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

2020-10-29

中国建材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交通量交叉口护栏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7)

0 引言

公路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功能[1]。全国和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适应新时期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公众出行需求,必须加快推进公路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可以有效改善公路行车安全条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现代公路建设人性化的体现[2]。通过全面排查治理现有公路的安全隐患,严格规范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路安全综合治理,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能够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

1 工程概况

G204起于海安盐城交界,向南终于通沙汽渡,全长约101.7公里,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一般路段路基宽度为26m,双向四车道。为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在该路段的交通安全设计中引入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理念,期望通过安全设施的建设来全面提升道路的安全运营状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贯彻“畅通主导、安全至上、创新引领、以人为本”的方针,针对整治路段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以避免只侧重被动防护而盲目设防或过度设防,而造成对环境及景观的破坏[3]。

根据工程的总体设计原则,通过对项目建设条件的研究理解,并借鉴国内外交通工程项目和安防工程项目设计经验及研究成果开展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4]。针对项目特点,对总体方案和设计思路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结合、项目特点提高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生命防护工程设计水平。

2 交通状态调查

2.1 交通量分析

为更好地完成G204 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对2012~2016年G204交通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G204南通段全线历年交通量统计

由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G204 交通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客车交通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1.1%,货车交通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3%。南通境内高速公路承担的客、货车交通量呈较大的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在8%左右,流量处于快速增长期;普通干线公路中,其它一级公路对出行路径产生较大影响,其分担的比重越来越高。总体来说,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204国道承担的交通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合下文不同路段的观测流量可知,九华镇、平五线交叉口段的流量仍将维持在较大流量水平。

2.2 交通事故调查

G204为南通西部主要南北向通道,跨海安、如皋、通州三个县(区),大部分路段位于郊区,周边的路域环境较好;但在海安的胡集街段和通州的九华镇段穿集镇而过,且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各种企业、花木市场、生态园区及居民集中住宅等相继设置在道路沿线,人流量及车流量大,机动车随意占用硬路肩现象突出,机非混行及逆向行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存在安全需求。

通过深层次挖掘交通事故的成因,为从管理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交通管理、客货运输组织、应急保障等方面制定交通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技术标准等提供数据支撑。为此,对204国道全线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地点等进行调查和统计。总体来看,事故集中在早上6时至9时、下午集中在17时至19时,也就是上班和下班高峰期;秋冬季节交通事故略多于春夏季节,但不是非常明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最多,点比达62.75%;在主线机动车与横向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冲突;交通事故多发生于晴天。区域内的交通安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如皋段事故数量比其他两个区域多。平交口交通事故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地点,事故原因表现在主线交通与横向交通之间的冲突。

3 交通安全设计

3.1 下穿高等级路段

G204 南通段,在K770+150、K772+000,和K830+000位置有三处下穿,分别下穿S28启扬高速,G328和G40沪陕高速。下穿高等级公路时,需对车辆定位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在车辆通过途中,光线、压迫感导致司机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失控或撞上设置于中分带或外侧位置的桥墩,发生不必要的事故。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在距桥梁两侧100m范围内将路面车行道分界线设置为实线,在桥墩上设置黄黑立面标识,如图1所示。

图1 下穿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布置

3.2 路侧缺少防护

经调查部分路侧临河段缺少防护或护栏设置长度不够,根据《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指南》“陡崖、深沟、填方边坡高度或路肩挡墙高度h≥4的或距路肩边缘不足3m有湖泊、沟渠、高速公路、铁路等路侧险要的路段,需设置路侧防护”,防止车辆冲入发生二次事故[5]。为此,在安全设计中考虑在路侧高路堤路段增设波形梁护栏进行防护。

3.3 平面交叉视距差

小型平面交叉通视三角区内绿化树木遮挡行驶车辆的视距,使驾驶员观察不到横穿道路的行人等,容易引发主线与被交道路车辆之间或车辆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其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按照规范要求移植平面交叉通视三角区范围内的树木,修剪树木,保证行车视距。

3.4 平面交叉路段

G204与S334在K789+400处十字相交(如图2),该交叉口为A类交叉口,设有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车辆行驶受信号灯控制。但该交叉口交通量较大,S334由东往西方向仅有一条直行车道,直行车道数不平衡,不仅拥堵情况频发,无法满足东西方向直行需求,也容易造成事故。

G204与华山路在K820+150处相交,华山路位于九华镇区段,中分带采用混凝土护栏硬质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采用一柱双挂波形梁护栏隔离,机动车道现状为左转车道+直右车道,被交道育贤路为九华镇区主干路,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G204交通量大,货车比例高,与华山路交叉口路段主线直行和右转公用车道,降低了交叉口通行能力。主线中分带混凝土护栏过于靠前,导致掉头及左转弯半径偏小,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而且被交道未漆画标线,车辆无序行驶。

图2 G204与S334交叉口现状

图3 G204在K827+100处的异形交叉口

结合G204与S334交叉口实际情况和交通安全设计要求,将压缩东侧中分带,压缩出一个车道,保证2个直行,1个左转,并设单柱双面护栏进行物理隔离。根据交叉口的数据条件,交叉口不宜设置实体岛,用标线对交叉口的空间重新优化进行有效分割。将东南角标线岛后移,缓解直行曲线化的问题。设置非机动车道,强化非机动车路权。

针对G204与华山路交叉口的实际情况,通过压缩中分带及非机动车道的方式新增一个机动车道,改造后的车道划分;一个直右车道+一个直行车道+一个左转车道,并设非机动车车道,保障非机动车路权。

3.5 人文干扰路段

G204九华镇区~通州界集镇段全长2.748km,集镇段道路断面与一般路段断面一致,双向四车道,限速70km/h,在车行道边缘处,采取单柱双面护栏进行机非隔离措施。建筑物离公路较近,约5~10m,路侧名民居和商铺与路面非机动车直接连接。根据近3年G204线交通事故数据调查情况表桩号数据进行分析,在820km+140m~820km+980m之间840米的区间内发生了9起交通事故,此路段为事故黑点集中段。经分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四点:集镇段店铺、民宅距离公路较近,多数直接与道路搭接,造成横向干扰较大;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随意停车,导致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侵入机动车道;车辆在路侧、非机动车道和中分带标线内停靠情况严重,导致非机动车会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造成对机动车道的干扰;中分带及侧分带开口过多,严重干扰主线机动车。因此,提出封闭部分中分带开口及侧分带、在侧分带护栏端头设警示桩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大对集镇段车辆随意停车行为、路侧堆物和店外现象的管理,增加“禁止停车”标志。

3.6 复合路段

G204在K827+100处为异形交叉口(如图3),交通流交织严重,主线限速为100km/h。与主线交叉及汇流被交道较多,中分带设置开口2处,非机动车及行人不按信号灯情况时,驾驶员制动时间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在G204方向通过回填中分带及缩减车行道的方式开辟一个左转弯专用车道,徐河桥西桥头约91m中分带,东桥头72m中分带,结构层与现状路面保持一致。

4 结语

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应把使用者安全出行需求作为公路发展之本,以控制公路使用者交通安全风险和履行公路行业公路安全保障责任为核心,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和控制事故严重程度为重点。G204南通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施工已完成,示范路建设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高风险路段的处治措施适合本地交通实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有一定的技术推广价值,为江苏省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交通量交叉口护栏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研究与实践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监控系统探讨
城市道路小间距T型错位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不要跨越护栏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量短时预测方法
辽宁省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