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和《瓦尔登湖》之比较研究
2020-01-18何春晖
何春晖
(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自然”从广义上看,包括整个客观物质世界,其中包含人类社会。从狭义的角度上看,具体是指自然环境,包括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等各类自然事物。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大多只是当作背景,起到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但是在《瓦尔登湖》和《桃花源记》中作者都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自然风光,独特的风景成为故事的主角。这与以前的作家们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从古至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自然主义的思想从很早就开始在文学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影响着众多文人的艺术创作。例如:东方从老庄哲学到陶渊明,西方从人文主义思潮到文艺复兴运动。东西方对自然主义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瓦尔登湖》与《桃花源记》的相似之处
(一)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
文学作品创作的灵感大多来自作者的现实生活。陶渊明虽然生活清贫,过着朴实简单的日子,但是他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他寄情自然、返璞归真,诗意地栖居在大自然中,并且主动拥抱自然,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六朝的文坛盛行绮靡之风,作品大多以精巧的构思和华丽的文采去讨取高门贵族的欢心。而陶渊明的诗文,虽然偶尔也有华丽的诗句,但大部分作品都是平淡朴素的风格,这与当时流行的诗风格格不入,很难被当时的人们所欣赏。
美国著名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一个人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点点滴滴,文章行散而神不散,描写了他在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在大自然的熏陶下,他思考着人生,探索着宇宙的真理。梭罗为什么会创作出如此清新脱俗的文学作品呢?除了自身的经历、家庭的背景,当时美国的社会大环境对他也有重要的影响。《瓦尔登湖》这部作品透露着梭罗对当时美国逐步走向工业化这个进程的反思。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迁——由农业时代转型到工业时代。工业化的步伐在加快,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改变。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开始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人类贪婪的目光开始对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的后果最终还是会发生在人类自己身上。作品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就是回归自然,去过真正的生活。反观中国,从改革开放到今日,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在快速增长,但是人口基数大,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国崛起之路伴随着历史的阵痛,需要不断地探索、寻找转型的机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人们在享受这些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便利的同时,生活节奏在加快,压力也在变大,很难再有人会抽出一段闲暇时光去欣赏夜晚的星空和山间的明月。《瓦尔登湖》和《桃花源记》中的美景已经不能再吸引世人的目光,让人为之惋惜。“房奴”等社会新名词开始出现、大数据时代开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类逐渐沦为工具的“奴隶”。社会危机下,学会和自己独处,学会和自己对话,释放心理压力。在追求高科技、现代化带来的快感时,不应该忘记生活的本义。
(二)意境的相似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概念。“意境”这个大的概念是由几个小的部分构成的,其中包括景与情这两个维度和创造想象的一个空间。“境”这个部分又可以继续细分成两个小部分,其中包括虚境和实境,再往下细分,又有三种不同类型,下面就通过作品中具体的例证来解析:
1.景中藏情式
在这种意境的展现手法中,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用画笔一点点勾勒出生动形象的场景,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引进自己提前设计好的场景,却不露出刻意的痕迹。这种艺术创作手法非常高超,效果比直抒胸臆的手法更加能够打动人心。
例如《桃花源记》的开头几句话,渔人忽然看见远方的桃花林,走了几百步,鲜花和小草近在眼前,秀丽的风光扑面而来,渔人感到非常的惊诧,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美景就想去探个究竟。陶渊明仅仅用寥寥数笔就表现了渔人初次见到桃花源的欣喜若狂之情,勾勒出了这个与世隔绝之地的神秘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陶渊明创作了《归园田居》,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也创作了一章《雨中田园》,两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梭罗写道:“偶尔我到松林里漫步,它们好像高耸的庙宇,又像整装待发的舰队,树梢像碧波般此起彼伏,还像涟漪般熠熠生辉。”[1]作者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把整个自然界都写活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这番美景的喜爱之情。他对瓦尔登湖松林的热爱溢于言表,没有什么能阻挡他追寻自然之美的脚步。品读这两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对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有启发,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不仅要学习这种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美的精神,而且要学习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不要被生活琐事束缚手脚,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不能忘记脚踏实地地走完每一步。
2.情中见景式
直抒胸臆是这种方式的体现,作者不需要直接描写景色,风景却可以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桃花源记》中村里的人非常热情地用丰盛的家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这处细节表现了桃花源中淳朴自然的民风民俗,侧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这种淳朴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桃花源里的人们与外界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的距离。读者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对当时的朝廷政治形势非常不满,但是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能通过手中的笔,在创作的诗词中来赋予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自己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瓦尔登湖》中《村民》一章中写了梭罗和村民日常交流的闲言碎语,梭罗非常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似乎早已经成为村中一员。他经常在湖上垂钓,仔细观察着一年四季中湖水的涨落变化。作者直抒胸臆,没有直接描写美丽的湖水,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3.情景并茂式
