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化表达“中国梦”政治功能镜像管窥

2020-01-17李晓星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艺术化中国梦话语

李晓星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部,安徽 安庆 24605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概念作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中国梦”是基于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苦难后,中华民族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的自觉表现,有着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历史记忆,是中国人追赶世界文明发展脚步的不竭精神动力[1];中国希望和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一起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一直以来向全世界要表达的政治立场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准则,中国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从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历代领导人的外交策略上可以观之,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精神要核和具体阐释。通过艺术媒介传播中国梦,一直以来都是包括艺术家和政治学专家学者都在探讨的热点话题,艺术化传播中国梦能使人们通过艺术这一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在感受艺术美学的同时,能够获得精神的滋养和教诲。

一、“中国梦”艺术化研究综述

截止目前为止,对中国知网、万维网等相关论文网站搜索结果显示从艺术的角度研究“中国梦”的研究成果比较有影响力的概括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影视传播“中国梦”的角度研究

如袁靖华教授、项仲平教授的《“中国梦”影视研究:历史过往、框架预设与实践互动》是从影视角度阐发在传播中国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电影追求更加美好中国的艺术镜像,满足更多电影人以及电影观众的民族认同和家国情怀。许多中国电影人在做“中国梦”为主题的电影节目中存在误区和盲区,碎片式、随感式、口号式等议论较多,深度不够,准确性也有待于考证[2]。袁靖华教授在《从“美国梦”的好莱坞战略思考“中国梦”影视传播的华莱坞战略》一文中提出要汲取美国好莱坞之道,对“中国梦”影视的华莱坞产业联合战略提出新的构想和战略[3]。储双月、白海天教授在《从当下国产电影看中国梦国际传播的挑战与路径》中总结了国产电影与中国梦传播的现状及挑战,对国产电影助推“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路径提出诸多建议[4]。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梦”的角度研究

如邵清风教授的《从表象差异消费到文化共同体建构—古装剧传播中国梦的合理性和途径》一文指出中国古装戏剧在西方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建立在西方观众对中国戏剧艺术的“猎奇心理”和“猎奇奇观”消费心理上。但中国戏剧特别是古装偶像、传奇、神话剧大多将“中国梦”电视剧排除在外,戏剧艺术创作需要改变古装剧背离现代价值的状况,要在构建文化共同体的过程中,将唯美的古装世界和中国价值与民族记忆实现有效结合[5]。曹胜强、曹斯亢教授在《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看“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指出中国古文化曾在历史上辉煌过,也在近代落寞过。随着我国国力日渐昌盛,“中国梦”作为新的中国标识,要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助推“中国梦”实现。孙绍勇、陈锡喜教授在《反思、转换、优化:传统文化对中国梦国际传播的话语调适》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要助推“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话语转化和优化,要增加互信,消解彼此的疑虑,提升“中国梦”国际价值和世界意义。

(三)从中外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传播“中国梦”角度研究

何亚非在《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梦》中强调海外华文传媒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在传播和推动“中国梦”方面大有裨益。钟新教授则在《英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与意义建构》中对相关媒体调查数据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研究,并进了数据分析对比,来了解“中国梦”在异域中是如何被阐释和想象的,实现更有效的传播“中国梦”[6]。

(四)从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角度分析研究

陈军教授在《论文艺与中国梦:必要·路径·保障》一文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应当以好作品服务“中国梦”,促进中国精神文明建设[7]。艺术化传播中国梦的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梦”进行阐释、传播,他们的精彩分析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对全面了解“中国梦”意义深远。

二、艺术化传播“中国梦”的政治功能镜像

“中国梦”作为时代最强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本专业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我们看到从艺术视野研究“中国梦”的研究者更多的是从艺术传播手段的角度去研究,将艺术与“中国梦”相结合,深化艺术政治功能的研究甚少,因此研究艺术传播“中国梦”的独特政治功能颇有意义。

