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分析
2020-01-17
会计是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对其经济活动按照相关规定做出项目核算和资金使用监督的一种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一旦会计人员出现道德问题,其危害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目前,由于市场经济占主体地位,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对会计职业,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职员的技术和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目前必须要分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产生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一、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目前,因为我国事业单位开展会计管理工作较晚,因此会计工作进行的还不够成熟,相比之下,对于会计岗位职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经验都有所欠缺,再加上,事业单位是不同于企业的特殊工作岗位,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会更高,这也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发展的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是会计职员的业务知识掌握较少,会计职能水平较低,对会计制度等专业性要求知之甚少,而且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环境的原因,易造成会计职工工作态度不积极,容易满足于现在工作状态,不能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学习,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会计工作能力几乎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掌握着单位大量的资金,如果法律意识淡薄,很容易产生错误思想。少数会计受到外部利益诱惑或者享乐主义滋生,就忽视了法律约束,编造、伪造财务资料,做出违法行为,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漠视职业道德。
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存在道德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态度消极不重视,德育教育薄弱。因为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相比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相对轻松的工作量,造成单位忽视对会计职工的专业知识升级培训。工作环境缺乏竞争性,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忽视了自身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建设。再加上部分单位领导对财政办公室的职业道德提升不重视,没有定期做职业学习和培训,造成工作人员也缺乏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而且,即使组织相关培训活动,人们普遍应付公事,对待培训不认真,会后落实力低,在长期的淡漠的状态下逐渐缺乏职业道德意识。
(二)缺乏相应监督机制。由于单位制度规定,外部人员很难对单位内部所有财政支出收入状况进行全部公开了解,群众和媒体等外部监督受限;内部监督方面,审计等部门由于工作任务繁杂,很难有专人对某一个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督,通过报表等形式进行有限的内部监督。我国还缺少针对财务部门运作的专门监督制度,缺乏专门的信息共享的一体化监督体系。此外,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一般都是办公室内部相互监督或者领导监督,都容易造成监督漏洞。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严格落实监督机制。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做出破坏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提早发现并防止损失扩大化,督促会计建立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一方面,单位内部要严格监督制度,财务情况不分大小都要加强管理。严谨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掉各种财务漏洞,最终形成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会计的常态化机制。还要加强审计监督,对发现的财务问题,轻则进行严厉的思想批评教育,重则追求法律责任,形成威慑力。只有采取双重监督的模式,才能更快更好地监督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为单位未来发展做好坚强后盾。
(二)强化职业道德和学习。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从业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学习,学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工作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放在首位。此外要不断学习工作技能,增加理论和业务知识,跟随时代和工作要求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其次,会计职业要增加保密意识,不能私自泄露单位财务情况,坚守工作职责要求。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此机会抓紧进行人事考试考核机制,用成绩和绩效来督促职工依规办事、依法办事。
四、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将增强自身道德建设作为工作的前提和本质要求,自觉按照内部工作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办事,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平,认真参加职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保证工作质量。只有单位内财政状况良好,才能推动事业单位财为民所用,推动事业单位项目建设更好地向前发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会计,要自觉保持坚强定力,不为财所惑,严格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践行担当负责的工作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