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维度理论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教学研究
2020-01-18蒲婷
蒲 婷
(四川传媒学院 外国语部, 成都 611745)
一、理论背景
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吉尔特·霍夫斯泰德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于1980年首次公开发表专著《文化的效果》,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四个维度)。此后,经过思考探究、广纳意见,霍夫斯泰德几度更新了相关文化维度,形成了最终的“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六个维度),即:①权力距离,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②不确定性的规避,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能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③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本维度旨在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④阳刚/阴柔气质,本维度主要看某一社会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⑤长期趋向和短期取向,本维度指的是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⑥纵容与节制,指某一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受生活享受欲望的允许程度[1][2]。
霍氏理论从诞生起,一直主导着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理论的中心舞台,给后续的研究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框架与背景依据。六个维度如同观察不同文化差异的坐标系,使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文化维度来认识不同国家、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处理冲突。此理论的长兴不衰也证明了其在当今研究中的重要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氏理论也肯定了文化差异意识在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脱离文化的语言教育注定是收效甚微、甚至容易导致价值观出现偏向或错误的。作为非母语的语言教学,文化融入教学是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文化输入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师转变过去几十年以语法词汇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强调学习英语的实践价值,即:了解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减少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导致的不必要的误会,从而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由于课时、教材、课堂形式、考试模式、学生认知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真正的引入文化教学并达到预期效果并非易事。
根据现有研究,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课堂教学内容、师生间文化冲突、教学策略、教育观念、思维方式、跨文化课堂的发展问题等方面。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用于外语教学方向的研究侧重维度,以产量从左到右排列[3]:权利与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阳刚/阴柔气质—长期/短期取向—纵容/节制。从上述排列不难看出,权利与距离维度、不确定性规避维度占领了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力距离和学生对于不确定性的规避心理对于英语教学过程和效果举足轻重。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被调查学生在回答“你的英语教师留给你的印象”这一问题时,超过一半学生认为,对他们的英语教师“不太了解”或“感到有一种距离感”[4]。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无疑会对课堂氛围、师生合作、教学效果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与马兴祥、王欣芳的研究结论[3]完全匹配的是,项茂英的研究结论[4]同样证明,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极大“不确定性规避”心理。36.5%的学生回应上英语课时,“有些紧张,对教师的提问尽量回避”或者“很紧张,害怕课堂发言”。
上述两项研究体现了实际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
从权力距离维度而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因为传统的“尊师重道”思想和教育模式,产生了权力距离因素,使得教师成为权力较高的一方,主导课堂教学,而学生则成为权力较低的一方,成为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多年传统教育给学生形成的“习惯”便是——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主导者,而学生是被动倾听者、跟随者。十多年的固有模式一夕改变,要求学生直接翻转课堂,成为课堂主宰,学生在思想上无法打破师生角色互换带来的权力距离转变,短时间内无所适从。当教师发起讨论时,学生敬畏教师的权威,往往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也很少有学生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表达不同观点。
从不确定性规避维度而言,学生为了规避不确定性,或因此产生的风险,而选择不主动、不创新的行为方式。这样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状态导致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频出,收效不达预期。
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而言,中国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趋向集体主义,注重族群关系维护与个人对族群的绝对忠诚—根据霍夫斯泰德所述,集体主义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指一个群体中的人们,以大家庭形式相处,要求成员的忠诚。霍夫斯泰德1980年的数据调查表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集体主义取向明显,而北美和欧洲是个人主义取向得分最高的地区[1]。经过多年的全球化发展,各个国家地区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取向有所改变与融合,但根据霍夫斯泰德及相关研究者的调查,此维度在上述国家并未发生质的变化[5]。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化层面,应加强对自身集体主义取向的意识,逐渐了解西方的个人主义,并对英语语言文化能够有科学、合理的理解。在日常英语课堂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个人主义思想意识也日益增强,体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是自我表现。但是,总体而言,学生还是更倾向于集体、小组合作,不习惯在众人面前突出表现个人才能。
从长期/短期取向维度而言,中国社会偏重于长期取向,尊重传统,乐于从前人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着眼于长远发展,讲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点在彭麦克所做的华人价值观调查数据中心得到了充分体现:基于华人价值观调查的23个国家(地区)的长期导向指数列表中,中国得分最高,共118分,而英语国家例如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得分均偏低,在25到30分左右[5]。中国社会文化的总体长期导向映射到大学英语课堂中,表现为中国大学生的长期导向价值观。这与英语语言文化本身的短期导向价值观有着极大差异。笔者的学生大多追求掌握语言知识,未来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取证书,为就业铺路,这样的英语学习有着极强的功利性。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将来毕业不会进入外企、合资企业,那么学习英语就没有用途,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便会失去兴趣,放弃英语学习。然而,英语教学与学习应该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学习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特征等,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沟通能力。因此,想要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必须着手让学生意识到两种语言负载的文化差异,如此方能有机会找到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阴柔/阳刚气质维度而言,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谦虚、关爱他人等柔性思想,因此大学生普遍拥有柔性思想气质,对于英语文化中的犀利、竞争性、独断性等阳刚气质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从而导致新的文化差异矛盾点,需要进一步化解。
