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行必有方
2020-01-17金陌
金陌
留学、移民,这样的话题很热。随着中国人逐渐富裕起来,世界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出国不过是小事一桩。不论何种原因,留学热、出国热早已变得司空见惯,谁周边没几个移民的朋友呢?对此,有羡慕的,有不屑的,有事不关己的,有正在准备出去的……
1980年代开始第一次留学热,当时出国留学的人已经渐渐步入老年,送他们出国的父母有些已经去世。这些年,送孩子留学、移民的人层出不穷,这些为了儿女的前途考虑,与儿女“两国分居”的父母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今天的他们又过得如何?
子欲孝而亲不待
病床上躺着一位老人,他的身体上插满了管子,脸上罩着氧气罩,呼吸微弱,床头的监护器里,心脏、血压曲线都显示着老人还活着,但已经处于弥留之际。老人这个样子已经5天了。床边,他的老伴儿拉着他的手,嘴里不停地念叨:“小峰就快回来了,你等等呀!”边上的大儿子实在忍不住,说道:“妈,你别说了,爸爸累了,让他走吧,别再等了……”医生早在5天前就宣布老人已经抢救无效,面临死亡。然而,这老人却倔强地不肯走,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就是咽不下最后那口气。第6天早上,随着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声门响,一位高大的男士步履不稳地冲进了病房。他几步上前,抓住了老人的手,一句哽咽的话语脱口而出:“爸,我回来了……你看看我……”老人紧闭的眼角突然流下了泪水,紧接着,监视器里发出了刺耳的声音,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一幕,真实地发生在我的眼前。去世的老人是我的舅舅,高大的男人是他刚刚从英国赶回来的小儿子小峰。
小峰是1980年代出国热潮中的一员。身为清华高材生的他,和许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向往着去西方学习。那年代的中国家庭还不富裕,想要出国留学并不容易。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小峰申请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离开了北京,去往了梦想中的名校。他一直读到博士后毕业,留在了英国,从事物理研究工作,并结婚生子,加入了英国籍。这个过程中,他回国次数很少,一来那个年代进出国门还没有那么便捷,二来留学的费用高,回国一趟花费不少,三来工作以后一直很忙。我的舅舅还有一个大儿子留在身边,所以小峰也没有太多顾虑。然而,对于父母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心中至宝,也许,小峰觉得有大哥在身边,父母有人照顾并不需要他在身边尽孝,所以他可以放心,但父母却始终牵挂着这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于是,有了前面的一幕。那一刻,小峰是崩溃的,他久久不能平静。《论语》里说,父母在,不远行,行必有方。然而,即便行必有方,也不能减轻他的负罪感。对于父亲来说,小峰是他的骄傲,也是他心中始终的牵挂,这牵挂让他在弥留之际坚持着,直至见到小儿子的那一刻。
子欲养而亲不待
今天,当留学潮再次在我们身边汹涌之际,有多少尚年轻的父母送孩子出国留学时想到过自己的未来?中国的父母很伟大,为了孩子的未来,可以抛弃自身的一切,倾其所有。有人说,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父母自私,总希望孩子孝顺自己,你看西方人,孩子18岁就离开了父母,我们要向西方人学习。然而,事实上,中国的父母何其伟大,一切为了孩子,被大多数中国的父母奉为信条。儿女总是有很多理由离开自己的父母,也许为了自己的事业,也许为了自己的家庭,也许只为了心中的自由,等回过头来想起父母,却已是子欲孝而亲不待了。
