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微生态变化及其关联性分析

2020-01-18钟红平李保存李亚梅王宽峰

河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埃希菌双歧支气管炎

任 华, 钟红平, 李保存, 李亚梅, 王宽峰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婴幼儿群体属于高发疾病[1,2]。近年来,我国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喘息性支气管患儿中50%~70%疾病会出现反复,其中30%会因此发展为哮喘疾病[3]。喘息性支气管炎其发病机制仍未得到统一认定,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功能与其发病存在一定关系[4]。人体肠道菌群失衡是喘息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并发症,该情况的出现可导致患儿的病情加重,治疗的难度可因此加大。如今,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情,防止患儿因疾病的反复而出现哮喘的情况已成为临床中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临床实践选取14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与125例正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的关联性,意在为临床中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提供相应的依据及思路。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我院体检正常患儿1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中男68例,女72例,年龄0.8~3岁,平均年龄(2.0±0.3)岁;对照组男55例,女70例,年龄0.7~3岁,平均年龄(2.1±0.3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相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儿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②患儿无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性疾病;③患儿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④患儿无腹泻症状;排除标准:①患儿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障碍;②患儿身体各脏器存在疾病或是功能不全;③患儿在2周内使用过相应的治疗药物进行过治疗;④2个月内发生过腹泻并服用过相关止泻药物;⑤患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本文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3方法:收集两组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mL与抗凝管中,使用离心机1500r/m离心10min后获取上清液,放入-20℃的环境中保存备用。采用ELISA试剂盒(生产企业:上海恒远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对两组患儿CD3+、CD4+、CD8+、CD4+/CD8+等T淋巴细胞水平、自然杀死细胞(NK)、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情况。取患儿清晨新鲜粪便0.5g进行检验,将无菌氯化钠溶液加入粪便中,使用ATB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生产企业:北京威泽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细菌鉴定。

1.4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粪便中菌群占比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Pearson分析上述指标间相关性。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情况:观察组CD3+、CD4+、CD4+/CD8+、NK、干扰素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L-4、IL-10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情况

2.2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观察组肠道微生态中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与葡萄球菌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

2.3患儿免疫功能指标与肠道生态平衡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检测结果显示:CD3+、CD4+、NK、干扰素γ指标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呈现正相关;与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呈现负相关;IL-4、IL-10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呈现负相关、与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呈现正相关,见表3。

表3 患儿免疫功能指标与肠道生态平衡的相关性

3 讨 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一旦患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这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5]。该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临床中治疗时难度也相对较大。且该病会出现反复发作,这对日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埋下了隐患。近年来,有诸多研究发现,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其自身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失衡现象[6,7],从微生态角度进行分析,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我们人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抵御病原菌微生物入侵,限制相关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这对我们人体的免疫应答与影响吸收有促进关系。当患儿患上喘息性支气管炎时,患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肠道菌群可发生失衡,同时还可受到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造成肠道菌群的紊乱[8]。免疫功能此时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免疫功能与人体微生态的变化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9]。而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起到了何种作用是现今临床中研究的重点,这在某种程度上可帮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跟支持。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其免疫功能中CD3+、CD4+、CD4+/CD8+、NK、干扰素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CD3+、CD4+、CD4+/CD8+、NK、干扰素γ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属于反应自身免疫性的主要指标,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较低,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IL-4、IL-10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IL-4、IL-10属于炎性因子,当人体处于炎症状态时其可呈现高表达状态,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自身炎症呈高表达状态。肠道菌群占比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与葡萄球菌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为人体肠道有益菌,如若上述两种菌群在肠道的占比较多,人体自身的肠道功能则为良好表现,排便会较为正常,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为有害菌,该类菌群在肠道占据上风时,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发热等症状;本文中免疫功能指标中CD3+、CD4+、CD4+/CD8+、NK、干扰素γ与双歧杆菌、乳酸菌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主要是CD3+、CD4+、CD4+/CD8+、NK、干扰素γ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属于反应自身免疫性的主要指标,上述指标与双歧杆菌、乳酸菌呈现正相关则表示,两者会随着一方的升高而升高、或是随着一方指标的下降而下降;主要是人体肠道有益菌如若占据较高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人体有害菌的滋生,有害菌的滋生可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受损[10]。本文中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NK、干扰素γ与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表达均较低,这表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较低,且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占比较少。本文中IL-4、IL-10指标与双歧杆菌、乳酸菌为负相关,与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为正相关,主要是IL-4与IL-10为炎性表达因子,它们与大肠埃希菌与葡萄球菌次呈现正相关,主要是两者会因一方相互升高而升高,下降而下降,与双歧杆菌、乳酸菌呈现负相关则为,双方会随着一方指标升高而下降。主要是双歧杆菌与乳酸菌是人体有益菌,它表现呈现高表达会抑制有害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的繁殖,有害菌得到抑制人体免疫性细胞指标可因此升高,反之有害菌在肠道占据上风,有益菌的繁殖会得到抑制。

综上所述,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两者会受到对方影响,肠道中有益菌、有害菌会对相关的免疫指标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免疫功能异常。临床中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应该首先对肠道菌群的紊乱情况入手,防止因体内有害菌的过度繁殖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

猜你喜欢

埃希菌双歧支气管炎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美国多个州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