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思考

2020-01-18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知青博物馆文化

唐 凌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知青运动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强大的力量,对一代中国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创建知青博物馆,以纪念发端于50余年前的上山下乡运动。同时,以这种方式,打造文化特色,增强文化竞争力。知青博物馆的创建,既涉及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相互关系,也涉及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探索与把握,值得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

一、知青博物馆创建形式

目前,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建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知青博物馆。该馆从2005年起开始建设,展馆占地总面积9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790万,馆藏文物9700件,收集知青照片及资料13000余件[1]。内容共分六个部分:共赴北大荒、闪光的青春、浴火凤凰、苦涩的记忆、大潮落去、两地情。展馆的主要形式除版面文字、图片外,还有图画、场景、雕塑、文物等。主要特点是以真人真事为主,所采用的资料皆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字材料,大多是知青们撰写的回忆录。当年,京、津、沪、浙、川等各省市共185万知青到黑龙江插队,该馆反映一代热血青年在党和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为党和人民承担了历史责任。他们与天斗,与地斗,奉献了青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自身也受到了艰苦的磨炼。2009年,该馆迎来第一批参观者[2]。

延安曾接纳过28000多名北京知青,其中包括习近平、王岐山、路遥、史铁生等知青。此外,还有来自其他各省市的知青和本地的知青也到此插队。可以这样说,延安因其蕴藏深厚的红色文化而成为知青向往的圣地,政府也因此将其作为安置知青的重要场所。从2012年开始,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副会长、陕西收藏协会集报专委会主任、宝塔区收藏家协会主席高明亮投资百余万,开始创建延安知青文化展览馆。他先后拜访过20多位省、市、区领导,联系了200多位知青和藏友,最终收集2000余件珍贵史料和物品。该馆展以地方知青、北京知青、全国各地知青为三大块内容,将有关知青的政策、照片、书报刊、宣传画、影视资料、生产生活、工作用品汇集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知青岁月。2013年4月27日,该馆向社会开放。如今已成为延安重要的文化设施,到此参观的人越来越多[3]。

广西柳城县于2012年4月创建了知青博物馆。该馆属柳州市首批“博物馆群”单位、广西文化厅“百家博物馆建设项目”单位。2014年8月,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柳城县计划投资30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为350万元,对知青博物馆展厅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征集和充实了馆藏资源,改善了博物馆的展陈和参观环境。升级后的知青博物馆与县、市内外其他博物馆相较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以展厅序厅、中国知青历史文化展区、柳州知青展示区、柳城及洛崖知青展示区、中心造型区和知青影响力展区等六大板块组成,主要收藏陈列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广大知青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工作生活中接触及留下的各种纪念品、文件资料、生产工具以及生活用品,其中近一半的文物为知青所捐赠。该馆重点展示400多名在洛崖公社插队知青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时,也联系实际对全国的知青运动进行对应展示与评析。现在,柳城县知青博物馆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4]。

公开报道的知青博物馆还有:海南农垦博物馆、云南东风农场(知青)博物馆、安徽黄山知青部落、福建漳州市长泰知青缘博馆、广东佛山三水迳口知青会馆、河南省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黑龙江北大荒博物馆、江苏南京知青记忆馆、江西井冈山知青纪念馆、江西九江共青城创业史陈列馆、辽宁盘锦市知青家园知青岁月博物馆、内蒙古兵团知青馆,等等。

由此可见,当前全国各地都涌现出各种形式的知青博物馆,有的由当地政府创建,有的由生产主管部门创建,有的由私人投资创建。有的专门展现知青的历史,有的则与农垦系统其他建设者的奋斗史同时展现。名称除知青博物馆外,还有的称“记忆 馆”“陈 列 馆”“主 题 馆”“部 落”“缘 博 馆”等,目的都是为了保存历史记忆,传承知青及其同伴艰苦创业、奉献青春,报效祖国的精神品质,促进现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尽管这一工作尚处于启动阶段,但是,它所具有的引领性和开创性,以及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意义,表明其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潮流,浩荡前行,不可阻挡。

