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2020-01-18全承相吴彩虹
全承相,吴彩虹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20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从一定程度上讲,提升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外,社会适应能力、综合竞争能力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根本动力。由于财经院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实施方案、管理措施、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现实局限因素的消极制约,导致通识教育战略价值大打折扣。财经院校提升通识教育战略地位不仅可以为促进财经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财经人才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而且对强化财经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减少专业教育的功利性对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的各种束缚,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特征、辩证批判的思维逻辑、广泛适应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通识教育基本理念及现实意义
1.通识教育基本理念。通识教育旨在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善的理性、健康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开发主体自我实现的潜在可能,成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人。根据通识教育首倡者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的观点,通识教育是“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①。通识教育既不是选修课教育,也不是通才教育。选修课教育的目的是拓展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通才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某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并以某个专业方向为突破点实现跨学科交叉学习、思维整合,最终成为该领域全才②。由于通识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体现在“专才教育”相对于“通才教育”上,而是体现在“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上,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弥合人才培养中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带来的分裂趋势,增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之间对人才培养的向心力,共同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5)首次提出高等教育要贯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原则。
2.通识教育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高校院校普遍面临的以下四个方面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加以解决:一是独生子女导致的当代大学生社会生存意志、艰苦奋斗精神、承受挫折能力、人际包容程度下降等问题;二是各层次应试教育导致当代大学生在人文、心灵、智慧和体能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弱化,致使大学毕业时适应社会需要的通识技能不足、市场化就业的困难不断攀升的问题;三是相对稳定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结构与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不对应性所导致的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日益走低的严峻现实,导致广大学生需要在专业教育之外储备更多的潜在知识结构、潜在适应能力和拓展发展潜能,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市场就业竞争力、社会生存适应能力和全面发展后劲的问题③。四是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高等教育办学中的以职业专门化为基础的专业主义倾向日益凸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离心力”问题,危及到了整个社会得以和谐存在的共同价值基础。
二、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战略现实困境
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财经院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提升,而且涉及到财经院校能否按照现代教育规律不断完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财经高校学生毕业后多在公司、企业、银行、证券、会计、审计等机构任职,常常面临诚信、公平、正义和利益的权衡和考验。因此,财经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格、厚实的人文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广阔的科学视野。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战略旨在从财经院校办学实际及其特有的通识文化、通识课程、通识课堂和通识管理特点出发,构建独具财经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其运作体系,有效解决财经院校特有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张力冲突问题,切实提高当前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实际效果。
1.财经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科专门化办学模式,导致其通识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更为突出。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财经院校多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导,学科门类比较单一,优势师资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管理学科专业领域,通识师资力量匮乏是制约通识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根本瓶颈,难以全面满足“文、史、哲、艺、美、科”等方面的通识教育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师资数量与结构的教学需要,很难构建全面、系统而且高质量的通识课师资队伍体系支撑,甚至导致一些通识教育计划难以有效实施;从学生需求方面看,由于财经院校生源素质普遍较好,学生对通识课教学的教师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有渊博、融通的财经相关知识基础,而且要求其讲课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而现实有限的师资资源难以从数量结构和质量水平上满足财经人才培养的要求,势必导致财经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与就业竞争力不断降低。
2.财经院校师生强调实用至上的功利主义倾向,导致其通识教育实际推进难度相对更大。在就业导向压力下,财经院校以市场化为中心的实用主义办学思想,导致其师生更多地强调“经世致用”教学理念与“学以致用”教学原则,往往将培养学生财经类应用性专门知识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与办学特色,导致广大财经院校师生对通识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试图以此为依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使广大师生更容易受到社会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更多地从现实利害上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方案,过度注重人才培养中的市场短期功利需求导向,这导致财经院校师生对通识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存在更强的短视、片面的功利态度。一方面,由于目前缺乏公认的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及其效果优劣的建设评价标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缺乏明确的教育宗旨、教育目标,导致通识课程设置往往因人设课现象严重,课程大而滥的现象普遍,根本无法有效合理实施[1]。另一方面,因为通识课程数量大、涵盖面广,但多数学生能够选的学分、获得的知识结构却非常有限;在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上仅将其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品或拼凑学分的选修课,缺乏开展深入通识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这使学生更为重视功利价值比较高的通识课程、不太重视功利性较差的通识课程。这种财经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短视化倾向,显然难以有效适应财经人才市场不断变化的客观需要,而那种试图通过培养“专才加通才”扩大学生就业适应面的过度改革倾向,也反映了财经院校办学理念上的另一种极端倾向。
