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的梳篦意象研究
2020-01-18王薇
王 薇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梳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梳理工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学术界大多将梳篦视为一种生活用品研究它的功能性,却忽视了它的文化含义。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梳篦”作为一件生活用品,非常高频率的出现在唐诗宋词中。本文在梳理唐诗宋词中出现的梳篦意象基础上,试图分析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作者描写的艺术手法,以期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
一、何谓“梳篦”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1]1,无故不能剃发,对头发很是重视。“甚至在满清入关之后,为了反抗剃发的命令,许多人不惜抛头捐躯。”[2]于是头发的打理便成了古人生活中的日常,也因此产生了很多打理头发的用具,其中,梳篦便是最常用的。梳篦,又称“栉”,《说文》:“栉,梳比之总名也。”[3]1梳,是经过数千年不断发展变化到现如今的一种梳顺头发的工具,梳子的梳齿比较少并且相隔比较远;篦齿的密度比梳齿密度大,所以一般用来篦除发垢。关于梳篦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首先据高承在《事物纪原》中写道:“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疏通之意”[4]34;还有一种说法是梳子是轩辕帝的王妃方雷氏受到鱼骨的启发而发明的。不过根据出土文物或者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梳子出现在距今六千年以前的史前社会时期。那个时期梳篦作为一种梳妆工具,讲求的是实用性,是用来整理头发,固定发型以便不影响生产劳动的一种工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梳篦的作用也不断发展,梳篦的制造工艺也不断完善,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梳篦,梳篦也从理发用具一跃而上变成立在妇女们头上的发饰之物,并且逐步发展为中国古代女子“八大发饰”之一。到了现当代,梳篦的作用更加大了,甚至在某些地方的婚俗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江南多地,如安徽,依然保留着女子出嫁前邀请媒婆替她梳发,以祈求关于婚姻生活的好兆头。
二、唐诗宋词中的梳篦
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比较含蓄,讲究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我们不难发现在唐诗宋词中存在大量运用意象的情况,成为一种补充作者表达的手段。“梳篦”最早出现在两汉时期的文章中,只是那时候“梳”写作“疏”,“篦”亦用作“比”。到了唐宋时期,根据《全唐诗》和《全宋词》的记载,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梳篦出现在诗歌中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理发工具,还包含了作者蕴藉其中的深切意义。
梳篦在唐诗宋词具有以下几种意象:
(一)思念之情的化身
在古人看来梳理头发是一件大事,梳篦依托自身可以梳拢三千“情丝”的特点,成为表达思念和孤独之情的一大意象,尤其是对于闺阁怨妇而言。
这样的诗句存在不少,如唐开元年间的张说创作的《三月闺怨》中的“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三月闺怨》当中描写了三月末一位女子独守空房,她的眉宇间凝结着忧愁,鬓发也没有心情梳理的情形。正所谓“女以悦己者为容”,因为独守空房思念至深而无心梳妆。南平孙光宪写的《浣溪沙》“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描写了一个对镜流泪,自伤罢妆的思妇形象,表达的是浓浓的思妇春愁。岑参《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诗人看到月,看到云都想到在家中的妻子,想到她新画的眉毛,新梳的发髻,正所谓达到了一种看月不是月,看云也不是云,眼前景不再是眼前景,而是心头之景。与之类似的还有刘元淑《妾薄命·自从离别守》中“彩鸾琴里怨声多,飞鹊镜前妆梳断”和温庭筠《忆江南》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等等。
(二)爱慕之情的信物