二、创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必要性

从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实际和知青博物馆创建的长远目标来看,加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应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所谓乡村知青博物馆,主要指建在乡村,乡土味浓厚,个性突出的知青博物馆。

加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是全面反映知青历史的需要。中国大规模的知青运动历时十余年,在此过程中,除少部分知青加入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场,开展有建制的生产活动外,其余大部分知青均由当地政府组织,分散到各公社和各生产队,以“插队”的方式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地政府从有利于管理的立场出发,通常将知青安置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较好的村庄,这些村庄自然成为知青运动的主要载体。不同的村庄由于位于不同的地区和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地知青的插队历史也就呈现不同的情景。通过创建乡村知青博物馆,就能将各地知青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从而使知青运动的历程得到全面的展现。

加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基本实现。为此,提出了多条实现的路径,其中规定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知青博物馆的创建,不仅可以提升农耕文明,而且还可以使乡村获得新的资源,探索出新的扶贫发展道路,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加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是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需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与乡村振兴计划密切相关,但是工作重点和措施却与后者有所区别。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古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国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分级和分类保护的策略。一方面,为了保存农耕文明,留住乡愁;另一方面,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创建乡村知青博物馆,无疑可以使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获得强有力的动力。

加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是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交融的需要。城市和乡村是社会结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其各自的功能既有不可替代性,又有互补性。知青博物馆无论在创建还是应用、管理层面,都会架起连接城乡的桥梁。当这一工作普遍推广,成为一种社会业态的时候,城乡交融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大提高,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加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是知青反哺乡村的需要。几十年前,知青在农村插队,朴实善良的乡亲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生产和生活方面都给予知青许多关怀与帮助,使知青备感温暖,迅速消除了不安和不适,进而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了可贵的人生经验,为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后,当年的许多知青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或多或少拥有一些社会力量。如今,通过知青博物馆的创建,可以调动知青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依托博物馆开拓文化和经济领域,创造乡村发展机遇,以自己的知识反哺乡村。

三、潇贺古道上的岔山村知青博物馆特征

乡村博物馆创建,一些地方的经验值得借鉴。广西贺州市富川县岔山村建立的知青博物馆,可谓一个成功的范例。岔山村享有“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的金字招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知青运动蓬勃兴起之际,近100名梧州和贺县(现为贺州市八步区)等地的知青到岔山村插队。与中国许多传统村庄一样,岔山村也打上知青运动的烙印。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国家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战略,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

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017年5月,村里建起了知青博物馆,并向社会开放。这个知青博物馆的场地是两间民房,面积近100平方米。主要展陈当年在该村插队知青的照片、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书籍,以及他们当时所写的一些日记,后来所取得的一些工作业绩等[5]。事实证明,知青博物馆的创建,不仅提升了该村的文化品位,而且增加了新的旅游资源,培育了更多的商机。如今,每年到岔山村旅游的人数已突破10万人大关。2019年7月,广西共有11个村庄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岔山村便是其中之一[6]。岔山村知青博物馆是广西甚至是全国创建较早的一个民间博物馆,回顾其创建的过程,不难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由农民自发创建的知青博物馆。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到此参观的游客尤其是当年知青重温激情岁月的需要。

第二,它依托著名的潇贺古道而建。潇贺古道是农业时代的交通动脉,知青运动的历史与古道的历史相互支撑与融合,对游客具有较大吸取力。

第三,农民用“古道—村庄—知青博物馆—美食”的旅游模式,把这个藏在深山的岔山古村打造成一条古道旅游商业街,重现经济繁荣,旅游扶贫走出一片艳阳天。古道和知青博物馆借助古村旅游经济的力量,得以保护与维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古戏台重建、百年古井挖掘、兴隆风雨桥修缮等工作也取得突出的成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乡村知青博物馆创建要凸显个性和提升文化竞争力

