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2020-01-18王梁华

黑河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喜感德性悲剧

王梁华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尤其是面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肆意泛滥和西方文化的挑战,发挥和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弘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与西方偏重于讲究斗争的智性文化、罪感文化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和合文化、德性文化、喜感文化。

一、和合文化

“和合”有和谐、和平、融合、包容、和而不同等多重含义,“和合”理念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是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和谐性、持续性等特点的主要原因。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就是追求“普遍和谐”,“普遍和谐”的观念体现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中,包括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它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儒家的和谐观念是以“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通过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自我身心和谐,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了,才能很好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了,才不会破坏“自然本身的和谐”。儒家关于“和谐”的路向是:由自身之安身立命→推己及人→民胞物与→保合太和而与天地参。

“合”音同“和”,二者是相通的。在文学涵义上,“合”是指运动时全身上下、四肢百骸都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各肢体间的位置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的情况,即“中和”。汤一介先生提出,中国哲学的主题和精义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者对应于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三个价值。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儒家思想是康德式的“真→美→善”,儒家的主流大都把论证“天人合一”或以说明“天人合一”为第一要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一种“合”的整体性的思维,讲究共性,具有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传统。与此相反,西方文化更多地承袭了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汤先生说:“欧洲(西方)的思维模式从轴心时代的柏拉图起就是以‘主-客’(即‘心-物’或‘天-人’)二分立论。然而中国哲学在思维模式上与之有着根本不同,也是由轴心时代就以‘天人合一’(即‘主客相即不离’)立论。”从柏拉图的宇宙二元论,将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区分开来,到康德的“现象界”和“物自体”之分,西方文化中的“分”的思维方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更多地强调个人权利至上。

二、德性文化

钱穆先生曾指出,“中国的文化精神,要言之,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张岱年先生说,如果把西方文化视为“智性文化”,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西方文化重知识,中国文化尊德性。中国德性文化以“天人合一”、“物我一体”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而西方智性文化是以人和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为目标。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下,西方人追求的是一种向外的超越,要与自然作斗争。斗争必须借助于自然科学这种工具理性,所以,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为人类改造世界服务的,甚至哲学在西方也被称为“智慧之学”。西方传统文化普遍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把人培养成富有理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儒家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孔子是儒家思想的缔造者,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中影响最大的莫过孔子,孔子提出了“天人合德”的观点,认为人应效法于天,与天合德,以达到“天人合一”。儒家文化非常强调教化的作用,自始至终渗透了伦理道德观念。所以,汤一介先生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在于“教人如何做人”的方面,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仲小燕在《论中华传统德性文化》一文中对中华传统德性文化的主要体现概括为:“天人合德”的崇德意识、“厚德载物”的立德思想、“以德修身”的自律主张、“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和“以德报德”的伦理准则。在笔者看来,第一条是最为重要的,而中国人的崇德意识实际上与前文所述“和合”理念密不可分:要讲和谐,必与人为善。董仲舒说过:“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德”生于“和”,“和”即是“德”。德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就是“和”,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追求和谐的价值理想。上至国家的稳定和谐,中至宗族、家庭的团结和睦,下至个人自我身心的宁静和谐,最重要的途径都是“尊德性”。周公提出,统治者必须“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有德者就会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统治者必须恭行天命,尊崇上天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百姓,做有德之君。《朱子家训》云:“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对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师生、朋友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做了全面的论述,讲明了每个人在国家、社会、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和相应的角色义务,构建了一个相亲和睦的理想图景,是对中国传统德性文化要求极为简洁而恰当的说明。

三、喜感文化

大致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讲究和谐、追求完美、注重以和为贵的喜感文化。中国的“喜感文化”和“德性文化”都是从“和合文化”派生出来的:在“和合”理念、“合”的整体性思维的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必然注重崇德向善、热爱和平、以和为贵,其结果必然是皆大欢喜、其乐融融。简言之,“合”则“和”,“和”则“喜”。与中国传统文化“合→和→喜”基本特质相对应,西方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分→斗→悲”。如上文所述,西方文化在“主客二分”的理念支配下的目标必然是征服自然、改造世界,而斗争的结果往往带有悲剧色彩。在西方人看来,西方悲剧意识、罪感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老祖宗亚当和夏娃。当年他二人因受毒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受到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伊甸园,成为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的这一罪过传给他们的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称为原罪。人在出生的时候为什么要哇哇大哭?因为人生而有罪,人生就是赎罪的过程。所以,叔本华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个悲剧,注定要受苦受难。

中国的喜感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就是一种大团圆式的结局。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中国式的悲剧作品往往会在“悲剧”之后加上一个尾巴,让它有一个相对圆满的收场,典型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长生殿》等爱情故事,基本上都是本着“大团圆”的原则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窦娥冤》、《赵氏孤儿》等“悲剧”中的人物最终一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中国悲剧是否真的属于悲剧,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依笔者看来,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实质上都是一种“悲喜剧”,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关怀和乐观主义精神。而西方古典悲剧往往制造主人公悲惨的境遇乃至他们被毁灭,让人心生怜悯和恐惧,或以一种悲壮的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西方人看来,残缺也是一种美。而中国人总觉得断臂的维纳斯有点美中不足,不够完美,这是因为中国人追求的是“十全十美”,在潜意识里就接受不了罪感文化,没有西方人的悲剧意识。

猜你喜欢

喜感德性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严肃探讨喜感问题
画家的悲剧
很严肃地探讨喜感问题
近视的悲剧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