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2020-01-18

黑河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

曾 宁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1]21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情、世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较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制度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2]22发挥党的制度建设优势,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正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制度管党、用制度兴党”的治国理政新道路,为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一、厘清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内涵

党的制度建设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333的重大问题,其内涵比较丰富,科学、合理地阐释与解读党的制度建设内涵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最基础性要件,能够为新时代实现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提供基本遵循。

对于党的制度建设内涵,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加以把握。从静态层面来看,党的制度建设是把党的诸多方面建设较为成功的经验,通过章程、条例、准则等形式逐步实现制度化,真正成为党员及党组织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从动态层面来看,不能局限于把党的制度建设理解为单纯的静态化制度因素,应更加注重和把握党的制度建设的动态过程。在党的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把党的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工作。随着党的建设推进,不断丰富与完善党内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保障规范与准则的严格执行,进而有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

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党的制度建设原则是指导党的制度设计的方向性引领,是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能够保证党的制度建设性质,使党的制度建设做到有的放矢。党的制度建设要注重群众整体性原则、首创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等。通过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原则把握,进一步明确党的制度建设方向。为此,党要通过不断建章立制,尤其要根据党的建设实践需要,制定有效的制度,使党能够严格执行制度,使党员干部能接受制度约束,保证党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使党的权力运行有制度性保障。

二、党的制度建设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制度建设最终是为了执行与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4]55但在党的制度建设实践环节,或多或少暴露出的问题,影响党的制度建设乃至党的建设深远发展。

(一)党的制度意识比较缺乏

党的制度建设在实践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党的制度建设成效与新时代习近平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期望相比较,还存在着不足,这主要是缘于党的制度意识比较缺乏,制度观念不强,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难以积极引领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依照制度办事。

目前,党的制度意识比较缺乏的主要表现有:有规不依的个别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党员或者党员干部对党制定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即便看见也不能按照制度设计本身来加以执行,往往使党的建设出现人为化、人情化倾向,影响党的制度权威性与严肃性,致使党的制度建设执行力不足,也无法保证党的制度建设有效推进。

(二)党的制度建设系统性不够

党的制度建设涵盖内容广泛,需要构建一整套制度体系。党的制度建设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党的系列制度之间的有机结合,如党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等,通过制度的系统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引导性。

当前,党的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尤其是以党章为核心的系列制度已经深入到党的建设诸多领域、层次和环节,但制度与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还不够紧密。有的实体性制度比较多,程序性制度较少。只有保证程序性制度的合理化与规范化,才能真正确保制度制定的合理化及科学性,才能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在党的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中,除了程序性制度较少以外,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也少,使党员在尽自己责任与义务的同时,权利的满足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规范管理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相关制度少,影响党的制度建设广度与深度,很难保证制度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尤其是已经制定了的制度,有的过于抽象,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影响制度进一步运行与落实。

(三)党的制度间协调性不强

党的制度有很多,除了存在党的制度系统性、整体性问题,还存在制度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党的若干单项制度内部衔接得不够紧密,甚至有时还存在缺位现象。通常来讲,党的单项制度内部需要有实体性、程序性和保障性三方面规定,形成一个纵向的推进模式。但个别的单项制度没有处理好这三方面关系,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影响党的制度执行效果,尤其是主要缺乏制度在程序性和保障性方面的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党的制度体系内部衔接和党内外制度衔接不够紧密。有的党内制度法规内容相互重复或冲突,整体规划不到位。有时党内外制度衔接甚至出现脱节的现象,党的制度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清楚。为此,要维护法律权威,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处理好党与法律关系,使党组织和党员自觉遵守各项法律。处理好党与法律关系,关键在于加强党对法制工作的领导。

(四)党的制度执行不够严密

近些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但由于经验、技术等问题,有些制度的制定还不够严谨,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制度执行不够严密的主要表现为:有的制度规定理想化色彩比较浓厚,混淆了制度与道德之间的界限,使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制定弹性较大,针对性不够明显,使党员及党组织在运用时,很难较为精准地理解与把握,还存在比较模糊的现象;有的制度规范不完整,该为与不该为的不是很清楚,影响制度的落实;有的制度制定不能够与时俱进,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影响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有的制度经不起长久论证,缺乏全面性与长期性,影响党的工作实践,仍需对现有制度不断完善与巩固。