创新是任何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探索。但是,无论如何,只有凸显个性,围绕提升知青博物馆的文化内核及文化竞争力下功夫,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笔者1973—1975年在宜山县(现为河池市宜州区)洛东公社(今洛东镇)大曹村插队,与村民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度过了艰难的却又是对人生很有意义的时光。洛东公社所接纳的知青主要来自柳州、宜山、洛东水电基地和河池等地。离开农村后,知青们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工作,但是,当年在一起插队的缘分,使大家建立起难以割舍的联系。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大家经常在一起回忆蹉跎的知青岁月,交流工作、生活体会和人生经验。其中不少人多次结伴回到插队的村庄,拜访乡亲们,寻找当年生产和生活的印迹。他们带回来的照片、信息以及评论,从不同的层面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当年插队的村庄及农业社会。

宜州和洛东镇都蕴藏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对带动知青博物馆的创建非常有利。宜州市区位于庆远镇。庆远镇历史上是桂西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与之相距约20公里的怀远镇,曾是桂西北地区的商业重镇,目前还存有码头、骑楼街、商号、会馆、古官道岩画、翔鹭纹铜鼓、三界庙和大观寺古建筑等名胜古迹。潮州会馆是当年红七军军部驻所,存有红军标语、漫画。近年来,宜州投入1600万元修复怀远古镇[7]。目前,古镇的房屋都恢复了历史原样,街道的青石板路得到了加固,两旁的商铺修缮一新,功能得以强化,而建筑风格依然保持传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繁荣的商业经济,使之成为很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宜州和洛东镇之间,还有一些颇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色,或者是蕴含独特社会意义的遗址。例如,屏南乡的枫树林,近年就被当地民众开发为一个旅游景点。深秋时节,泛红的枫林与群山和田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让人赞叹不已。土桥水库是当年知青长年奋斗的地方,洒满了汗水和泪水。洛东镇附近的水电基地,是“三线”建设的产物。如今,许多工厂虽然倒闭了,但是留了一些重要的遗址,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历史印记。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知青博物馆创建工作,可以选择许多模式。

首先,将知青博物馆建在怀远古镇,作为古镇历史文化的一个部分。古镇周围的乡村当年有许多知青插队,同时,古镇当年也是知青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里建立知青博物馆,很能引发知青的怀旧情感,并能获得民众的支持。这里的商业设施历来相对发达,人流、物流也历来相对强大。知青博物馆的创建,既可如实记载新中国建设初期怀远古镇的历史,又可利用知青博物馆增强商业功能。鉴于知青博物馆主要供人们参观游览,因此,还应尽量与会馆、三界庙和大观寺等文化设施结合在一起。

其次,将知青博物馆建在靠近乡村旅游景点的地方,与这些景点形成相互支撑的关系。宜州市区和洛东镇之间的屏南乡枫林自从被当地村民开辟为一个旅游景点后,道路得到了修缮,停车场、农家乐、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创建知青博物馆,很容易获得农民理解与认同。实践使当地村民清楚地认识,枫林只有深秋时节才是最美的,也最有吸引力。平时,要让游客们来到这里,必须使景区具有更多的旅游价值。

再次,将知青博物馆建在水库或者靠近水库的村庄,使之与大自然有机融合。我国的假日经济越来越活跃,到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通过参观,可了解水库建设与知青运动的关系,使知青文化得以保存、流传。另外,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日益提高,水库基本功能已不再是单一的灌溉,而是养殖、观光等功能兼具。将博物馆建在水库或靠近水库的村庄,可实现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完美结合。

最后,将知青博物馆建在水电基地遗址,成为激发历史遗址活力的要素。基地的产权目前主要属广西水利厅。工厂停产后,一些厂房、礼堂、学校等被闲置。若引入民间资本,再将其建设成为周边农村服务的农业加工厂,或者是农业观光园区。知青博物馆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其作用也会逐渐有效地发挥出来。

上述模式,虽然只是理论方面的简单阐述,但是,沿着这些方向开展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措施,同时根据政府、文化企业和乡村的需求不断根据更新思路,调整方案,就一定能取得成效。

