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代中青年武术人应具有的担当和使命

2020-01-18胡春泉

少林与太极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习练传统武术弘扬

文/胡春泉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之所以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在几千年的流传中长盛不衰,与其丰富的社会价值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武术的发展看似百花齐放,各拳种层出不穷,掌门、大师满天飞……但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内在的荒芜,我们离真正的传统武术已愈来愈远。中国武术在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上,底蕴深厚、影响较大,它影响了东南亚各国的武术。今天,武术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和品格已渐渐流失。在对传统武术的理念和解读都有些混乱的今天,中青年武术人应该担负起怎样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呢?

首先要正本清源,认识艰巨性,增强使命感。

欣逢盛世,各行各业百舸争流。武术界也不例外,涌现出了大批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武术文化的优秀武术家,但也有一些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的江湖骗子,他们在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的引导下,以传授武术为名,将一些七拼八凑的套路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兜售给武术爱好者,既害人也侮辱了传统武术的名声。

历史的大潮把我们这些中青年武术人推到了浪尖潮头上,我们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责任,该怎么办?是知难而退还是徘徊彷徨?是挺身而出还是随波逐流?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当仁不让。要有“我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何时做”及舍我其谁的气概,更要深刻理解传统武术对国人的意义。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是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这种精神参与塑造了中华儿女“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人格,一旦出现危机,就会表现出挺身而出、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大无畏精神!

我们武术人的使命就是弘扬尚武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武术搏击不仅是肉体竞技,更是一种尚武精神的展现。武术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民族荣耀,武术内在的热血、励志、激情、不畏强敌、勇于挑战的精神力量是正能量,与中国崛起中的大国形象一脉相承。

其次武术人要扎扎实实地继承、传承好传统武术真髓。

被称为“传统武术忠诚捍卫者”的马文国教授曾说,当代传统武术需要去除虚无主义气质,向实用性全面地进行“技术复原”。我深有同感,武术的本来面目就是简约、实用,现在有些武者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一招一式都说得天花乱坠、玄妙神秘且复杂,以此博得眼球或显示自己的水平之高。诚然,修炼武术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二三练起,真正的传统武术练到最后必须从复杂的三再回归到简单的一,这才叫返璞归真,也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才真的是以拳入道。我们要坚决抵制虚无主义,批判远离传统武术,自己躲在屋子里闭门造拳,出门就成掌门人的人和事。现在,我们更需要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武术恢复好、还原好、传承好、弘扬好,这也是对人民,对前辈,对子孙的交代。

第三武术人要把握趋势,知行合一,创新传承发展模式,把武术复兴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今天,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近期,国务院又发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紧接着,国务院又把“武术进校园”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学校武术教育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塑造健全人格”三大目标。中青年武术人要把握趋势,顺应潮流,积极行动起来,要知行合一,一千句华丽的语言不如一次实际的行动。在传承武术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各种问题和困难会接踵而至,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勇于担当,把武术梦融入中国梦中,为武术复兴乃至民族复兴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与时俱进,创新武术发展模式。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信息以及网络的便捷化使得习练武术以求强身祛病的人群不断壮大,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同时却又是武术的悲哀。因为大众普遍把武术理解为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失去了其核心价值。武术归根结底还是要对付另外一个客体,也就是你的敌人,健身效果只能算是武术的附加值,其主要目的仍然是技击实战,或者说是对抗……因此,在推广传统武术时,要设计好传统武术核心文化+时尚元素的内容,有了模式才能容易复制,容易复制才能更好地推广发展,把学武术和塑造人格、提高个人素质融为一体。推广要简单化、普及化、正规化。武术推广,并不是单单商业化做得好,而是要综合文化元素、时尚元素、技术简单统一、激励方法等等,让市场有需求,让武术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总之,传统武术是历练人格和铸就精神的武之魂,我们中青年武术人弘扬的就是这个“魂”。魂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气神。这个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和炎黄子孙的最大公约数。正是这个魂,让我们更有力量迎接压力、接受挑战、攻坚克难,迎来人生的新境界。武术家的使命就是弘扬尚武之魂,凝聚中国精神,做有梦想、有情怀的武术人,让天下没有难练的功夫,憧憬着有一天让中国没有不会武术的学生,让习练传统武术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让武术文化和精神融入习练的细节还有技术中,通过经年的汗水和体验慢慢把这种精神熔铸到骨子里,培养出我中华武者的高贵品格——礼让、担当、坚毅、恒志,并世代传承,振兴中华,强国强种。

猜你喜欢

习练传统武术弘扬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