面对孤老,她很坦然
赵丽萍是我父母的结婚介绍人,今年88岁。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她第一次去日本探亲回来以后,父母邀请她来家小聚。那时候我正处在青春期,与她的见面因我而不欢而散。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她在饭桌上大谈日本人的优秀、日本东西品质的好。本来这也没什么,但当她开始夸奖日本红灯区的时候我暴走了,摔了筷子,用手指着她让她滚出我们家。作为知识分子家庭,我的这种行为确实不大妥当,父母尴尬又恼怒,最后滚出去的当然是我。虽然我父母后来也跟我说他们并不赞同赵阿姨的论点,但也不能容忍我这样的行为。从此以后,我父母再与这位赵阿姨小聚,永远将我支开,我也乐得不再见她。甚至在去年,当我父母听说她住在养老院,向我表示想要去看望她时,最终也只是要求我爱人开车带他们去,对我并没有要求。这件事,其实我是不孝的,但已经如此,也只好顺其自然。然而八卦之心却还是不止,对于她现状的莫名关心,最后还是从我父母处得知了一切。
赵阿姨有两个女儿,她们都嫁给了日本人。这是赵阿姨一直自豪的事情。虽然我并不能明白嫁给日本人为何让她自豪,但我想人各有志吧,谁又能强求他人和自己有一样的人生观呢。我妈妈跟我说了她的两个女儿的生活,从她的表述中,并没有我们认为的日本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低下,而是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她们只是在家相夫教子,在我们看来没什么社会地位可言,但在日本,主妇并不是地位低下的,甚至因为丈夫的公司会给主妇开一定的工资,好让她们专心做家庭妇女,她们的日子过得还挺不错。赵阿姨对此状况很满意。她总想着,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传统教育,所以将来她老了,可以去任何一个女儿家养老。然而,现实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日本人确实传统,所以他们和自己的丈夫一家生活在一起。赵阿姨怎么可能作为亲家跟人家生活在一起?她的两个女儿也很“遵从日本传统”,从嫁到日本,就很少回国看望她。75岁以前,赵阿姨腿脚还好,所以她年年都会去看望女儿。后来,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只好在家里请了保姆照顾自己。她的老伴走得早,女兒们还没有出嫁就已经离她而去。她一直没有再婚,就这样年复一年,在等待女儿回国看望她的期盼中步入了80岁的行列。因几次和家中保姆的冲突,最后她卖掉北京的两处小房子,住进了养老院。而这些年来,她的女儿们只结伴回来过两次,每次只待了10天,就又匆忙回了日本。我妈妈问她会不会觉得寂寞,她说:“怎么会呢?老人院有这么多人呢,我每天不知道有多忙呢。”我妈妈又说:“现在通信这么发达,装个微信聊聊天,也好解一解相思。”她回答:“她们都忙,而且她们都说不会用微信。而且我岁数大了,不大会这些玩意儿。”
养老院的房间不错,因为她选择了最贵的房间和服务。当我妈妈问她会不会觉得当年应该留一个女儿在身边更好的时候,她说:“留谁呢?两个女儿,都要嫁过去,我挡着谁的幸福合适呢?”
年轻的时候我们谁会想有一天老了,希望孩子能在身边,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前途。
儿女的前途是父母最关心的“大事”,儿女幸福,父母也会感同身受。面对孤老,赵阿姨很坦然,她的心中没有什么可以和女儿的幸福相提并论。也许外人看来,她的女儿是不孝的,但是,今天的孤独,对她而言不是代价,只是一个结果,而她选择接受并平静地面对。无论我是否认同她的言谈,我却不能不佩服她对于儿女的“牺牲精神”。只要孩子们好,我的生活我自己面对。
利己主义的行事原则