(一)不同艺术形式拓展“中国梦”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各有精彩表达

“中国梦”是深藏在中华儿女群体心里的历史记忆,是对中国在当下发展状况的准确概括,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强烈诉求,艺术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艺术来表达一种理念是最能让人接受的方式。“中国梦”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向全世界表达中国人的心声,无疑是可取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艺术方式来表达呢?其实艺术表现的诸多方式都可以做到。

美术艺术表达,如雕塑、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等。2013年年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城市雕塑艺术家黄剑以此为原型创作雕塑作品《嫦娥奔月·梦想成真》,她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中国雕塑艺术之美。她用自己热爱的艺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基于她作为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感,也是对本国文化的充分自信,获得极高的赞誉,这是她作为雕塑艺术家的“中国梦”。张志毅,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现代书画家,2017年9月入选为“一带一路”文化名片——中国艺术名家世界邮票人物。2018年2月,他的20幅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入选“一带一路中国梦”限量版珍藏邮册,这是面向全球发行的邮册,他是“中国梦”书画艺术传承发展的推动者,用书法艺术将“中国梦”推向全世界。倪继周——中国最有影响力书画大师,植绒壁画是他的独创,他创作的《金秋长城》代表着植绒画的最高水平。他在书画艺术领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华夏风流尽在他的挥笔泼墨间。刘香成是当代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位摄影师之一,2013年,刘香成持续跟踪记录中国30年变化的摄影精品《中国梦:刘香成摄影三十年》出版,前《纽约时报》福克斯·巴特菲尔德社长说刘香成从感情上总有一个“中国梦”,刘香成是真正的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真实反映了现实的中国,每幅摄影作品都包含着对祖国的深情和热爱,眼光独特。

表演艺术表达,如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曲艺等。2018年的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国际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音乐会就是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瑞典民主党Mikael Bystedt副主席指出音乐艺术能跨越国家、民族、语言的障碍,促进不同国家的人们沟通交流。中国驻瑞使馆典参赞张彪更是从中国梦对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入手,高度评价这次音乐会的成功举行和世界意义。2018年3月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梦”万里行颁奖盛典上,姜乃元少将盛赞东方军彩艺术团的舞蹈《五星红旗》和《卜算子·咏梅》这两个舞蹈节目把对祖国的热爱、感恩、崇敬之情以及中国人的气节、毛泽东主席的恢弘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张瑛主席在盛典结束时指出这次文化交流中,中国大陆的传统精粹和时代风尚给香港人民带来了强烈的视觉盛宴和巨大的精神冲击。赵世界秘书长也强调华人要牢记自己的民族根和中国魂,要尽自己的力量弘扬“中国梦”,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综合艺术如电影电视、戏剧等。关于中国梦为主题的电影电视艺术题材,可以说是艺术表达中国梦的主要形式,关于“中国梦”为主题的纪录片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创新中国》《航拍中国》《本草中国 》《劳动铸就中国梦》《百年潮·中国梦》等,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国梦”和中国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和无比坚定的信心。2014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推荐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电视剧就达127部之多,并要求在暑期集中展播。“中国梦”是根植于人心的,人民日报都发文强调中国的文艺作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以“中国梦”为主题。首次参加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的话剧《中国梦》是上海戏剧学院排演的,讲述了中国演员明明与约翰在谋生的过程中因共同的“中国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在国内外巡演数场,影响甚大。2017 年,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政府等联合举办戏曲文化活动“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同圆中国梦》由4位戏曲名家翟墨、张建峰、窦晓璇、王赢政联唱,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掌声经久不衰。这次活动还有中东欧16国的花车巡游表演和特色歌舞加盟,使这次戏曲文化活动即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有中东异域风情,体现了戏剧艺术与时俱进,为时代所用,替时代发声。

不同的艺术形式向全世界传达一个共同的声音——中国在近代历尽殖民耻辱,战争苦难之后,渴求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烈愿望。“中国梦”通过艺术形式来进行表达能加强彼此的交流合作,加深彼此的感情,让其他国家能理解中国,支持中国,接纳中国发展的理念,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二)不同艺术形式承载“中国梦”的“教”与“化”功能各有侧重

