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应急监测体系的研究
2020-01-18张丽娟
张丽娟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方红库管理处,黑龙江 海伦 152300)
1 水库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水库突发环境安全事件通常是由一些客观因素引起,这种环境因素较为隐蔽,在初次发生时,通常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随着“量”不断积累,最终发展为“质变”,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爆发。由于无法准确预测这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爆发方式等,所以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也无法准确估量。
区域性。通常情况下,水库突发环境安全事件一般会集中在某一个区域内,并对一定区域(流域)内的公民饮水带来一定的危害。与流域相比,水库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区域更小,危害面也比较窄。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时,水库作为一种局部区域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需要进行应急处理的状况也相对简单,所以更加容易发挥出协同组织作用,尽可能将危害影响降至最低[1]。
可控性。水库突发环境安全事件发生后,通常在时间方面具有可持续性,且这种事件带来的影响力会先逐渐扩大,在到达峰值后,危害影响会逐渐消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事件风险影响进行事前预判评估,从而及时预知突发环境事件潜在风险,以此为依据,做好水库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并制定完善的应急监测管理体系。在影响尚未达到峰值前,通过应急处理将其压至最低,有效保护公众饮水用水安全。
2 水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将保护公众饮水用水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水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针对受灾群众做好全面的援助,尽可能将不安全饮用水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应加强对参与应急处置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在应急保障环节,要将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放在首位,降低水库环境安全事件对其生活带来的影响。
以预防为主,应急处置为辅。水库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不在于“救治”,而在于“预防”,需要遵循预防为主,应急处置为辅原则,进行水库应急监测体系的设定。将预防和救援工作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水库应急监测体系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应急预案编制时,需要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围绕突发环境事件,做好合理分析,并设置好针对性的响应处置程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针对水库保护区内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尽可能在事件爆发前,发现端倪,从而采取应急措施,将危害降至最低[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应结合实际,以目标为导向,做好应急管理组织的建立,并构建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确保相应应急处置措施能够有条不紊的落实,避免在实施中出现多头分工、权责不清问题。建立应急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责任的层层分解,做好责任人与责任单位的合理划分。应急指挥体系中,需要统一服从指挥领导的工作安排,并进一步明确不同级别领导的权力、责任、义务等。针对水库具体责任单位,需要在第一时间落实相关应急管理与处置工作主体责任,同时,责任单位应遵循“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应急工作开展原则,确保责任能够在单位内部做到层层细分,层层落实。此外,在责任划分时,需要强调“失职追责”,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推动相应责任措施能够全面落实到位。
3 水库应急监测体系的制定
3.1 建立一套完善的水库应急组织体系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组织机构。由水库市级湖长单位组织机构总指挥,由水库所在地县领导及水库管理公司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则由环保局、水务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共同负责,负责协调水库日常应急管理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工作开展。
其次,建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由应急组织指挥机构中的各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不同部门需要承担不同的职责,如水务局负责搭建临时水利工程,尽可能拦截更多的污染物,并对污染水源进行降污处理,做好调水工作,保证居民供水。农业局负责协助调查部门,做好污染源头调查,查看突发环境事件是否因农业面源污染、水产养殖污染所导致。应急指挥部机构需要设置在水库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地,便于现场应急指挥部在获得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发布的应急指令后,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同时相关的处置结果也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该机构主要负责环境安全事件现场指挥工作,并在现场做好任务分配及人员协调管理,以有效推动相关应急措施的实施[3]。
最后,应建立完善水库环境安全事件现场应急工作组。相关工作组有应急供水保障组、应急监测组、现场协调组等,不同小组由不同部门成员组成,并在现场负责不同的工作。如应急供水保障组由水务局、环保局等部门成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制定应急供水保障方案,并启用备用水源,确保居民能够正常饮水。应急监测小组由气象局、水务局卫计局等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指导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各单位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放,并在应急处置期间,做好水库水源地周边地区的气象监测。在各小组共同努力下,保证相关应急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3.2 做好水库环境安全预防
一是要做好应急预防责任清单的构建。明确不同部门预防职责,做好应急队伍成员的培训,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二是要做好水库水源地常规的水质监测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由当地的水务局、水库管理局、卫计局等部门负责水库水质监测站的建立,并组织水质监测人员进行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内容包括 COD、重金属、总氮、总磷等,实时掌握水库水质的最新情况,从而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降低安全事件爆发概率。三是做好水库水源地水污染治理工作,主要包括农业污染、生物污水污染与交通穿越污染三方面。设置好水污染预警等级,通常特别重大水库环境污染设置为Ⅰ级红色预警,重大水库环境污染设置为Ⅱ级橙色预警,较大水库环境污染事件设置为Ⅲ级黄色预警,一般水库环境污染事件为Ⅳ级蓝色预警。
3.3 做好各种预警处置的落实
一是做好水库安全事件应急监测工作,通过建设水库应急预警监测站,引入GPS技术、GIS无线通信技术等,能够在应急预警启动后迅速做出响应,实现对水源地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的全面监控,掌握第一手资料。相关监测内容包括溶解氧、电导率、总硬度、浊度、重金属物质、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二是要及时排查污染源头,做好污染源的合理处置。在完成污染源排查并确定后,针对不同污染源,采用针对性措施,如对于一些固定污染源,需要迅速采用及时关闭、围堵等方式,迅速切断与水库水源的连接。针对交通事故产生的污染源,需要启动路面系统的导流槽、应急池等,做好污染物的集中处理收集。若是非点源水污染,需要及时清理污染物。针对已经造成的水体污染,需要切断与水库水体的连接,从而有效保障水库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为降低环境安全事件的概率,需要建立水库监测体系。除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水库应急组织体系外,还应做好水库环境安全预防与各种预警处置的落实,充分发挥监测体系的作用效果,有效保护居民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