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要的研究对大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

2020-01-18撒志敏

黑河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设置大学

撒志敏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7425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定义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由高校说了算的人才已慢慢地转变为由社会认定、由用人单位认定的人才。故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由“闭门造车”转移到顺应社会的需求,也就是大学教育必须改革,也必须以需要为基准进行改革。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者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1]。这里说的有机体可以结合高校教育理解为大学学生,只有大学学生处于与成才的目标之间真正有了“缺乏或者不平衡状态”,对学校以及课堂有了依赖性,才能激发出“我要学”的积极性。关于需要的研究自古至今,由中及外众多研究者得出了一系列理论,诸如《人类激励理论》的作者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ERG 需要理论的创始人奥尔德弗认为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的需要(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工作或者生活环境中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成长的需要(自主的挖掘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我国著名学者也提出了各种需要理论,比如孙宝志[2]等人提出的TGO 理论,黄希庭等人提出的6 大类18 种需要理论,时建朴等人提出的对黄希庭提出的18 种需要理论的补充的三种需要理论尤为重要,即:环境的需要、心理素质的需要和求职的需要。大学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可对此引为借鉴。

十几年以来,各个高校乃至各大媒体杂志上经常看到讨论大学教育的改革情况,主要表现在专业的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制定等等方面,其实,不管怎么讨论,都离不开需要作为指导。

一、大学教育中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2000年以前,我国大学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是计划教育,每所大学每年每个专业招收学生的人数是经过统筹计算,与生源地以及周边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等毕业上岗就可以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有专门的机构研究和制定,教师只要研究如何授课就可以了。但随着大学教育的市场化、大众化,大学逐渐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供大于求,毕业生走上社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岗位。比如上个世纪末曾一段时间高考取消了生物学科和地理学科考试,导致高校大批的生物教育专业和地理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就业。第二、供不应求,某些专业规模过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出现学生刚入校就被签约,甚至高价签约,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高校及时调整专业人数已满足市场需要,但同时也带来了班额过大、教学任务重、教学效果差等现象。比如十几年前高考恢复生物学科和地理学科的考试后,各地中学大量需要生物教育和地理教育的人才,出现一度的空前热门。

大学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够人尽其才、人岗相符,只有不断的调研,调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需求数量、需求变化,从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及设置规模,人才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相应的市场调研要有前瞻性、有预见性。只要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细致的进行市场分析,人才与市场需求才会达到平衡。

二、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中所有专业依据培养目标,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是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遵循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绝不能脱离理论指导,盲从上级和他人的经验决策,与实际社会需要相悖离的课程设置,将会使学习者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后果。

影响大学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也有传统的文化背景,更有现实存在的客观社会条件,种种因素要求大学课程设置应全面考量各种关系,特别是社会需求。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使得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断的调整变化,大学课程也必须适应这些需要不断地进行变化。但又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课程设置及时的同步发生变化,而应该是要求课程主体和学习者以开放的态度面对社会因素,主动接收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元素,再加以辨别、比较中使社会因素有机的成为课程内容的积极因素[3]。影响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社会需求因素有:社会从业人员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必须拥有的专业文化素质要求;社会工作人员为适应行业的发展而必须的特殊素质要求;可持续发展对学习者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素质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创业精神、谋生技能、阳光向上的心态等等。

三、大学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各所大学相同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是大同小异的,按照专业的要求,毕业生所应该获得的知识结构基本一样,但是具体的学校根据自己所招收学生的基础、人才培养的方向、就业岗位的特点、就业后工作的环境等等方面都对该专业具体课程的学习内容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大学教育中的课程内容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精选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个课程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相互渗透、纵横交叉、综合性、多层次的学科体系。在这样的发展状况下,高校学科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如下的要求:教学内容要遵循课程目标的体系结构来组织,学习者通过具体学科的具体特有的结构和方式来建构知识的范畴,系统的、有步骤的、按照特定的学习要求组织课程内容;对于课程学习内容在逻辑体系的基础上,选择与学习者特征相适应的、未来就业相配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容易过时和淘汰。在整个专业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形成专业形态的基本组成;在选择课程学习内容时,除了时刻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的信息,给学习者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考虑与本专业其他学科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出现多学科内容选择冲突的现象,也不能出现相互之间不能相互孤立彼此无关的现象。对相近的课程之间学习内容应重新优化组合,构建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的新课程体系。

四、大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与学习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习需要是教学设计中的特定概念,指学习者的实际学习状况与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4]。在学习需要的研究中,通常可以分析出学习者在当下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所期望的就是通过学习最后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一般有这样几个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学习者达到的素质能力;学习者面对职业或职位所必须达到的素质能力;学习者个人对自己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研究者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当然还有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人格发展教学模式、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行为修为教学模式,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等。

任何教学模式的选择都离不开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因素的研究,而这些都是围绕着学习需要来进行的,教学模式无所谓好坏之分,适合学习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五、大学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学习者需要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是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5]教师要依据不同的学科特征、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的特征确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讲授法、指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等等。

学习者作为众多影响教学策略选择和应用的因素之一,是唯一一个能使任何教学的教法毫无定法的因素。学习者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包括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和学习者初始能力)以及学习风格的分析工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等提供依据。[6]

不同的学习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环境、年龄阶段、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诸方面,没有任何一个教学策略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充分地研究社会的现状、发展的趋势,清晰地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需求层次和需求数量,适度的调整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科设计、内容选择、模式和策略的制定,才能让大学教育始终走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前面,真正消除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使每位大学生人尽其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猜你喜欢

学习者设置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