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剪纸艺术高校传承的理论探索
2020-01-18黄海英
唐 红,黄海英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剪纸艺术介绍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之一,被列入第一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漫漫历史长河中,剪纸艺术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从汉代“剪纸为幡”、魏晋“剪纸为人”、唐朝剪“春胜”、宋朝出现了以剪纸为生的艺人,再到明清时期的鼎盛发展、近现代出现了反映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窗花。剪纸扎根于民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追溯和心灵寄托的强烈愿望。无论在哪个年代、剪纸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它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都体现和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民俗特点、民间哲思。
二、剪纸艺术高校传承的必要性
(一)剪纸引导青年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价值。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十分重视文艺创作,强调文艺工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做好铸魂工作。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国家的引领下,中华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每一副剪纸作品都是会说话的图画,不同的剪纸符号与剪纸内容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传统剪纸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淀着深厚的社会观念、意识传统、艺术形式、审美心理,不同时代的文明都在剪纸中留下了印记。学习剪纸创作,是了解民间文化最简便与直观的学习方式,可以引导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在创作中发扬优秀文化精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创新者。
(二)剪纸艺术拥有丰富的高校传承的文化资源
剪纸文化,源于生活,基于历史的沉淀。早在6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刻猪纹陶钵和双鸟纹象牙雕刻上的猪与鸟的线条与纹饰似现代剪纸的雏形。商周、汉、唐、元、明、清及近现代,剪纸在历史中传承与发展。首先,通过剪纸作品可以找寻历史遗迹。有些原始时代或历史洪流中出现的某种制度、工艺、习俗以及信仰等,在上层文化中也许已经消失殆尽,但是在某些地域偏僻、交通闭塞的地区,通过当地的剪纸艺术助其发现稚拙古朴的原始艺术特色。在原始时代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对自然、对社会认识不足时出现的原始崇拜、原始宗教、巫术信仰、精神寄托等在民间剪纸中均可以找到印证。其次,剪纸与生活息息相关。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创作的产物。千百年来,剪纸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他们的民俗、期望走进了千家万户。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或装饰于门窗柜橱,或点缀于喜庆什物之上,或张贴于彩楼纸扎之中,或作为刺绣衣帽的底样,美化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剪纸又与中国的陶瓷、印染、木工雕花、建筑彩画的纹饰有着密切的联系。剪纸传播极广,北至大漠,南至海滨,到处都能寻到它的踪影。第三,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剪纸大部分题材都以民俗为基础,春节、元宵、人日、二月二、端午、七夕、中秋等节庆少不了剪纸;婚礼、葬礼、生孩子、过大寿也少不了它。从吃穿住行到农耕生产,民俗活动离开了剪纸也就缺少了些趣味与色彩,剪纸离开了民俗,也就缺少了肥沃的土壤与发展的空间。剪纸在民俗活动中展开,成为民俗活动的工具,烘托渲染民俗文化氛围。四、剪纸在历史中发展与创新。符合人们心理需要的内容和形式就得以长期保留,如对福、禄、寿、喜的追求;而有些作品根据历史的演进,保留了传统的形式,原始内容则日趋淡化与消亡,如莲花创作。唐朝时,莲花创作与佛教盛行息息相关,但在宋朝周敦颐《爱莲说》以后,它就与文人的清正高雅相结合,象征着清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
(三)剪纸适应青年美育的发展需求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由席勒提出来的。美育意识,在中国古已有之。“礼乐文化”从西周便已开始,礼是道德、伦理关系的规范、仪式,乐是艺术。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以“六艺”——礼、乐、书、数、御、射教授弟子,结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近代,最早把“美育”介绍到中国的是王国维,而真正倡导美育并落实于实践的人是蔡元培。他把康德、席勒美育思想与中国“礼乐相济”的传统融会贯通,揭开了中国现代美育的新篇章。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国家文件中都将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纳入教育体系。
高校大学生,已经在小学、中学阶段接受过有关美的艺术教育,如美术课、音乐课的熏陶。对美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到了大学之后,青年对美有进一步的需求。他们已具备独立思考和鉴别、鉴赏的能力。他们除了能发现美,还对美充满了探索欲。他们开始了解美的由来、美的历史、欣赏美的作品。剪纸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体现着原始艺术、民间生产、民俗文化、民间哲思,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它有着自己特殊的语言,通过锯齿纹、花朵纹、云纹、水波纹等,采用对称、连续的图案,利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多变、夸张的形式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剪纸常常利用象征、比拟、谐音的手法来表达寓意,抒发作者的感情。通过学习与欣赏剪纸作品,青年们可以从剪纸符号、表现手法与形式、作品布局等审美角度上提高自己鉴赏美、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同时还能体味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四)剪纸助推青年对“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几千年中华文化影响,无论从剪纸题材、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形式还是剪刻技巧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特征。剪纸中的感情表达方式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中和之道”,“天人合一”强调个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情感上,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界的山水、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产生情感交流,让人在欣赏的时候得到启示,从而精神得到升华和净化。这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在剪纸艺术作品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剪纸作品中许多都在赞美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有如画的山水,也有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剪纸重在神似,剪纸艺术家凭借剪刀、纸,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样是剪一头牛,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剪纸艺术家就会剪刀一挥,剪出一头“斗牛”;沉默坚持、甘愿俯首奉献的艺术家就会剪一头“孺子牛”。同样,在表现手法上也同样注重体现“中和”的审美意识。刀法上讲究和谐,注意构图比例协调,线条疏密得当,黑白关系虚实相衬。比如,象征四季的梅花、牡丹、荷花、菊花同时出现在同一幅作品中,却毫无违和之感。