我公公是家中的老小,六七岁就没了父母,一直被他的四哥,也就是我们的四伯父照料到成人,因此对这个比他大13岁的哥哥,我公公有着深厚的感情。四伯父生活在上海,而我公公从考上北京的大学后就一直留在北京。四伯父80岁以后,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我公公那会儿也退休了,因此,每年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都在上海照料四伯父。四伯父终身未娶,大概是在他年华正好的时候,一直带着我公公生活,没有人愿意嫁给他。1980年代,他领养了一个女孩,并在1995年送她去了美国留学。四伯父待她如亲生,为了女孩的出国花了不少钱。然而,这女孩一去不回头,从去了美国以后,直到四伯父去世,回来的次数超不过5次。她在美国嫁给了富裕家庭的子弟。家庭收入不错,年薪在20万美金以上。然而,几次回来,她的行为都让我们所有人吃惊。有一次回国,她原计划在上海待15天,因四伯父突发疾病,耽误了时间,她又待了10天才回美国。四伯父还在医院,她就找我公公要钱,她说,她就带了15天的花费,多一天她都无法继续留下来。如果要她留下来,要按照西方的规矩来,要求的一方需要支付被要求一方的生活费。也就是说我公公必须以每天1000元的标准给她钱,她才能继续留下。我公公想着他四哥对这女儿的留恋之情,只好支付了1万元给她。让她多留了10天在四伯父身边,因为10天后四伯父出院。走的那天,她对我公公抱怨,飞机票延期还有金钱上的损失,这个就算了。说的时候一副非常大度的样子,我公公本身脾气不好,忍了又忍才没有发作。本来计划送她上飞机,因为这句话,我公公让她自己打车去了机场。回来以后,我公公为此生了好几天的气。
4年前,四伯父脑溢血住了院,我公公去了上海,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两个多月,最终没有留住他的四哥,四伯父离开了人世。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那天,我公公就给四伯父的女儿打了越洋电话,希望她能马上回国。然而,直到四伯父咽下最后一口气,她也没有回来。四伯父走了,留下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根据遗嘱,这套房子卖掉后的钱一半留给我公公,一半留给他的养女。我公公办完了四伯父的丧事,还没有等到这位养女的回归。只好再一次打越洋电话给她,告诉了她丧事已经办完,现在需要她回国处理房产。这一次,只用了3天,这位养女就出现在了我公公的面前。
芳姐在去德国照顾儿子的时候发的朋友圈信息里,基本都是讲述她给儿子做的地道中国美食
可笑的是,这位家庭年收入20万美金的养女,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公公:“上海的房价是不是很高?这房子能卖多少钱?”我公公一时气愤,转头就走,临走说了一句:“我家有事,回北京了,你问了房价再打电话告诉我。”这事因为涉外,需要各种手续和流程,一直办了3年才最后办妥当。其间,这养女几次生事。一会儿说因为钱不好转到美国,所以希望买房的人一次性付清,所以我公公必须拒绝当时的那个买房人的贷款要求。一会儿又说,因为她在美国,所以要交转账的花费,而我公公作为中国人不需要交转账费用,按照美国的规矩(我至今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美国规矩)应让我公公和她四六分钱,她拿六。一会儿又说,她是正牌的继承人,就算是遗嘱说五五分,中国人一向不是人情最大么,难道我公公不是应该少拿一点?我公公最后急了,并告诉她房子不卖了之后,她和她老公同时出现在我公公面前,开始用不知道真假的美国法律“教育”我公公。作为一个一生说一不二的人,我公公咬死了按照遗嘱来,说出大天来我公公也毫不动摇。这事情终于落下了帷幕,而我公公也被这位养女在各位亲戚面前说成了是一个“只认钱”的糟老头子。有一次,我问我公公,为什么这么坚决?他说:“钱多钱少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这个女人的态度。她但凡有一分孝心在,我又何必这样!”
