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革创新应对低油价冲击

2020-01-17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炼化煤化工油价

□ 本刊评论员

国际油价近期再度大跌,4月20日WTI 5月期货价格狂跌超过300%,收于-37.63美元/桶,历史上首次跌入负值;21日WTI 6月期货价格最大跌幅近70%,最低跌至6.5美元/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崩溃走势。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叠加沙特俄罗斯大打价格战,使得国际油市接连遭受重创。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石油消费临近峰值、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已具备相当竞争力的大背景下,低油价的回归将不会是短期现象,未来较长时期内低油价或将常态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卓强调,要做好长期应对低油价、打持久战的准备!

突然到来的低油价对石油石化业带来全链条、深层次的巨大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上游石油企业。受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上游勘探开发完全成本在50美元/桶左右,在国际油价持续处于低位的情况下,石油开采完全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只能通过压缩成本来减轻压力。本轮低油价带来的冲击更甚于2014年的油价暴跌,本轮暴跌油价一直处于30美元/桶以下的低位,跌势更深,形势也更复杂,油价下跌将给国内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升、深化改革等带来更大的考验,下一步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挑战也更加复杂严峻。石油企业现在已不只是过“紧日子”,而是必须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

国际油价的断崖式暴跌带来了炼油化工品市场成本端的坍塌。低油价将重塑我国石化工业产业链的竞争力。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路线成本受益,石油化工行业竞争力增强;煤化工遭到剧烈冲击,低油价击穿煤化工的“盈亏点”,煤化工深陷全行业亏损的艰难困境。

利润跳水、成本挤压、投资收紧、风险高企,石油石化企业该如何度过这一轮前所未有的油市寒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非常时期,应对非常冲击,石油化工企业必须拿出非凡勇气,变革求存,创新应变,才能化危为机,浴火重生。

石油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将企业的发展寄希望于等待油价的回升,要做好长期应对低油价的准备,学会在低油价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在上一轮油价暴跌中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中油价环境中仍然得到了持续发展,就是一个有益的启示。面对低油价的冲击,石油企业一方面要继续履行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要改革求生、提质增效,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应对低油价,根本之道是要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其中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是关键。要化被动为主动,将低油价的遭遇战转化为改革图存、提质增效的攻坚战,充分利用好低油价的倒逼机制,从价值管理、价值创造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链,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发挥协同效应,深挖创效潜力,激发创效活力,增强企业的逆境生存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型石油企业应抓住低油价冲击的难得机遇,化危为机,通过海外并购与合作,推进国际化经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公司的步伐。

在低油价时代,炼化企业需要“另辟蹊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目前我国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呈现前所未有的集中建设、集中投产的景象,炼油和化工产能过剩日益严重,炼化企业要从生产通用型大宗成品油和化工产品,转向多产高附加值油品和高性能化工产品,着力发展高端聚烯烃、专用树脂、特种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功能材料、医用化工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石化催化剂、特种助剂(添加剂)等特种化学品,推进炼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低油价是考验煤化工综合能力的试金石,煤化工企业要依靠业务实力、创新能力、内生动力,扛住压力,利用低油价时机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主动进行改造升级,逆境求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低油价带来的困难与挑战,给石油石化企业提供了一个加快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历史契机。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只要我们正视困难、振奋精神、众志成城、积极变革、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够破冰前行,渡过难关,在逆境中创造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

猜你喜欢

炼化煤化工油价
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探析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炼化装置小径管的隐患分析与分级管理体系构想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煤化工设备国产化制造发展现状
电气在线绝缘监测系统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做好煤化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