五、乡村知青博物馆创建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正确的观念是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确保知青博物馆立足的前提。因此,坚持展现知青在农村插队的正能量应成为办馆的基本宗旨。知青运动期间,由于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知青面临许多的人生挑战,插队时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会走一些弯路。但是,农村插队的经历,却使广大的知青深刻了解了中国社会,培养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同时也为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知青运动的主流。知青博物馆,要通过具体的事实,充分表现这一主流。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知青是新中国的一代建设者,是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实践的探索者,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

乡村知青博物馆是一种文化设施,其基本功能是存史、教化、资治。要围绕着这些功能设计主题,安排栏目,组织内容。“存史”,要求所有的展品都要真实可靠,有保存价值;“教化”,要求用感人的实例和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深刻的道理;“资治”,要求博物馆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具有启示性,能帮助政府和民众认清社会发展道路。

乡村知青博物馆通常以小型或微型见长。因此,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最能反映当地知青运动特点及其相关民俗风情的内容予以展现。努力凸显个性,以“特”为上。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的知青文化局面。同时,鉴于知青在农村的成长以及对农村建设的贡献具有一些共性,尤其是担任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拖拉机手,以及在共青团组织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需要在博物馆中重点予以展现。因此,必须深入挖掘资料,使之尽量丰富多彩。

乡村知青博物馆的创建主要依靠民间力量,不可能有充裕的资金和现代的技术条件。这就决定了馆内的陈设,应以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为主。事实证明,博物馆的魅力主要是文化,只要真正将这些资料中的故事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们了解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就一定会有吸引力,也一定会在知青运动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六、乡村知青博物馆创建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乡村知青博物馆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提升此项工作的水平,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必不可少。如前所述,知青博物馆要依托各种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有规划的,也是受法律法规保护的。因此,要把知青博物馆的创建与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等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找到博物馆创建的思路,也能获得政府力量的支持。

乡村知青博物馆不仅要保存历史记忆,还要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为形成合力,应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里,文化符号实际上是产品的标志。有了这样的符号,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会增强。乡村知青博物馆的文化符号,至少应包含乡村、青春、历史等三要素,而表现形式,则需要进行艺术的创造,努力做到简约、美观、独特、富有人文气息。显然,这需要引起全社会尤其是知青研究会的高度重视。

乡村知青博物馆创建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漫长的过程。要运用社会评价机制,促进此工作的开展。评价的指标,既有社会效益方面的,也有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的对象,除乡村民众外,还有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业投资者等。评价的主体,应尽量多元化,努力将社会的各种意见,反映在评价中。如此,就能运用评价这一杠杆,增强乡村知青博物馆创建的力量,使之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中国第一家知青博物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开馆[EB/OL].(2009-08-12)[2020-02-01].http://www.chinanews.com/gn/ news/2009/08-12/1815265.shtml.

[2]走访全国最大的知青博物馆,这张图片最让人揪心,你怎么看?[EB/OL].(2018-01-07)[2020-02-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914090710993347&wfr.

[3]延安建成陕西首个知青博物馆[EB/OL].(2013-04-26)[2020-02-01].http://www.shaanxi.gov.cn/sxxw/fx/23443.htm.

[4]赵品贤.洛崖“知青城”[N].广西日报,2011-01-25(08).

[5]富川知青博物馆 揭开尘封已久的记忆[EB/OL].(2017-05-01)[2020-02-01].https://www.sohu.com/a/137561228_365786.

[6]广西11个村落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EB/OL].(2019-07-31)[2020-02-01].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9-07/31/c_1124818602.htm.

[7]侯顺玉,兰翼.怀远投入1600多万元修复古镇[N].2015-12-22(03).

猜你喜欢

知青博物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知青岁月
博物馆
谁远谁近?
沉淀过的知青岁月是首歌——第一届长三角知青文化出版工作联席会议侧记
露天博物馆
把根留住
博物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