面对这件事,我公公说:“有些吃了点‘洋墨水的人,在世界观还没建立好的时候就被送出了国,他们东西方文化都没有真正继承。本着什么有利于他,他选择什么的原则行事,这就是过早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弊端。”他说的意思我很明白,确实有这么一些人,西方的观念有利于他时,他选择跟你讲西方规矩;当东方的传统有利于他时,他又想起来他是中国人。
孤独,是必然的
我最好的闺蜜是两位忘年交大姐。她俩目前60多岁,都有个儿子在国外。芳姐是老来得子,42岁才生下儿子,今年儿子才刚满20岁,在德国学音乐。芳姐年轻时在商界叱咤风云,后来身体不好,退居二线,丈夫继承她的事业独自在外地打拼,结果找了“小三”,虽说没离婚,但常年不在家。芳姐一个人将孩子培养成人,付出不少心血。为了孩子能有个更好的前途,她将孩子送到德国。然后,她的生活就变成了在德国和中国之间的转换。每隔两三个月她都要去德国待三个月,照顾她的宝贝儿子,乐此不疲。在德国她每天发朋友圈,多数都是又给儿子做什么好吃的。有时也带着儿子在欧洲旅行,或者花钱观看各种音乐会,让他的儿子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她总说她是痛并快乐着。作为一个曾经的癌症病人,她的身体不好,但是为了儿子,她可以当自己是个健康人。而她兒子也很感念母亲为他的付出,每当母亲回国,总会每天发来微信叮嘱她注意身体,询问她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并且会和她交流音乐中的感想。芳姐是满足的,对于未来她没有想法,也许儿子毕业了能回国?但她又希望儿子能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而对她自己的未来却从未想过,她总说:“我想,孤独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不论儿女是否在国外。”
薇姐的儿子是个“80后”,在国内大学毕业以后,突然生出想要改专业去国外念书的打算。薇姐无条件地支持儿子的举动。于是,儿子漫长的求学生活伴随着薇姐的辛劳付出慢慢向前,儿子从重读大学,到以优异的成绩博士毕业,这中间的钱花得如流水一般。最终,儿子成为新西兰某著名大学的教师,这其中离不开薇姐的不断支持。儿子娶妻后,并没有忘记自己早已离婚的妈妈,决定将薇姐带到新西兰一起生活。薇姐决定移民。我们都为她高兴,因为多年孤独一人的薇姐终于可以和儿子团圆了。走之前,薇姐将北京的3处房产全部卖掉了,没有留任何退路。然而,结果却令我们想不到。
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常年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孩子们早已经远离了我们
薇姐在去了新西兰以后,经常和我微信聊天。一开始,她是很开心的,覺得自己的后半生就可以和儿子在一起了。1个月以后,她开始和我说她想回国了,因为她太寂寞了。新西兰人口稀少,房子和房子之间距离很远。出门买东西不方便,需要一周开车去购物一次,回来全部放到冰箱里。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儿子儿媳和她的交流很少,这让她意外。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每天说话竟然需要依靠在微信里建立的三人家庭群!原因是儿子每天的工作从10点才开始。薇姐习惯早起,每天7点起床,只需要做自己的饭。因为儿子、儿媳妇还没有起床,并且他们的早餐永远是面包和牛奶。薇姐实在没事干,所以就倒几趟公交车去大学城的游泳馆游泳。儿子儿媳9点才起床,收拾好了一起出门上班。等薇姐游完泳中午回家,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到了下午4点,她开始做饭,儿子儿媳5点回来,匆忙吃完饭,又回学校继续加班。等她11点睡觉了,儿子儿媳还没有回来。她开始不明白,不是说外国人很少加班么?儿子说,因为他在学校是新人,所以要加班多干活。儿媳呢?晚上没有事,是去陪儿子的。她终于明白,这个家里,她就是多余的人。儿子多年在国外,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和外国人一样。儿子儿媳更钟爱面包、牛排的晚餐,而她长的是“中国胃”。她不会英语,连一个和她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候周末,儿子带她和儿子的朋友聚会,西方人的聚会无外乎就是在一起烧烤之类的,那些儿子的朋友都很年轻,人人都有可以聊的,只有她是看客。她每天除了游泳就是做一顿饭,大把的空闲时间,只好用来看电视剧,生活实在太寂寞了。回想在国内,她有一群朋友,没事就可以一起聊天、一起出行。她实在待不下去了,还没等到开始办理移民手续,她就决定回国了。
薇姐回了国,又开始了和儿子的“两国分居”生活。房子都卖了,她只好租了一个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住下。让她想不到的是,比在一起生活更贴心的是,儿子会每天在微信里向她问好。然而,毕竟两地离得太远。有一次,她摔了一跤,骨折了,她自己打120去了医院。躺在医院里,她打电话给儿子,儿子说太忙了,实在回不来。等腿好了,薇姐开始了报团周游世界的生活,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她想开了,趁着腿脚还行,身体还不错的时候,多走走吧,一个人在家,不如出去见见世面。
我们送孩子出国是为了他们的未来。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常年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孩子们早已经远离了我们。如果你想送孩子留学、移民,你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并不需要孩子日日陪伴在身边,但是空间距离、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更多的心理距离。在送孩子出国之前,你要问自己:你做好准备了吗?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