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0-01-1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支农财政资金

一、前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将其视为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一环,出台一系列扶持性政策,以弥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资源不足,寻找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财政支农是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手段,分析其与农村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能够客观了解各类财政扶持政策发挥出的实际作用,进而对经济发展方案及扶持性政策做精确调整,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二、财政支农

财政支农指的是国家为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向农业相关领域投放政策性资金的一种方式,具体包括财政支出、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财政支农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社会资源再分配,弥补农村经济发展资源基础不足,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追溯财政支农的理论来源,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政府部门应通过一定的保护手段,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利,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赋予农业发展内源动力。再从当今社会来看,国际上农业领域发达的国家,其财政支出中有相当的比例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将财政支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农业发展本身具备极强的区域性,且与农村公共产品积累密切相关。基于以上理论背景,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及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得到广泛关注,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提高农民收入,进而将更多资源循环回农村经济发展过程。

三、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辨析

1.积极影响

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通过农业价格补贴和农村基建设施完善两方面体现。

在农业价格补贴方面:农业价格补贴包括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工具补贴两类。例如,当因农产品市场供应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降低时,国家通过农产品价格补贴,确保农民获得合理的农业生产收入,维持其农业生产积极性。该项补贴政策的实施目的是降低农产品市场波动程度,避免农产品价格出现过度下跌导致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而调整生产方案,使市场供应量减少引发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问题[1]。农产品价格补贴发挥的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作用,使得市场价格始终趋于稳定,进而保持供需平衡,防范市场供需风险。生产工具补贴则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端的合理把控,该类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上: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度较高的基础设施主要有农用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系统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过于薄弱,导致农村整体生产力偏低,因发展条件限制,部分综合型、创新型农业产业无法得到顺利发展,进而使农业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建,生产条件的改善极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向农村社会提供了更多基础就业岗位,合理调整农村人力资源分布结构,提高单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带来的收益最终将由农村居民享受,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调动起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积极性,逐步将农村经济发展带入到快车道上。

2.消极影响

当然,财政支农政策也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与支农政策本身合理性欠缺、后续管理不到位、支农财政整体规模有限等因素有关。现阶段,我国多个地区的财政支农政策均已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中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其规模上看,支农财政的占比依然不高,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趋势已经确定,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一作用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另外,部分地区的财政支农政策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农政策实施后缺少过程监管和跟踪反馈,政府部门投入的政策性资金、提出的政策要求是否落实到位不得而知,进而引发资金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等问题。财政支农监管、评估体系的缺失必然会给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财政支农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

结合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增长间影响关系的辨析,给出以下三点提高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措施。

(1)界址点和宗地间存在关系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界址点和宗地间存在关系的数据,需要单独创建宗地和界址点关系,然后编辑界址点和界址线属性。相邻宗地之间的临宗地号系统可自动生成,根据其中一个宗地输入的相关属性,自动生成共用界址线的属性。

1.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构成

金融组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服务主体,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信社。现阶段,农信社已完成发展体制改革,其发展基础被进一步夯实,对农村经济的扶持能力也显著提高。为充分激发金融组织体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财政支农政策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使得财政支农政策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资源服务体系[2]。例如,目前不少财政支农政策的执行均与农信社合作完成,今后可进一步扩大农信社的覆盖范围,为更多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创新所必要的信贷支持。而对于农信社自身而言,应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和发展优势,将农村社会作为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务扩张的主要根据地,在顺应国家号召,服务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农村金融市场抢占,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除传统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组织构成完善还要积极扩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例如目前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这些新型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非常适合农村经济发展信贷需求偏向个体化、零散化、小规模化的特点,若能将这部分金融服务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可极大弥补目前传统金融服务在农村金融市场触角不长、服务范围有限的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稳定的资金来源。

2.拓宽财政支农业务范围

财政支农政策偏向于社会弱势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因此政策性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以及农村产业项目的保护。为提高财政支农的作用效果,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就是扩大财政支农的业务范围,使得更广的区域、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财政支农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合理拓宽财政支农金融业务范围。我国专门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仅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家,目前财政支农的服务范围涵盖农产品生产、基础设施完善等多个领域,各领域下又可进一步细分。然而在农业技术科研、农村生产环境优化等领域还存在一定的政策空白。因此未来在拓宽财政支农金融业务范围时,应将重点放在技术和环境领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农村信贷业务。

其次,财政支农政策可与国家三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相结合,通过市场招标,向农村企业、联合经营体或农户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发挥这部分农业生产单元的规模优势,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区域积极开发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特色农业及手工业资源为主线的项目。以上开发项目均带有明显的第三产业属性,能够从乡村实际情况出发,制造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在执行财政支农政策时,可对此类项目做更大的倾斜,尤其是那些以农民组织为主导的生态农业、特色手工业。为此类项目提供更大的税收优惠,辅助其开展项目融资活动。将财政支农资金更多的运用于乡村基础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乡村风貌治理中,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农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3.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管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政策实施成果评估是确保财政支农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关键手段,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树立科学的资金使用、管理流程,对资金的来龙去脉做全程跟踪,确保其落实到实处,并真正发挥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一,落实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制度。结合各级政府部门在财政支农中扮演的角色,划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权限及需承担的责任,在进行资金使用、管理时,结合支农项目具体特点和需求划定预算标准,要求严格依照预算进行资金分配和使用[3]。对于超预算现象,由相关部门进行责任承担。

第二,适当放权给社会中介机构,发挥第三方监管优势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做全方位监管。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复杂、流程较长,单独依靠政府部门很难实现对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引入第三方机构,可弥补政府监管不足,并促使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确保其使用渠道合理、反馈效果优良。

第三,执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披露制度。该工作可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例如通过政府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官方网站等,定期向社会公式财政支农资金动向,展示财政支农政策执行成果,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透明化程度,实现资金最优配置。

四、结语

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上,负面影响则产生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方面。通过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构成、拓宽财政支农业务范围、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管等措施,充分发挥财政支农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支农财政资金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