任何民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艺术体现或传达那个时代所需要表达的政治理念或政治理想,又或政治思想主流艺术形态,艺术的教化功能是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绕不开的话题。英国有句谚语: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可失去莎士比亚。意思是表达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完了,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一方面,艺术的政治教化功能表现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具体的艺术教化载体功能各有不同。在先秦时期,季札观一国的治乱兴衰可以通过这个国家的乐舞状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在汉、唐、宋时期,美术的教化功能日益彰显,唐代张彦远就有一说,美术能“成教化,助人伦”。古代文人情趣高雅,喜爱兰菊胜过牡丹,喜爱淡雅水墨胜过金银,体现了古代文人高洁的人生态度和优雅的艺术品位,也可见当时美术艺术对人们生活态度的重大影响。在元、明、清时期,戏曲艺术成为当时人们最为追捧的艺术娱乐形式,中国古代戏剧在创作的过程中大都有一定的道德指向意味,或提倡当时社会的主体道德,或是创作者希望实现的社会道德理想。在古代戏剧中主张的“厚德载物”“敬天积善”“忠厚仁义”“中庸和谐”等等,正是古代的“中国梦”,这些思想在我国古代戏剧艺术中多有出现,可以说古代戏剧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承载着那个时代统治阶级需要这些戏剧艺术承担着对民众的政治教化任务,让没有机会接受正统文化教育的民众通过这些戏剧艺术形式来了解当时统治阶级需要表达的政治思想。既然在古代艺术也能承载当时社会的政治理想,那么,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艺术形式承载“中国梦”、传播中国梦自然责无旁贷,而在采取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传播“中国梦”方面更加追求艺术的多样性、创新性、实效性。

另一方面,艺术的政治教化功能表现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教”与“化”的作用方面也各有侧重。“教”多侧重于说教,更多是通过艺术人物形象的设计引导人们“向善”或“去恶”。“化”更多侧重于感化,更多是通过某种艺术形式,人们在欣赏或鉴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对自己生活品质和思想境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也包括统治阶级对某种生活理想化的艺术设计端正或引导人们追求统治阶级希望人民应当拥有的人生态度或行为选择,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就艺术的“教化”而言,“教”偏重于理性,强调要善断是非善恶,“化”更多在于感性,强调情感的共鸣,进而对人生产生影响。“教”因目的太过明确,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化”又因太过深奥,易让人无法想明白,因此,艺术的“教”“化”作用通常是合在一起的,有时难以分清楚哪种艺术是单纯“教”的功能,哪种艺术是单纯“化”的功能。古代统治阶级在普及自己的政治主张或政治制度希望更多老百姓知晓的过程中,往往更喜欢选取戏曲等艺术形式,对人潜移默化施加影响更倾向于采取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国古代戏曲强调戏曲要具有高台教化功能,早在《左传》《乐记》中就有文字记载,强调戏曲要能安德或移风易俗,唐朝《唐阙史》更是强调戏曲要能“托讽匡正”,宋明清戏曲家更是在戏曲创作中箴讽时政,具有道德和功利意义才是古代戏曲的正统,古代戏曲承担道德教化责任是最好的途径。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具有引导当时社会女性要贤良淑德的道德倾向。现代影视作品是传达当前国家政策与对民众进行正面引导的最佳渠道,新闻联播、政论纪录片是我们获得国家政策、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主要艺术渠道,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政治导向,影视作品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塑造比单纯的政治宣传往往更能让民众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政治向心力,最近特火的《战狼2》能充分说明这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中强调优秀的艺术作品要有增强人们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的作用,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习书记的这番话为我们现代艺术作品在传播主题思想上奠定了基本政治基调,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三)艺术能分别涵养 “中国梦”的国内话语意蕴和国际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的精神内核与创造性转化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作品展现出来,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作品阐释“中国梦”具有很大的内涵性、可融性、世界性[8]39,借助大家能接受的艺术形式展现其国内话语意蕴和国际话语表达。

