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纪之交关于语文教师素质问题的讨论述评

2020-01-18王随仁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整体素质教师队伍素质

王随仁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场全国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大讨论所围绕的中心是中小学语文教育。期间,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包括人文学者、教育研究专家、中小学教师、记者、作家等,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激烈的批评和争鸣。

因为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人们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问题也进行了充分的批评和争鸣。讨论中,人们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尖锐地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不高,令人担忧,是造成语文教学困境的重要原因;另一种是客观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种种束缚或无奈,理解他们的苦衷,为被严厉批判的语文教师鸣不平。

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观点主要有:

赵学谦指出,现在许多语文教师不会教语文。这个问题恐怕得从师范那儿开始解决。因为一篇课文拿过来以后,老师不知道哪些应当讲,哪些不应当讲。[1]25

卞幼平指出,语文各方面素养都较高的教师才可能真正教好语文,也才可能对学生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那种背不得多少华章,不太会写文章,只是在一二次公开课中“表演”得好的教师,我不认为是名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三百篇佳作的记诵(当然也有一张“铁嘴”),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应予强化。[2]

赵乔翔指出,语文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没有建设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关键原因之一。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既要有相应的学历,又要有过硬的汉语文功底和教育理论功底,还要有语文教学艺术创造和语文教育科研的素养,不以“教书”为职业而以育人为追求,这样的教师是可以超越现有体制、教材、考试等不良因素制约的,是可以教好语文课的,然而,这样的语文教师太少。[3]

王伟群的《我为孩子讨说法》中反映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和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问题,他们对一位有些缺点的学生不仅缺乏教育艺术,甚至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讽刺、侮辱。[4]

董时的《谁来关注孩子的心灵创伤》反映了哈尔滨一所乡镇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周某某被打伤的情况。而且,据记者了解,挨打不是个别孩子的遭遇。[5]

程一凡指出,目前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的高中语文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是一片空白,知识得不到更新,教学方法几十年一个样。有的由于条件的限制,甚至没有研究过大纲,没有订过语文书刊,难以获得新知识,借鉴新经验。有的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本身就不热心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整体水平不高。要结合当代教育的发展,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途径,学习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知识,加强研讨和实验,让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真正变“教书匠”为“专家”。[6]

钱理群认为,教师至少应该了解与自己教学有关的学术界的新成果,并且从语文教学自身规律出发,创造性地消化、吸收这些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语文学科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这跟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稳定性是相辅相成的。王丽认为,要做到以上钱教授所说的那样,至少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教师本身要有这种自觉意识,要主动地了解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新的学术成果;第二,教师本身要具备创造性地消化和吸收的能力;第三,要有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说,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而最后一点是前提。[7]

为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鸣不平的观点主要有:

齐大荣认为,谈到教师素质问题,有的同志说语文教师本来就应当是个爱读书、多读书的人,这话没错。但是,现在教师的担子有多重——课时多,有的要当班主任,整天守在学生旁边,回家要判作业,要做家务,管孩子,语文教师没有时间和条件充实自己。这个问题,如果单方面指责语文教师,恐怕是不太公平的。[1]26

张明莲指出,王丽老师文章里提到的关于阅读理解的四项选择题,我们学校的老师都很谨慎,都告诉学生:你这个也对,但你可要记住,一统考,你必须按着标准答案走。这么教法,老师们自己也觉得挺没意思,所以现在55岁以上的老师都不愿意教了,因为这个应试教育太可怕了。[1]26

王力今指出,现在的应试教育对老师是一种束缚。真正有水平的老师,他们的能力发挥不出来。[1]27

于漪指出,不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只片面强调语文工具,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这必然会影响一支优秀语文教师队伍的形成,教师成了“操作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有的老师说现在的语文教师好比戴着镣铐跳舞,身不由己,我很赞同。[8]

张巨龄等人在《语文教育,忧喜交加》中指出,圈外人难以品尝语文教师的苦衷。如果没有偏见,谁都会承认语文教师负担重,很辛苦,又都很负责。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比其他课程的教师差,语文教师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已经被视为指导各科教学的重要的教学原则……如果语文教育工作者觉得自己时时处处被“忧心如焚”的目光审视着,芒刺在背却看不到出路,又会如何?[9]

孙绍振在《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中指出,高考考卷不但是一份考卷,而且是一根指挥棒。考试的猜谜性质迅速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堂而皇之的语文课就充满了一本正经的钻牛角尖,伤天害理的文字游戏。在等而下之的各种东施效颦的习题集的洪水冲击之下,语文教学逐渐变成了应付恶作剧的黑色幽默。这不但贻误了青年,而且使教师的头脑僵化、智力退化。[10]

姜维平的《我们无奈》和江卫的《教师身不由己》以切身体验告诉人们:面对陈旧、滞后的“范文”、“例子”,面对求绝对求统一求惟一求共性的各级语文考试,面对日益精确、日趋精密的冷面杀手式的教育量化评价,面对浪涛汹涌的题海,中小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无奈,他们只能终日在应试教育的螺蛳壳里做道场。[11-12]

夏中义认为,如果关于语文的高考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话,接着就是大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跟着更新。实际上有许多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人都受过专业的语文训练,并不心甘情愿地接受现行这一套语文教育模式,他们只是不得不入乡随俗。[13]

孟繁华在《中国的隐忧》中指出,中学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低下的,这种地位难以树立起一个人内心的自信。一个处于各种权力和等级观念压抑下的人,是不能以正常的态度从事他的职业的。简单地指责中小学教师是不公正的。所谓尊师重教,除了教师节那天大小传媒、各级领导关怀一下他们,我们还很难看到这种职业是如何被关注和重视的。[14]