中国古人是十分含蓄的,不习惯直接用语言去传达情感,于是便要借助于一些物品,比如送红豆来寄相思,与之类似的梳子,也因为自身梳理三千情丝的特性,成为传达爱慕之情信物的首选之一。在唐诗宋词中,用梳篦象征着爱情的诗句有很多。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南歌子·凤髻金泥带》中用了“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一句来形容当时一位新婚的女性在婚后与丈夫讨论妆容的其中一个场景,这里完全是细致的描写女子上妆的场景,而梳发都作为与丈夫增进情感的物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梳篦事传达爱情的信物。与之类似的还有吕胜己《鹧鸪天·日日楼心与画眉》中的“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蓖”,这些都是关于梳子传达爱情的的诗词。
在宫中,梳篦也会成为赏赐品,由君王赏赐给宫人,梳篦作为赏赐物品在中国古代很是流行的,在唐代已十分普遍,王建《宫词》“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这里就可以看出梳子已经初步具有了赏赐功能;元稹《恨妆成》中的“满头行小梳”,花蕊夫人的“斜插银篦慢裹头”,辛弃疾《鹧鸪天·和陈提干》:“翦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系。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都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女子头插梳子的盛行情况。梳子在这里正式成为女性发饰的代表,也成为女性身份的象征,这也促使它进一步成为象征男女爱情的信物。
(三)惆怅之情的传达
古时候的文人因为仕途失意,现实的痛苦从而变成了创作的源泉。当年事已高,满鬓斑白的时候,每次梳头看到自己满头华发,在联想到自己生平不免会引发哀叹之音。古人很注重头发,尤其是为“白发”的惆怅之情,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可以有力的证明古人对“白发”的态度,因此对镜梳头时看到自己白发苍苍,难免思绪万千。在《全唐诗》中仅白居易一人因梳头而引发惆怅之情的诗作多达15 首,包括《新秋晓兴》的“拂镜梳白发,可怜冰照霜”,《白发》的“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白居易一生创作3840 首诗,其中收入《全唐诗》共489 首,在这489 首中与梳篦相关的多达31 首,其中表达惆怅之情的更是占一大半。如《新秋晓兴》“拂镜梳白发,可怜冰照霜”这句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新秋的一个早晨醒来,看着周围的景色,想起自己的生活的苦况与壮志未酬,在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华发已生,忽然感到无限的惆怅悲凉。
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曾写过《白发叹》“发白晓梳头,女惊妻泪流。不知丝色后,堪得几回秋。”讲到诗人自己早起梳头发现自己长了白发,想到年华易逝,不禁伤感,与之类似的还有窦巩《代邻叟》“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残阳”和白居易的《沐浴》“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不仅仅是男人有惆怅之情,女人也有,而且这种惆怅之情会更是深厚,甚至演变为悲伤。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首词是写在词人中年孀居后,与一般的闺怨词不同,这里的失意惆怅程度更深,惆怅意境浑然一体。
(四)闲适之情的寄托
梳头是一件日常之事,且头部是“诸阳之首”,人体的十二经络和七经八脉也都汇集于此。在医学养生上,每日多梳头可以缓解头痛,治疗失眠,耳聪目明。本身就具备养生功能的梳篦,人在梳头时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闲适之情。
在唐诗宋词中用梳篦寄托闲适之情的诗句也有不少,如唐代丘为《湖中寄王侍御》的“终年不向郭,过午始梳头”,此篇记载的是作者泛舟湖上的休闲时光。因为梳头大多发生在晨起后,但是作者却过了中午才开始梳头,足可见他的悠闲自在,闲适之情溢于言表。除此之外,还有张籍《采莲曲》“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这两句描绘了采莲女的打扮,生活气息十足,透露出了很浓的江南悠闲的情调。张志和《渔父》有“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诗句。张志和所作的《渔父》五首影响很大,曾经与张继的《枫桥夜泊》并列进当时的日本教科书,这首《渔父》就描写了张志和安史之乱后隐居山林,泛舟垂钓,不再理会时事的隐逸生活。全诗都透露出闲情,尤其是“闲梳鹤发对斜晖”一句,一个“闲”字,就奠定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渔父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梳着白发,看到这样的画面闲适感扑面而来。闲适之情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喜悦之情,心情放松时候自然会开朗豁达一些。
三、唐诗宋词中描写梳篦的艺术手法