从纵容/节制维度而言,社会和学校倾向于给大学生相对自由的生长空间,避免压抑大学生的创新性,却同时助长了学生放纵自我,缺乏自我约束力的风气。造成许多学生不求文化、知识、技能,只求享受生活的现状。
三、文化维度理论启发下的革新策略
随着中西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已经逐步凸显,中国社会对中英语言负载的文化差异有了更多的学习需求。而大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途径便是英语教师的课上指导与课下引导。霍氏文化维度理念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价值观维度与参考。在霍氏六大文化维度理论的启发下,经过对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思考,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希望对未来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带来些许启发:
(一)首先,要转变师生之间的权力距离现状,让学生由被动倾听、索取知识转换为主动探索、 交流知识,就应该给学生做良好的引导、铺垫,鼓励学生进行改善创新,逐渐缩小师生之间权力距离,最终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再者,教师必须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与情绪表达,以真诚、接受、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与学生进行思想、观点等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必须强化自身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学习,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并积极探讨语言负载的文化差异,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以任务驱动形式展开小组讨论/辩论、个人演讲、课堂报告、英语舞台剧表演、英语配音、在线作业评测等等。教师需要做好任务分配,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形式完成课程任务,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语言的表面知识转向文化层面。在学生进行翻转课堂等任务时,教师需要做好过程控制,及时引导、修正、补充,作为课程的促进者,推动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二)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代表权威,教师应该能够回答所有问题,因此为了规避“答错”的风险,很多学生选择不回答或者直接说“我不知道”。但是在学生内心,其实可能存在着一个想法、一个不明确的答案。针对这个现象,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鼓励“课堂质疑”的方式。其一,教师要成为共同学习的探究者,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对共同知识与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梳理。比如:笔者课堂教学中遇到cybersecurity这个新兴文化名词,词汇本身容易查询,但是字典给出的中文意思“网络安全”并不能让学生充分联系到文化现象,也很难跟学生自己的生活做出联系。因此,我便提问:“你们经常听到的说法,除了网络安全还有什么呢?”由此,学生提出了网恋、网红等等他们所熟知的文化现象。我便继续发问:“那网恋、网红用英文应该怎么表达呢?你想不想谈一场网恋或者成为一个网红呢?你经历过网络安全事故吗?”话题在课堂中不断的延伸,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的高,也带入了他们的想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亦可在布置任务时,将学生的任务细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信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成就感”让学生有勇气、有兴趣、有积极性、有主动性去进行下一次的学习任务。相反,如果要求不清晰,学生心里对学习任务存在“不确定性”,很可能造成任务完成效果不佳,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滋生,最终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最后,良好的奖励机制可以让任务式英语课堂锦上添花。在笔者的课堂,尝试以主动回答问题加2分/次,被动回答问题加1分/次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于学生所给答案,不直接给出错误/正确的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阐释,教师加以引导分析,学生参与度相对较高。
(三)大部分学生信奉“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思想,习惯于团体协作,很少部分学生偏向于“单打独斗”式任务。团队协作能力固然重要,小组教学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但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开发也同样需要关注。在开展小组教学、团体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根据每位学生特点、特长,进行任务细分,保证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因此避免现有课堂中,部分组员长期负责小组任务,“挑大梁”,而其他组员全程不参与,打着所谓“能者多劳”的口号偷懒的情况。只有团队合作与个人发展并重,才能提高同时学生参与度和能力。
(四)学生趋于短期取向的现象与学生的年龄、经历、认知水平有极大关系。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长期取向意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规划大学英语两年课程的学习目标,然后细化目标至每个学期,每个月。其次,教师应辅助学生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生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可以达到所立目标。所立目标与计划既不能好高骛远,亦不能过于简单。再者,教师可以建立终结性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的评价策略,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等。
(五)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阳刚气质,即竞争意识、主动表现心理等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当今,各种学习APP(例如Ismart,雨课堂)可以很好地支撑课堂,帮助教师有效设置任务式“抢答、小组比赛”等竞争性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主动表现的欲望。
(六)在纵容与节制方面,最为普遍的就是刚刚经历高考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在一个阶段的苦读结束之后,认为大学生活与学习理所当然是应该放松的,随心所欲的。教师必须在这个时候以沟通、示范的方式,让新生了解正确、合理的大学生活模式。在英语文化方面,可以让学生观摩视频学习英美国家的教育机制、学习模式、大学生活等等,帮助学生领悟有节制的、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生活模式。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几经波折,取得了巨大的收获,打开了局面,也同时面临着新的问题与矛盾。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在经历了多年的研究论证与修正之后,成为解决跨文化矛盾的良好理论框架,同样指导着负载跨文化矛盾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文尝试着以霍氏文化维度理论的六个层面审视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应用能力建设的问题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拙见与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引出更多的真知灼见,进而为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略尽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