冯日乾的《教育界的数字》列出了一组教师流失的数字,并指出:教师弃教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收入太低,待遇太差。[15]

赵丽宏的《杞人忧师》指出:我们的教育如果无法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引进来,成为真正称职的教师,那么,改善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就是一句空洞的话。教师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包括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大概是衡量这个国家是否真正先进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16]

黄玉峰的《教师素质与死马骨头》提出,如果诚心把教育搞上去,那么,不妨学学燕昭王,权且把这些素养差的教师当成死马骨头,然后,像耀邦同志所说的那样“高举骨头”。那么,素质好的才会纷纷涌向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到那时,教育才会发展,人才才会涌现,中华才有希望。[17]

综上所述,大家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问题的讨论主要有大体对立的两种意见:一是对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偏低的批评;一是从理解、同情语文教师的角度,分析语文教师为什么整体素质低的角度,或者提出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建议的角度,进行的讨论。前一方面的主要观点是:(一)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有不少教师不会教语文,对一篇课文不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有的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修养很低,知识更新极慢,不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教学方法几十年一个样。有的教师不热心于语文教学。(二)有些语文教师基本素质不高,在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三百篇佳作的记诵等方面的基本功存在严重不足。(三)许多老师忙于工作,就很少再读书了,自身的语文素养、教育素养很难得到提高。(四)个别语文教师不仅不懂得教育艺术,还打骂、侮辱学生,师德存在严重问题。(五)既有相应的学历,又有过硬的汉语文功底和教育理论功底,还有语文教学艺术创造和语文教育科研素养的高素质语文教师太少。后一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一)语文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语文高考以及各级各类的标准化考试的挤压下,面对以考试决定一切的教育评价,面对浪涛汹涌的题海,他们无奈,他们身不由己。他们的头脑也被逼得日益僵化,智力日益退化。(二)他们的担子太重,他们没有时间和条件去读书、去进修,以充实、提高自己。不能单方面指责他们。(三)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把教师变成了“操作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他们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四)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比其他课程的教师差。他们任劳任怨,非常敬业。他们中的优秀者教学改革硕果累累,有的提出的教学观点已成为指导各学科的重要教学原则。为什么单单用“忧心如焚”的目光审视他们。(五)教师的收入低、待遇差,社会地位不高。尊师重教没有落到实处。所以,优秀的人才不能被吸收到语文教师队伍中来,在职的语文教师也纷纷弃教,流失严重。

以上的讨论是非常积极的、有益的。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都对我们很有启发。一方面,人们对一些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偏低的批评是符合实际的,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有一部分教师或者师德存在问题,或者学科素养不够深厚,或者教育素养存在问题,或者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太慢,或者不热心教育事业,素质确实是偏低的,亟待提高的。而且,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意义重大的。所以,适当的批评还是有益的,并不意味着对语文教师队伍的全盘否定。另一方面,人们从同情、理解语文教师的角度或者从分析语文教师为什么整体素质偏低的角度所发表的观点也不无道理,颇能发人深思。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比其他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差,不能太苛责语文教师。只是由于语文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所以在同样的应试教育尤其是标准化考试的挤压之下,语文教育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罢了。语文教师也是无奈的、悲哀的。他们被迫在应试教育的螺蛳壳里做道场,泯灭着自己的个性、创造性、才华,变得思维僵化、智力退化。他们的教学工作还受到陈旧、滞后的教材以及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语文教育观念的限制。他们也是受害者。再者,如果说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的话,这一问题也并不是语文教师自己造成的,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来找原因。如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足够高的话,那么,一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会很容易被吸引到语文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原有的语文教师也不会轻易流失。再加上,如果国家能够为现有的语文教师创造条件使他们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话,不就能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了吗?

以下,我们不妨从众多的讨论意见中选择两个例子进行简要的点评。

对赵乔翔观点的点评:赵老师的观点有道理,但却不尽正确,语文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中,没有建设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实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却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因为,上世纪80年代高考扩招之后,更多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断地充实到了语文教师队伍中,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明显的提高,为什么语文教育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呢?显然,最关键的原因不在这里,而在于其他方面。赵老师对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前几点论述也很好,但最后一点要求却有些太理想化。“可以超越现有体制、教材、考试等不良因素的制约”的说法,只能是对极个别的顶尖级人才的要求,而不可能作为对一般意义上的“高素质语文教师”的要求。“这样的语文教师”也只能是“太少”。不是吗?因为这种“高素质”是需要具有非常出类拔萃才能的语文教师与优越的教学环境两个条件相加才有可能达到的。一万名教师中能有一两名达到就不错了。为了语文教育的突破性改革,仅从语文教师素质方面去做这样的天真幻想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在教育观念、教材、考试、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理论研究并加大改革力度才行。所以,赵老师提的最后一点要求是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

对赵丽宏看法的点评:赵丽宏指出,教师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包括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大概是衡量这个国家是否真正先进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点提得非常好。真正使教师在我们国家享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对于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国家对教育足够重视了,才能够使在职的优秀语文教师不至于流失,也才能够不断地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才有可能更快地实现。

从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结束到现在已经有将近20年了。试问,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大讨论中人们对语文教师素质问题的各种争鸣意见是否已经全部过时了呢?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否已经完全令人满意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知往鉴今,人们在大讨论中围绕语文教师素质问题进行的争鸣,今天对于我们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猜你喜欢

整体素质教师队伍素质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学生跨栏常见错误技术现象分析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铁路职工在职培训教育原则论述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如何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