3.财经院校办学中过多突出财经特色定位,导致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更为困难。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结果导致财经教育逐渐转变为与社会分工对口匹配的“专业教育”,各专业学院想方设法用各种专业课程挤占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教育资源很少流向通识教育。陈维在《从战略分析角度透视通识教育发展之路》中阐述了高等教育正面临严峻的“就业导向”挑战,导致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定位上的专业主义理念过于强势与通识教育理念被显著弱化。其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质上是相互融合的,通识教育的内容体系虽然是非专业性的,但其教育目标主要是为学生更好接受财经专业教育服务的。财经院校过度强调狭窄的财经专业教育的现状(专业教育过于强势,通识教育被过度弱化),不仅直接导致通识教育难以与财经专业教育紧密融合,还使师生难以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对财经专业教育、对市场变化适应性提高的重要支撑作用。由于财经类大学毕业生除了应当具有必备财经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了解相关现代技术、社会原理、法律规范、伦理原则与政治观念,并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分析软件工具处理综合性财经问题的能力。因此,财经院校必须在优化财经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通识教育,财经院校的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其自身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根本路径。
三、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战略构建原则
在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战略总体改革思路上,要在注重国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审视思考现代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的时代价值,通过科学确立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改革原则,促进财经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立足财经院校办学实际走中国本土化道路。高校必须立足中国财经院校的办学实际,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与教学规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通识教育改革方案。通识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国家、民族、时代高等教育文化长期演化的结晶,具有一定国别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西方特色的通识教育是西方自由教育思想下的产物,中国特色的财经院校通识教育也应当与中国本土的高等财经教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作为适应全球化教育语境下发展起来的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要确立传统与当代价值融合的概念内涵,探寻本土化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对待外国的通识教育经验要以自觉的本土文化意识和中国时代精神为根本进行批判性吸收和借鉴,重构与中国基本国情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通识教育航向。通识教育的实质是现代社会的公共价值观教育,旨在以凝聚价值共识的方式来解决现代社会的价值分裂和价值冲突问题[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就是从美国国家通识教育战略意义出发,塑造与美国主流价值观相符合的美国公民,使之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为目标,从国家战略高度做出一种综合诊断和总体改革方案。我国通识教育当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立德树人为根本,从国家战略高度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将通识教育改革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特征、时代追求目标结合起来,建构一套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世界视野相互融合的通识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向全面、和谐、可持续和国际化发展。
3.以实现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为价值引领归依。财经院校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应当对财经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的解决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一方面,财经院校要努力通过强化通识意识,唤醒并促使人们反思已有的高等财经教育观念的合理性问题,引导、帮助其对高等财经教育活动中蕴涵的时代价值进行辩证分析与批判,从而提高从事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活动的战略理性与自觉。另一方面,财经院校要通过正面积极的通识教育战略价值引导,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明确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来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为此,财经院校要针对通识教育改革中存在培养目标相对模糊、课程体系相对混乱、配套措施不够得当等一些有待克服的现实问题,成立强有力通识教育推进指导机构,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保障条件,不断完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重点打造高质量的通识核心课程;还可以通过建立区域高校通识教育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解决师资短板问题,为通识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财经院校要在校内外遴选公认的具有学术影响力、人格魅力和大爱情怀的名师,牵头组建教学团队、规划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从优提供政策倾斜、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切实提高课程的质量,确保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其运行效果,并能有效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4.以贯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为原则。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互补配置原则要求通识教育战略实施方案必须以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优化专业课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通识课程体系的战略配置体系。深化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改革应当秉承与专业教育融合、互补的基本理念,将通识教育融贯到整个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与体系之中,围绕财经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共同向心力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联系,共同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4]。大学教育不能弱化专业教育,但过窄的专业教育难免使人才培养趋向偏狭。于志刚在《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中,强调通识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价值和决定性作用,构建通识教育立体闭合型课程体系。由于通识教育是一种厚基础、宽口径的素质教育,旨在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专向性人才。因此,通识教育更注重方法论教育和思维能力训练,使他们可以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思考推理、找出论据、做出选择、给出合理结论,为其终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四、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战略提升路径
财经院校有效推进有特色的通识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现存的一些重要问题,按照通识教育与财政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原则,建构适应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特点的战略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模块、教学方法和保障机制,形成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运行体系。
1.科学确立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的战略目标。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战略目标的制定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财经类院校办学特色与财经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科学提炼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统筹考虑财经类院校通识教育战略必要性、内涵特征、内容体系、组织保障等基本要素,构建适合财经类应用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式,推动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战略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充分发挥其宏观指引作用。