(五)“汉语热”为剪纸教学提供了契机
据新华社2018年12月5日的报道,目前我国已在15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 所孔子学院和1193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到了187 万人。孔子学院是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2018年,全球110 个国家的360 多所孔子学院举办了“孔子学院日”,开展各类语言文化活动3000 多场,受众达100 万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进,想要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学习者会越来越多。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也在学习汉语,她因一段口齿清晰、发音标准的唐诗、《三字经》的视频而走红,一度成为“中文热”的网红代表。
“汉语热”让我们迎来了更多的朋友,也是各国民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剪纸、书法、国画、中国传统音乐、武术等,都以文化体验的方式在各个孔子学院开展。我们真诚欢迎世界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通过学习汉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来加深与中国的交往交流,促成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三、剪纸艺术在高校的传承策略
(一)通过剪纸帮助青年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年纪,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吸收能力强。快捷的生活方式、智能化的平台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途径来了解世界、认识社会、学习知识。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网络文化的冲击和多元价值理念的碰撞,高校青年对中华传统的认知和认同也在时刻接受挑战。高校的教育可以发挥良好的教育力量,但也存在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宣传方式单一,只注重知识教授,忽略学生的参与度、主观能动性等问题,使得青年们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可爱之处。
开设剪纸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课程是提高高校青年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渠道。通过课堂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青年人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认同感。
就拿过节为例,和我们的传统节日相比,处于青春期、向往美好爱情的大学生更钟情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上元节和七夕节同样可以表达男女两情相悦。古时上元节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大街小巷的花灯见证着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上元节是灯的世界、剪纸作品的海洋。花灯上的灯花、贴花惟妙惟肖。元宵节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做个花灯,再亲手贴上自己剪的表达心意的剪纸图案送给心上人,这是多么有意义又浪漫的事情;有一首剪纸歌谣是这样传唱七夕节的:“七月里,七月七,剪个牛郎伴织女,先剪憨牛郎,再剪巧织女。搭桥喜鹊剪千万,好叫牛郎会他妻”。精美的剪纸作品,再配上朗朗的歌谣,搭配上民间故事,令青年男女记忆犹新。当剪纸课遇上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的爱情观、人生观进行引导。
(二)通过剪纸引导青年了解民间哲思
剪纸是表达民众情感、理想、愿望的生活写照。剪纸的创作和审美评价反映了当时的观念与生活原型,基于民众生活的文化背景,中国剪纸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补偿和对理想的追求,更实际地体现了人对生命的思考、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剪纸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的剪纸作品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感知民间哲思。例如在动物剪纸教学中,教金鱼时就要讲到: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逢年过节时,鱼与福共同出现在窗花上,起到装饰房间的作用,同时也讨个喜庆与吉祥。除此之外,佳人喜结良缘时金鱼与荷花、金鱼与胖娃娃也会同时出现。此时体现的更多为一种民间哲思:对生命繁衍的期待。古代人们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十分重视家族繁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子嫁到夫家,母凭子贵。老人们最愿意见到的场景莫过于子孙绕堂、家丁兴旺。剪纸作品就借用“鱼多子”的特点,祝福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子孙延绵。除此之外,如“瓜瓞绵绵”、“榴开百子”、“麒麟送子”、“抓髻娃娃”、“百子图”等民间剪纸反映的都是这一传统价值观念与心态。
(三)通过剪纸激发青年对民间艺术的创新
第一,将剪纸与兴趣相结合。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圣人也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某件事产生自主的学习动力时,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十分专注。剪纸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比如,剪纸的理论部分相对枯燥。剪纸的形式、剪纸的技巧、剪纸的构型等理论性强,理解起来需要时间。这时,不要强制要求学生接受,进行灌输式教学。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及方式进行讲解。内容上可以增添故事讲述、剪纸题材上可以增加西方元素,将西方精细的雕刻作品、奇异创新的造型与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在欣赏感叹的同时,进行理论学习,再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第二,将剪纸题材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作为剪纸题材。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剪纸与生活相结合。比如,用剪纸设计服装、设计帽子、设计领带;可以制作剪纸书签、剪纸明信片、剪纸灯罩、剪纸扇子等。将剪纸活动与学生的经历、经验、感受相结合,有了切身的体会,剪纸也就“活”起来了。同时,剪纸可以作为学生表达情感的手段。通过剪的动作把内心的喜怒哀乐、生活的悲欢离合展现出来,从而使内心的情绪得到宣泄。
第三,在传统色彩及材质上进行创新。剪纸一般是用红宣纸进行创作,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刻板印象。我们的青年是思维活泛的一群人,尤其是零零后,他们追求个性、讲究时尚、敢于尝试。因此,在色彩上可以进行套色剪纸、衬色剪纸、染色剪纸创作。也可以参考国外剪纸大师的作品进行自由发挥。另外,在剪纸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纸张以外,还可以尝试绒布、锡箔纸、纸板、丝绸、树叶等学生感兴趣的材质进行创作。多样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会使学生对剪纸产生不一样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