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非遗项目“掷彩门”的保护传承策略
2020-01-18唐智
唐 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一、“掷彩门”的基本情况
广州市从化区的“掷彩门”,2008年被列入从化市(后改为从化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2011年该项目列入广州市非遗名录(民俗类),2013年又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掷彩门,又称放土炮,俗称“烧炮”,是从化区特有的民间喜庆活动。掷彩门寓意“好彩”(即好运、吉兆)。每年元宵节前后,从化区各个乡村都会举行。这一活动自明末清初传承至今,与从化区江埔街道的大江埔村(邝姓为主)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彩门用竹篮纸糊而成,扎成门楼或牌坊形状,在塞满烟花爆竹后,高悬于旗杆上。[1]现在流行的彩门花篮用细铁条绕扎而成,高一米许,花篮上插满各色各样的烟花爆竹,五彩缤纷。[2]活动时,村民任意用点燃的爆竹向彩门投掷,谁若用爆竹点燃了彩门的药引,便被视作“中了头彩”。中头彩的不单被认为具有好的兆头,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每年从化区掷彩门要从正月初持续到元宵节后,各村轮流举办。掷彩门一般在晚上七八点开始。届时醒狮队绕村欢舞,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到村口迎接附近其他村子前来庆贺的舞狮队后,村民夹道欢迎,主客醒狮队一起迎出彩门,护送彩门到村里的祠堂,开始掷彩门。[3]掷彩门每年(各村)的情形并不相同,有时需要投掷很长时间(如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引燃,有时则很快就会引燃。在全场的喝彩声中,掷彩门总会如愿尽兴。最精彩的是被引爆的过程,一般从冒烟到燃尽会持续5 分钟左右。烟花阵阵,喝彩频频,夜空璀璨,光彩熠熠,把掷彩门推向高潮。[4]中头彩者的奖励一般为祭过祖的“太公肉”,村民通过这种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5]
二、“掷彩门”面临的困境
(一)自身魅力(相对)衰减
掷彩门传承了几百年,本应该具有传承下来的足够魅力:它拥有良好的寓意,契合了人们对新年的良好期盼;它具有一定的技艺,切磋技艺的过程中,容易营造良好的氛围;它“设置”了(或说自身带有)一定的悬念,人们很难预料到是谁中得头彩;它没有太高门槛,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可以参与;它主要发生于闲暇时间,春节期间再忙碌的人们总能挤出一些时间来。但是,实际上,这些年来,这一项目的魅力似乎呈现了衰减趋势。其一,村庄老龄化空心化加剧,中老年人成为村庄的主体,青年人较多地成为村庄中“熟悉的陌生人”,对传承久远的传统文化,也缺乏应有的热忱。其二,青年人在春节期间有太多的其他选项可供选择,如拜访各处的亲朋戚友、坐在家中休闲娱乐,乃至独自一个人整天地玩网络游戏(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均有)。从青年人的视角看,“掷彩门”属于自然经济时代的手工游戏,简易、单调,其远远没有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大。其三,这一活动主要在村中的祠堂附近举办,但随着祠堂在乡村的没落,配套设施越来越不相适应,甚至有一些祠堂经受不了岁月和自然的洗礼,一座座地轰然倒塌。祠堂的凝聚力(背后表现为宗族的凝聚力)在降低,作为带有宗族联谊性质、具有浓厚仪式感的“掷彩门”也就难以真正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和参与。确切而言,这种魅力虽有衰减,但仍有一些外力在维系和推动,如为了传承这一非遗项目的使命感、上级(政府、派出机构)安排的任务。如若没有这些外力的推动,它的魅力是否还能多大程度地维持,兴许真的只是一个未知数。
(二)通行范围受限
其一,通行的地域范围有限。掷彩门是一个在从化区范围内多见(而且并非每个村庄都有这一习俗),区外影响力微弱的非遗项目。按照政治经济学的“需求—供给”理论,这似乎也有好处,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它更让人们感知其弥足珍贵。但这种分布特点又有几大弊端,不能有更多人群的关注、更多人员的参与、更多人士的研究。这就使得这一传统习俗、非遗项目成为在小范围流传、传播、沿袭的文化。其更加明显的不良后果就是,当原本小圈子内的人群都丧失对它的喜爱、支持、参与、研究、改进、创新的时候,这个项目就会丧失其作为非遗项目的精彩和美妙,也就会落得陈陈相因、默默无闻,甚至黯然离去、湮没无闻。据笔者对一些知情人士的了解,这种态势和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二,通行的时间范围有限。这一项目得以在一定村庄(几乎难以在市区)实现,其时间还被限制在春节至元宵节后一二十天时间里。