艺术化表达“中国梦”国内话语意蕴是中国梦艺术化表达的聚焦点和落脚点,是表达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想,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坚强决心。2012年至今,各种艺术活动围绕“中国梦”在国内迅速开展起来,首先是各大新闻媒体类艺术活动,如新闻联播,记录片频道、电影电视剧频道等围绕“中国梦”主题进行大量宣传、创制,反映“中国梦”的优秀纪录片、电影电视作品纷纷涌现出来,为宣传“中国梦”,正确阐释“中国梦”吹响了嘹亮号角;其次是文学、文化研究类活动。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要具有时代性,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当前的社会大背景和主流意识形态,“中国梦”自然成为现实文学作品的重要政治思想内容;文化研究更不会撇开当前的主流意识思想。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新思想的提出都会引起文化研究者的研究热潮,文化研究者或从历史渊源、或从当代价值、或从新思想实现的途径等等进行研究,这些活动能深化“中国梦”的话语意蕴;再次是音乐表演美术艺术类活动,刻板的政治宣传达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同时还有很多民众因为个体文化素养等原因,对政治宣传的理解有难度,但大多数民众总会在闲暇之余借助娱乐性节目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的音乐表演美术类活动就能藉此机会进行正能量的思想引导,丰富“中国梦”的话语意蕴;最后是学校围绕“中国梦”展开的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孩子从小进行“中国梦”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这是对“中国梦”的话语意蕴升华。

艺术化表达“中国梦”的国际话语主要是向国际社会艺术化表达中国的政治理念。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既要在文化交流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还要向西方国家学习,西学东渐,让“中国梦”在国家间能进行准确的话语传播,破除西方媒体在解读“中国梦”的过程中运用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思维方式对“中国梦”的错误解读,改变当前“中国梦”的国际话语权与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的境遇,传播中国“兼济天下、美美与共”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梦”的国际话语艺术表达中,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研究:从传播者的角度我们看到,中国传统艺术在艺术化表达中国梦的国家话语中作用匪浅。近代中国虽然文化话语权曾一度被西方霸占,但中华民族在艰难的国际环境中仍然在表达自己的文化话语诉求。中国特色传统艺术文化对西方社会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和合”的思想、“开放”的心态、“心怀天下”的视野,在传播的过程中强调民族艺术文化与现代国际间文化交流实际相结合的话语体系,积极消除“中国梦”对外传播的障碍,保持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硬度,构建“中国梦”对外传播的民族话语艺术文化表征;从接受者的角度我们看到,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梦”不可避免的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美国梦”在18世纪提起之后,“美国梦”所表现的意识形态思路和西方文明话语表达就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模仿和使用,但“中国梦”与“美国梦”毕竟是建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发展目标既有相似点,更有许多本质上的不同,在现实的文化语境中艺术化表达“中国梦”即要考虑到国际社会对艺术化表达中国梦的观念认同,还要考虑到中国梦的艺术化表达具象,在具体传播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化约,造成概念的碎片化和对意义的曲解。用艺术传播中国梦比其他的传播手段更加直观,容易理解与沟通,具有更强的相通性,消除西方民族政治体制下对中国梦内涵的质疑,得到国际社会更多民众的文化认同,形成中国梦的国际民意基础[9]。“中国梦”不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符号,还是具有丰富内容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其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既要准确领悟传播者的传播意图,还要考虑接受者能接受的话语传播方式,得到接受者的话语情感认同,实现话语传播效果的提高。

三、结语

艺术传播“中国梦”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能透过艺术的外在表现,潜移默化的将“中国梦”的政治观念渗透到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在观众欣赏艺术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与洗礼,艺术工作者有义务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国家的最强音,为国家发声、为民族呐喊。艺术化传播“中国梦”在政治思想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能准确的传播“中国梦”,这是艺术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所在,艺术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艺术化中国梦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不规则抽象
面向真实历史的艺术化求知——电影《村戏》的影像风格与价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