“梳”发展到现在意思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在词性上或者作为名词或者作为动词。“梳”属于形声字,根据《说文》段注里的解释“梳,所以理发也,从木,疏省声”来看,“梳”的本义都是用作名词的,也就是梳子。后来逐渐演变为动词,也就是梳理头发,鸟兽梳理羽毛的意思。“篦”的用法较为复杂,但也只这两种词性,但是作为名词的“篦”不仅仅是理发用的“篦”,还作为一种治疗眼睛的器械出现,如杜甫《谒文公上方》:“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等,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需要多加注意区分。总的说来,梳篦在唐诗宋词中基本都是这两种用法,直接作为名词梳篦出现,或者作为动词,利用梳头发的动作加以表现,因此在修辞手法上,主要有两点,比喻、拟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法不常用,如白描手法的应用,如罗隐的《白角篦》整首诗都是对白角篦进行描写,对白角篦的外观、颜色、功能都有了详细的介绍,虽然我们不曾看到罗隐口中的白角篦,但是从他的文字中,我们对白角篦也有很直观的感受;还有借代手法和组诗等。
(一)比喻
唐诗宋词中比喻手法的运用数不胜数,关于梳篦的比喻大量存在。如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此处的运用很是巧妙,将黏头发的梳子比喻成涂了胶水一般。古人的见识面比较狭窄,不知道摩擦生电的道理,于是采用比喻的写法写出这种对于他们来说“超自然”的现象,十分的精炼有趣。
李之仪《鹧鸪天》“烂霞梳晕带朝阳”,李之仪是北宋词人,苏轼的门人之一,他素来以尺牍出名,也比较会写诗,这篇《鹧鸪天》便是描写芍药花的佳作,此句“烂霞梳晕带朝阳”描写的就是芍药花的颜色,说明芍药花的颜色娇艳欲滴,描写颜色用了三个意象,彩霞,晕光和朝阳,其中将晕光比喻成像梳子一样图案的晕光,结构上既与整句形成对仗,内容上又有所丰富,表达上更加形象生动。
吕渭老《水龙吟》“曲门自有,菊金芳砌,月篦浮栋。”词人是南宋时期的,生卒年不详,关于他的相关介绍也比较少,但是《水龙吟》这个词牌是相当常见的,这首《水龙吟》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里将月亮比喻成篦子,悬浮在天上,像屋顶上的梁栋一样,非常形象的写出了月亮的形状,也突出了此时的美景。这些诗词主要的都是将难以想象的景象变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常熟悉的事物,以此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令人遐想。
(二)拟人
唐诗宋词在梳篦的相关描写中,拟人手法运用的较比喻更多。
如有孟郊的《秋怀》“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孟郊因为所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遭遇,习惯用一些奇崛的语言,如此句中的“冷”“破”“峭”,“秋天的深夜,劲峭秋风袭人,入骨寒冷。”“‘梳’字符合风的流动形态的特点,也写出了从头到脚彻骨寒的感受。”[9]诗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秋风扫过,就像人用梳子扫过一样,描写的是寒冷寂寥的秋景,反映的却是内心的悲苦、凄凉与愤懑。
张先《定风波令》“碧玉篦扶坠髻云”,一句由“碧云篦”发出的一个“扶”的动作,赋予了篦以人的动作,古人常常梳很高的发髻,此时便需要用篦或者发钗加以固定,这里张先就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述了这一现象,仿佛是碧云篦紧紧地扶住了头发;这里是让梳篦承担人的角色,模仿人“扶”的动作来进行描写。像这样用模仿人行动的方式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罗隐侧面利用“梳”这个动作来为其他事物附着上人的特征,曾在《绝境》中写道“水梳苔发直,风引蕙心斜”,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十分宁静恬淡的自然风光景色,水流动时,石上的青苔被水流冲得直直的,百草抽蕙开花了,被风吹得偏斜了。这里将水流动时候的状态比喻成梳子的梳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田园生活描绘的令人十分向往。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李贺《新夏歌》“三月摇扬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贯休《商山道者》“多傍松风梳绿发,只烧崖药点黄金”;贺铸《簇水近》“一笛清风弄袖,新月梳云缕”;韩元吉《减字木兰花·风梳雨洗》“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孙惔《点绛唇》“烟洗风梳,司花先放江梅吐”。
四、结语
本文旨在探究唐诗宋词中的梳篦意象,大体上分为两点,梳篦意象的内涵:主要分为四个小点,分别是思念之情的化身、爱慕之情的信物、惆怅之情的传达、闲适之情的寄托;以及描写梳篦时所涉及到的手法,大体分为比喻和拟人。文人们对梳篦的关注,对梳篦的描写,渗透了他们的情思,体现了他们的情怀。可以说梳篦在唐宋时期是体现文人世界的重要意象,很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