从化区的许多村庄仍是聚族(非民族,指宗族)而居,有着较为浓烈的家族观念和较为鲜明的文化传统。在这种情形下,村民们可以有组织地,或自发地通过“掷彩门”等方式娱乐身心、庆祝新年、祈求好运。当然,短暂的十几天时间里,难以让这一项有一定技术难度的非遗项目传承好、发展好、创新好。差强人意地让它存留下来、传承下去倒是基本可以实现。不过,近几年来,村庄多多少少受到各种问题的冲击,如农村老龄化空心化、春节形式化过场化。原本可以从容用“掷彩门”等活动庆祝的传统佳节,也变得匆忙而应付。能在同一时间被组织起来参与、观看这一项目的就变得愈发艰难了。中老年人负重前行,仍在“艰难”地参与到这一项非遗活动中,这其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担当,也有对于现实状况的无奈。于年轻人而言,在宝贵的春节假期中,愿意将时间、精力花在“掷彩门”上的,已经变得非常难得了。而于这一相当有“技术难度”的项目而言,没有足够时间、精力作为保障,是很难以做出一定水平的。
(三)参与人群狭小
从化区“掷彩门”项目的参与人群,大体上是两个群体,一是相关村庄的村民(并非全部村民,从参与的稳定性、持续性而言,中老年成了较为常见的主体),另一则是旁观的人员,其可以是本村的,外村的,甚至是怀着猎奇目的而来的观众或游客。显而易见,当地村民自然而然地起到了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作用。但这个群体相对封闭,一般地来自于同一个村庄,而且很有可能来自同一个家族。按照惯例,一个村庄的“掷彩门”活动,基本只能够被排上一天。如,某日是A 村,之前之后的其他时间则被“分配”给其他村了。在A 村掷彩门的时候,参与的、旁观的多是本村之人,其他村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热忱参与;轮到其他村“掷彩门”的时候,情形也非常类似。这种项目参与局限在狭小范围内,除了沟通成本较低、组织效率较高外,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较为明显的缺陷就是,村与村之间、地与地之间,很难实现沟通、切磋、研究,加之展示的时间本就非常短暂,可谓时机稍纵即逝。常年累月,这项技艺的操作水平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久而久之,依靠内在驱动力推动这一非遗项目传承、改造、创新也就愈发难以实现。
三、“掷彩门”的保护传承策略
(一)形成共识,营造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
没有列入的时候,这一非遗项目,基本处于较为“自然”或半自然的状态。它自由地存在于从化区的各个乡野、传统地呈现于春节至元宵节前后。列入“非遗”名录以后,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这种自然、自发的状态,而应该是有组织、有预设、有愿景的。让非遗项目从乡野民间走出来,让更多人熟悉了解,在更大范围创造看非遗、爱非遗的浓厚氛围,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好非遗项目创造条件。[6]当然,它的前提是要达成共识。党和政府(尤其是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当地“村两委”、村民、非遗传承人等都应该达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表现在:其一,掷彩门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不再是“自家”的小事,已是本地区的大事;其二,掷彩门的传承不是传承人个人、本村村民的责任,而是共同的使命与担当;其三,党和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给予正确的引领、充分的支持和应有的保障;其四,掷彩门的传承应该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形成完整的规划,并按照规划完整地落实;其五,掷彩门活动可以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它能更好的、更广泛的、更深入的存留于人民群众之中,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其六,掷彩门拥有被进一步改造的良好前景,甚至有成为体育赛事项目的潜质;其七,掷彩门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繁荣有着非常重要且难以取代的作用。只有形成了这种共识,各方才有进一步共同协商、携手推进的动力。
