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探究
2020-01-17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200082)
近年来,随着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施工指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实施绿色施工也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满足国家政策要求前提下,结合地域特点,秉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节能材料,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1 绿色施工技术的提出
建筑业是高耗能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如果在建筑行业开展环境保护并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初的绿色建筑概念由此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的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施工的精细管理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绿色施工技术要求要把绿色的理念带入建筑施工过程中,使得建筑施工过程更加合理,减少业主的投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目前绿色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响应行业监管部门和群众监督的需要,在建筑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采取办法展示企业的环保理念和绿色施工技术,如降低施工噪音、降低尘土对pm值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等。这些常规做法基本上处于被动局面,施工企业在主观上对绿色施工技术理念的认识程度还相对有限。施工企业以绿色施工技术理念为主体的施工技术标准尚未形成。绿色施工技术除了传统的降尘、除噪外,其他手段运用不多,推广的范围和深度有限。
3 绿色施工技术的建议
3.1 施工组织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施工组织是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关键环节,按照绿色施工技术对工程现场进行合理布置,施工布置引入BIM技术;对原有古树和古木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现有和绿地的占用;尽量避免造成土壤侵蚀和流失,避免出现废弃地和死角的情况;道路尽量避免硬化,有条件可采用吸水砖或钢板等可重复利用和绿色材料。
3.2 绿色建筑材料
近年来,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构件在预制场内集中预制,既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因为都是成品构件,避免了施工现场砌筑、抹灰、浇筑而产生的建筑垃圾,使得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得到保护。传统建筑施工会产生一部分废弃混凝土,这些废弃混凝土会对建筑施工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重复利用,使资源循环利用并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在具体回收使用中,首先将这些混凝土集中运送至专业公司进行破碎、冲洗和过筛分级,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骨料和制剂重新拌合混凝土,既减少了建筑垃圾,又变废为宝达到零排放。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比较复杂,承受荷载较大,所以配筋较多,结构钢筋较为密实,这给混凝土振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建筑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自留密实混凝土流动性非常好,且不用捣振,其强度完全可以满足质量要求,采用自留密实混凝土对模板和支模技术要求较高,施工过程需尽量避免漏浆的问题。
植生生态混凝土目前在边坡治理、道路两侧等推广较快。植生生态混凝土将粒径基本相同的骨料加入适当的水泥和添加剂拌和养护而成。除固定土质外,由于自身孔隙多、透水透气性好,可以植入绿植,改观环境和生态,同时对于净化水质、吸附有害气体、降噪等有非常好的功效。
3.3 扬尘、噪声和光的控制
防尘、降噪、控光是较早在施工现场实施的绿色施工技术。目前普遍在道路围挡上方、塔吊臂、现场出入口等安装喷淋系统,在施工现场启用雾炮车、洒水车等。条件较好一些的施工现场安装有智能pm检测系统,一旦pm数值超标就自动开启降尘系统。施工现场的各种垃圾要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尤其建筑垃圾应单独堆放尽快清理到指定地点。裸露现场必须覆盖并洒水防尘。对于施工现场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可以加罩子隔音设备的尽量加装,能进室内的就单独放置,确实不能降噪的设备尽量安排在工作时间使用。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清洁的新型能源,废物排放量为零,既清洁环保,又节源能源。对于建筑工程中节能技术应用而言,可以将太阳能电能作为建筑施工的储备电源,在夜间或断电状态下使用,还可以通过太阳能板为建筑内部提供热水、辅助供暖等。太阳能节能技术对地区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建筑施工应用中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3.4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施工现场应节约用水,同时对于降水回收、废水回收、雨水利用等高度重视。施工现场降水回收主要考虑出于施工需要对地下水要抽取集中存放或者对于基坑中汇集的雨水须排放的要求,这部分水用来绿化浇灌、降尘均可。此外,利用自然渗透效果,将上层滞水引至下层潜水,分配资源重新回灌地下。现场生活废水利用技术是将施工生产和生活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净化等达到处理指标后再进行重复利用,可应用于土钉墙支护、现场砌筑抹灰以及混凝土试块养护等。
3.5 BIM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于综合性超大型建筑体和个性化住宅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施工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BIM技术应运而生。BIM技术的运用可提升设计和施工的协同效率,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使得大型设备合理布局,物流组织有序,建筑施工和装饰装修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户型的采光和空气流通尽可能满足住户要求,楼间距和朝向的调整让视野得到优化,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3.6 智能建造应用
伴随建筑产业升级需要,建筑不再是单独满足居住和使用功能,绿色建筑、综合体和个性化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智能建造作为建筑行业新兴的综合技术,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机器人、物联网、5G、区块链等,把建筑数字化和智能化紧密结合起来。智能建造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多是从建筑形态、建造方式、市场运营和行业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重构,将数字技术和工程技术完美结合。智能建造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优化了资源利用,建筑环境更加生态化,使得建筑业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