在党的制度执行中,有时还会出现党的制度制定与执行不相匹配的现象,尤其是在执行环节,不能完全按制度办事,往往停留在制度执行表面,使即便是制定的合理化、科学化的制度,也难以发挥制度的有效性。这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也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作为约束去规范权力,势必会导致腐败,而“腐败是政治之癌,若是任由其蔓延、传播,而不对其进行有效遏制,必然会严重侵蚀党的健康肌体”,[5]影响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三、新时代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三大着力点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并逐步开辟了党依靠制度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这是党的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维。

(一)树立党的制度意识,巩固党的制度建设核心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6]66树立党的制度意识,有利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发挥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此,要树立制度意识,培育制度思维,形成办事依规、遇事依规和解决问题也依规的良好制度环境,使党的建设在制度轨道上良性运行,进一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树立党的制度意识,维护党的制度权威性,必须要努力做到在党的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保证党的制度有效执行。为此,要加大对制度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制度设计与执行的重要性及内在价值。通过学习及深刻领会党的制度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使自己能够自觉养成执行党的制度的好习惯,让制度真正成为自身行为的规范,使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了加强自身对党的制度学习及领会外,还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自觉地加强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宣传教育,以期使更多党员及党员干部了解和掌握党的制度建设内容,领会党的制度建设精神,进一步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有效引导及规范党员及党员干部行为。

树立制度意识是党的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而在制度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对党章的学习与领会是党的制度建设核心。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7]2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党自始自终高度重视对党章的深入学习。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其他党内法规制度的“根”和“源”,是重要的基石,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和最高效力。作为党员及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党章学习的重要性,并要不断学习和领会党章精神,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自身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学会用党章指导工作,保证党章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增强党的制度建设系统性、协调性

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涵盖党的生活方方面面,“既需要理论体系的精神滋养和价值引领,也需要形成完整的运行体系为其提供具体的操作框架和实践内容”。[8]党的制度建设重在不断完善党的制度体系,增强党的制度系统性、协调性,形成对党的生活全方位与多角度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空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与精神,精心设计,合理规划,有力论证,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保证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及执行的合理性。对于现存制度要进行系统梳理与有效评估,及时废止不符合实际的制度,及时修订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存在缺陷的制度,及时总结党的制度建设经验,及时根据实践需求,制定新制度,构建内容协调的党内制度体系。

二是优化与整合党的各项制度,使党的不同制度之间的内容协调。党的制度体系构建涉及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等诸多环节,也包括党员和党组织的活动领域,使制度贯彻到每一个角落,防止出现一些重要领域与环节的制度空白,要定期不定期地完善。对已有的制度要不断健全与完善,对过时的制度要及时更新或废止,根据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适时建立新制度,但一定要从党的建设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走群众路线,积极争取专家学者与群众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保证党的制度设计既接地气又切中要害。在程序上,要严格制度制定的程序,保证制度设计的规范性。在内容上,要保证制度设计的清晰性与内容的协调性,确保制度之间的紧密衔接,努力保证制度体系的完整。党的制度设计一旦付诸于实践,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践考验。制度设计的内涵要清楚,逻辑关系要严谨,保证制度设计的科学规范。在精心设计制度的基础上,还要依据制度的地位与作用,区别对待不同的制度设计,如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等,使制度更具科学化、合理化。

三是注重制度执行的保障性措施的完善。制度制定是前提,但制度执行是关键。在党的制度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性措施。否则,再好的制度设计也是一纸空文。党的制度建设的保障性措施,重点解决“靠什么做”的问题,促进制度的进一步贯彻与落实。事实上,党的每项制度的制定,都要有相应的保障性措施,尤其是结合原则性、指导性的基本制度,制定制度实施的具体细则,保证党的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深化制度改革与创新,加大党的制度执行力度

制度制定是制度执行的基本前提,再权威严谨的制度,也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会真正发挥制度的规范性与保障性作用,才能树立制度权威。要始终注重问题导向。党的制度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和应对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要落实,同时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健全制度,有力执行,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9]36。针对党在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党需要不断深化制度改革,深化制度创新,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进程。

以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制度体系建设,有助于增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尤其是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针对性是指党的制度建设从党的建设实际出发,突出对党的建设整体性与全局性把握,在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基础上,制定与设计新的有效制度,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操作性是指制度制定需要详尽与细致,便于操作。通过对党的制度建设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把握,不断提高党的制度执行力。

党的制度执行是党的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党要狠抓制度落实,防止出现制度空设、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自觉执行党的制度,加强自律,严格要求,使自身区别于一般的党员干部,要在行动上、标准上,要求上走在前列,使领导干部自身能够带头遵守制度,将“制度建设”作为红线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