这种手法是上面两种形式的综合表现,描写风景和抒发感情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形成互相交融的最高境界,提升了整个文学作品的思想境界。
《桃花源记》中用一段话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男女老少都在各自的领域努力着,一幅非常温馨舒适的生活画面,一切井井有条、丝毫不乱。桃花源中男女老少和谐生活的美好场景,没有外界的剥削和压迫,没有残酷的政治斗争,这份安然和宁静正是陶渊明所苦苦寻找的理想之地。梭罗自从独自踏进丛林中就享受这份静谧的生活,他认为独处是快乐的,这些思绪充满了身心,飘来的雨丝仿佛是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与梭罗互诉衷肠,场景和情感已经融为一体。
(三)艺术风格的相似
梭罗和陶渊明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但是在当时社会并没有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他们的作品不受重视,很少有人过问。因为梭罗和陶渊明的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意识比较超前,已经超越了当时所处时代的大众思维模式,很难被当时的人们理解和接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梭罗和陶渊明拥有超越常人的眼光和超凡脱俗的才华,能够跳出当时社会的条条框框去思考社会和人生,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性。
教育也应该“回归自然”。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现在的学校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唯分数论”成为压垮许多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家长、学校、社会的外在压力像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在逐渐膨胀。学生原本的兴趣和内在动力被这些外在的压力消磨殆尽。过去是以老师为中心,现在应该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应该关注学生个体本身的成长变化。
(四)生活方式的相似
辞官归隐、隐居山林的方式看似在度过闲暇的时光,其实作者并没有消磨时光、消极处世,而是以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哪怕身边只有湖水和树木,作者心中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心灵在自然中获得了释放。这种思想来源于积极融入自然的生态的极简主义生活哲学。陶渊明和梭罗对自然界都观察地细致入微,不放过一点点的细节,一点轻微的动静,看似寻常的行为都能与他们的自由灵魂碰撞出无数思想的火花。
二、《瓦尔登湖》与《桃花源记》的不同之处
(一)《瓦尔登湖》的独特之处
《瓦尔登湖》侧重于对湖及周边风景的描写,而《桃花源记》侧用于对神秘的桃花源的描写。两篇作品描写的具体意象不同,但是文字中都透露着哲理的光芒,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从《瓦尔登湖》中看出,作者提倡简化的生活,不要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梭罗认同“无政府主义”,在《无尽的苦役》篇章中梭罗批判了丑陋的黑奴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生活必需品》章节中,梭罗认为几样工具就可以生存:一把刀、一把斧头,一把铁锹,一辆手推车,就足够了。对于勤学好问之人,再加上灯光、文具,几本书,就可以满足第二需求。梭罗将自己彻底地融入大自然,与自然成为朋友。梭罗反对过度对大自然的开采和掠夺,反对过度的工业化进程,认为人类无限制的索取已经远远超出了本身的需求,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可逆的生态破坏。提倡回归自然、回归本心、回归传统,获得解脱,不要在生活的泥潭中做无所谓的挣扎。梭罗的文字透露着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主张发挥个人价值的作用,提倡个性的解放。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追求民族独立的精神,对后来的甘地、曼德拉等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生态环境学的角度去思考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越来越重要。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两者彼此相辅相成,互为依赖,谁都不能离开自然界独自生活。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人人有责。倡导更加绿色、环保、科学的发展新理念,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桃花源记》的独特之处
陶渊明的“菊花”“酒”“南山”等诸多意象成为精神家园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陶渊明深受道家影响,寄情山水,在自然山水间表达自己的志趣。当时的社会盛行门阀制度,世途险恶,他却淡泊名利、旷达不羁,享受朴实简单的生活。《桃花源记》这篇作品借助武陵渔人的行踪叙事,将桃花源外的情景和桃花源内的场景做了鲜明的对比,巧妙把现实和理想串联起来,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这个美好的世界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外人发现桃花源到重新寻找桃花源,故事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在平淡中透露着一丝丝的神秘,可望而不可即,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探寻这个人间仙境。陶渊明的诗文表面上平淡自然,不施粉黛,看似浑然天成,其实仔细品味,在寻常处发现真意。外道内儒,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意蕴。
三、结语
大多数作者的创作灵感大都来源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中,因为在一个社会化的大环境中,人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很多事物之间都是彼此联系的。这两部文学作品都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描写大自然的美景中,而是借助自然生态环境的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透过这些现象,揭示潜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理,对现代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价值。比如:保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家园非常重要,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宝藏,我们如果不好好珍惜、随意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生活心态方面,我们做人做事不可以太急功近利,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欲望不择手段,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放平心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步地前进,不可好高骛远,只为满足眼前的利益,而不从长计议。在经济发展中,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在现代教育中,更是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客观规律,切忌拔苗助长。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桃花源和瓦尔登湖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在追寻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找到无穷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