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掷彩门活动被更为广泛的各个领域的人士研究和探讨,集思广益,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掷彩门在各个场合被隆重地推介,让群众更为容易接触和认识这一项目;掷彩门活动的宣传推广可以覆盖到更加广泛、更加立体的媒体,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掷彩门活动应该走出“计划”式、列表式的各自呈现,应该有更为广泛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声势。这种氛围的营造,有来自党和政府的引领,各个村落的支持,学者专家的研究,传承人的推广,村民的参与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形成氛围后的掷彩门活动,将赢得更好的生存境遇,并以此为契机,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深入研究,走出各自为政的困境
将目前的掷彩门活动界定为“各自为政”,大体是恰当的。它虽在全区各个街镇、在许多村落都有分布,但是一般各村各有参与人群,各村具有独立时段,各村各管各的,各村也极少关注其他村的。这种各自为政,既妨碍了参与人群之间的必要交流,也遮蔽了进一步智慧碰撞、改革创新的前景。为此,十分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这种研究主要包括:其一,各方系统研究梳理掷彩门的文化精髓,形成对这一项目历史文化意义的更加全面认识;其二,各方研讨这一项目现行规则、程序的异同,在研讨之下,形成对其现状的更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为形成更为统一的操作规程奠定基础;其三,参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抢花炮”项目,组织各方(尤其注重邀请从化区九所高校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高校的相关学者、民间文化学者)对该项目进行体育赛事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讨,争取让“赛项版”掷彩门在小范围内试验,在调整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其渐次成为在当地中小学甚至高校具有推广价值的体育类、文化类课程,甚至在当地的运动会上成为赛项,当然,传统与现代稳定的文化交流中,民族传统项目的体育化发展必须保持民族传统特色[7];其四,根据掷彩门的发展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使得这一项目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人民群众祈愿新年幸福安康的文化内涵,又能让它走出狭小天地,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和更大范围的传播。
(三)不断推进,彰显文化活力与魅力
达成共识、营造氛围,加强研究、走出困境,之外还需要对这一项目不断推进,巩固来之不易的局面。这种“推进”包括各个层面:其一,推进掷彩门更为广泛地贴近人民群众。“非遗源于民间,更要回到民间。”[8]让掷彩门走出各个村庄,走上更开阔的道路和更宽广的舞台,让它有机会被越来越多人们认识和喜爱。这种“走出”大体上又可以分几种,可以是真的走出去,即作为表演团队去各地进行表演,直接呈现给当地的群众;可以是邀请一定级别媒体(主要是电视媒体)进行推介,让这一活动在更大范围的电视观众中传播;更可以自发地用自媒体或借助有影响力的商用自媒体进行传播,让它走出自我的局限,更好地交流、碰撞中提升。其二,推进这一项目赛项化改造的真正落实。在经过专家学者论证研究确实可行,经过小范围试验确实可以操作,在小领域进行大胆尝试确实具有效果的前提下,组建专业的团队进行积极改造、整体推进。它需要整合力量,改造时让这这一项目既能承载传统意义祈愿新年吉祥如意的寓意,又能更好地适应在赛事上进行开展和交锋,使其具有文化内涵、清晰程序、明确规则、精彩看点等。它需要协调关系,让改造的过程积极顺畅,改造的成果精彩高效。这就需要非常广泛地吸引各方面的人才,掷彩门传承人及村民为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把关,体育专家为改造的可行性、专业性把关,域内高校、中小学可以保障能在小范围内试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足够支持并在试验有效果的情况下推动更大范围的赛事组织。其三,推动这一项目更为规范、更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在它兼具非遗项目和体育赛事两个鲜明定位,且能并行不悖、相互促进时,可以在更加明确、深入的推动下,使其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现代文化之中。[9]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总结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化体育赛项二重身份兼而有之、互相促进的经验,使这种成功的经验在更大范围起到作用,助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