让更多的秦皇岛人了解秦皇岛民族传统体育,加强宣传力度。其次,可以多举办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赛事。秦皇岛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太极拳、健身气功的比赛,应多形式的组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尤其是多组织一些濒临失传项目的活动、赛事,定期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这样不仅能挖掘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更能提高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可以通过展板、涂鸦的方式诠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一方面可在各镇、县、村的广场、小区、公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立展板,另一方面,可在墙面上进行涂鸦,通过展板和涂鸦的方式详细介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由来、发展、健身价值及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民族文化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使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意义。

(三)民族传统体育与康养产业相结合,打造属于秦皇岛的特殊名牌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秦皇岛市政府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康养产业的发展,以北戴河为例,创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将医疗服务、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等产业融合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的结晶,它以宜人身心的种种运动形式凝聚起人们的智慧和文明财富,以其深邃的内涵启示和激发人们不断去探索它的规律与真谛。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节庆性,依托节日凸显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和民族古老的文化特点,与旅游结合,与健身结合。如清明节举行的秋千,端午节举行的赛龙舟等。将节日的民族传统体育与秦皇岛旅游业相结合,更增加了秦皇岛旅游季节的趣味性和文化气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既娱乐身心,又传播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如武术、北戴河的太极拳、内养功、昌黎的地秧歌、青龙满族自治县的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特点。

(四)改变传统观念,完善传承机制

将家庭式传承转变为社会群体式传承。旧时许多民间的传承方式是“口传身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延续到现在仍然存在这样的传承方式,如武术的许多拳种在封建社会的民间延续中,镌刻着小农经济的印记,其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是师徒世袭的模式,这种模式既保留了武术的多样性,也体现出体育项目发展的局限性[4]54。人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可以将技艺写下来出书,也可以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或与同行互相切磋,真正让其走出去,接受开放式的社会群体式的传承。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秦皇岛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