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战略目标的制定应当针对财经院校办学专门化形成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等诸多困境,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内外缘由,充分借鉴国内外财经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经验教训,科学制定以人文知识和科技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方案,构建以提升综合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推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运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化解师生对通识教育的短视功利观念。
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战略目标的制定应当帮助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开启理性拓展心智,提升社交胸怀境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在思维、表达、沟通、协调、创新等多方面得到更快、更好、更强的发展,全面提升财经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心理抗压能力、潜在发展能力,努力将其培养成为心智健全与人格高尚、财经专业技能突出与综合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
2.合理确立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做事方法”的教育与“做人原则”的教育结合、第一课课堂课程模块与第二课堂课程模块结合、全面强制适用于个人自由选择结合、注重融合与提倡开放结合,进一步淡化财经专业教学、强化通识课程教学,最大限度地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加通识选修课,实现财经专业素养与人文科学精神并重、生命理智训练与财经技能训练结合、显性财经理念影响与隐性社会素质影响融通的综合性财经人才培养目标。
财经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要把教育部规定必修课有机融合到通识课程模块,形成“规定必修”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根据通识教育战略目标构建以人文科学类(文、史、哲、艺术、宗教等)、社会科学类(社、经、管、法、政等)、自然科学类(天、地、生、数、理、化等)和综合类(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创新、信息化等)为核心的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体系,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专业基础和公民责任。具体课程遴选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是否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是否有利于体现本校办学传统与特色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
3.适当选择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其优化组合原则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体系,重点进行专业互补性教学;教学的具体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通常可供选择的具体方法有:在课堂中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格局;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理安全、有利创新、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环境;注重运用现代技术开展深度学习、批判思维训练的课堂教育氛围。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突出通识教育坚持与人贯通、注重思维训练、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强调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完成学习。二是课程内容介绍必须体现整体框架、主干内容、知识精髓三个层面,根据授课专业对象确定具体授课目的及其实现手段,既注重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又不能忽视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三是考核方式因课程特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最终成绩的评定应由考勤、讨论、作业、实验、考试等多种检测指标决定,积极鼓励学生将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读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四是鼓励教师竞争上岗、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倡运用和挖掘各项教学资源,开拓通识课实践教学的空间,合理、有效使用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识教育主讲教师应当依据高水平引进、高层次培训、竞争性培养三位一体的思路,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4.切实构建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的保障机制。改革通识教育的管理决策体制,构建权威的通识教育管理决策机构,全面负责通识教育战略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保障和教学质量评价。从财经院校学科结构出发,合理设置涉及方法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同时以经济学通论、管理学通论、经济法律通论、统计学通论等课程的设置突显其财经文化特色,并将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纳入本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教学考评机制,对教学效果分别进行内部学生与外部同行的考核评价,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通识教育的教学组织工作应当由教务处统筹、评估办协助,具体负责方案规划、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选聘、效果审议、奖惩实施等工作。所设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归属相关学院,由学院根据通识课程教学任务和要求安排教师,择优聘讲,逐步制定量化、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对课程和教师进行有效检查和评估。学校要采取遴选立项、期满验收、定期复评、不断更新的方式持续建设通识核心课程,通过学生调查表跟踪教学质量,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确保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启发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工作有效面对未来挑战。
总之,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在通过制定相应的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战略,科学确立财经院校通识教育理念、战略目标、实施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保障机制等政策措施之后,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财经人才培养效果。
注释:
①通识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较为健全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人生态度、学术思维等基本素养的基本教育。知识体系包括心理人格、人文科技和哲学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方法包括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自主体验、合作研究、创新学习;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向上、好学活学、真诚正直、视野开阔、品德高尚;学术思维包括注重体系、方法科学、严谨求证,具有欣赏鉴别能力和批判思维。通识教育追求“knowing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和与自己的对话中感受到幸福。
②沃野育参天在《我的通才教育观》中,认为通才教育就是以全学科教育理论、全产业链布局、全体系培养流程、全人才布局为核心理念,培养素质比较全面,文化修养较高、具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具有创新领导力、能够适用社会广泛需要的通用型教育。但张信刚在《现代大国与智力构建》中,认为“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世界上根本没有人是真正的通才”。
③据中国青年网调查统计,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专业对口比例呈现出随代际递减的趋势,70后当年的专业对口比例超过40%,而95后则锐减到28.8%,超过7成的95后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甚至不足10%。这种状况迫切要求高校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生存适应能力,以弥补单纯注重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