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约伦理与社会道德困境的对策分析*
——基于个体虚拟和现实二重性身份的时空追问

2020-01-17文茂臣

关键词:物质化科技化功利化

文茂臣

(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类正在经历身份双重性——现实身份与虚拟网络身份的自由转换和建构。当今社会力求培育个体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此同时,虚拟网络却不断向个体释放危险信号,错误地引导他们,恶意评论、超前消费以及盲目攀比等。上述现象导致的消极价值观与社会所弘扬的传统道德规范产生了强烈的现实冲突,并以不容小觑的张力将矛盾扩散开,引发道德困境。为此,契约伦理对化解社会道德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 契约伦理的哲学阐释

(一)契约伦理的定义

契约本身就是人类为了解决伦理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特指人与人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早在东汉时期,郑玄注曰:“契,券也。”“掌稽市之书契。”“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1]不必讳言,契约伦理最早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保证交易过程或者约定仪式的神圣与严谨而逐渐被人们规定下来的道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派生出更多的盟约和约定的概念,而到了当代社会,已成为人们相互交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契约伦理的三大特征

第一,信赖。利益双方想要订立契约,除了达成共识之外,还需根据彼此道德价值的判断和意向展开道德行动,在这个行动过程中,必须信赖彼此。“信赖又分为‘有益信赖’和‘不利信赖’。‘有益信赖’是指那些承诺义务若被遵守, 当事人便可获益的信赖。‘不利信赖’是指那些承诺义务不被遵守, 则当事人便会遭受损失的信赖。”[2]32可见,信赖是契约订立的基石,是不容忽视的前提与基础。

第二,约定。任何契约在信赖彼此之后,都需要这样和那样的方式才能保证其约定的公平与正义,约定的方法分门别类,但大致可以分为物质和语言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体现为交换物品等,比如古代媒妁之约就是交换定亲信物;语言方面体现为起誓、许诺等,比如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时候,大唐王朝就以天子诏的方式宣布了双方的口头誓言与书面许诺,确保大唐与吐蕃订立签订的神圣。总的来说就是泛指利益双方通过约定的手段表达合作意向,其中又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最为正式。一般情况而言, 这种白纸黑字的约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效应,是确保双方不会轻易变化承诺与义务的直接证明。

第三,合作。当契约订立后,利益双方就要根据承诺的义务进行责任区域的划分,是彰显诚意与执行力的具体表现。责任是合作之后的义务和权利的统一,“在契约中我应尽的义务也就是你所应享受的权利, 反之亦然。”[2]32所以,履行责任是契约合作的关键,也是在契约执行过程中是否守伦理道德的评价标准。

二、社会的道德困境

(一)道德困境——道德信念缺失

道德困境是指人们在两种有价值的东西之间必须进行一种非此即彼的道德选择,更进一步而言,它本身就是两种道德观念的对撞,通过人的心智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思忖与人性的考量从而做出了一项最为契合当下局面的道德选择。最终而言,道德困境是个体主体道德信念的缺失,若是念头早已通达,就不必纠结鱼与熊掌如何兼得,亦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不会惶恐此番举动是否导致“善之花”结出“恶之果”。归根结底,道德困境症结于信念缺失,也是无法坚守自身道德底线的体现。

(二)当前社会道德困境的四重矛盾

就道德底线论而言,一方面,它没有认识到当前道德困境的实质在于信念缺失,因而只能以外在的强制代替内心的自律;另一方面,如果不以一种价值原则为基础,就难以对“道德底线”这一自身没有标准的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3]。

第一,当前社会道德困境表现为功利化,而功利化的实质是对个体主体生活意义的追寻。就生活的目的来说,有两种含义,一是日常生活的安排是为了如何更方便地获得某种实效和名利;二是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注重当下的感受,不再考虑人生的终极关怀和绝对意义,而采取一种现世主义的生活态度[4]102。于是,个人的生活无形之间被束缚上了枷锁,失去了对人生的思考成为了满足物质需求的行尸走肉。

第二,追求功利化势必导致个体生活的物质化,而物质化便是消费观念的失衡以及扭曲。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吃穿住行方面,不再拘泥简单的肉体生存而是强调物质享受与满足,譬如无肉不欢、饮酒寻乐再到出行必高铁飞机,住宿四星及以上等等,这类现象出现在没有偿还能力的学生青年身上屡见不鲜,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风气都沾染上了物质化的奢靡之风。另一方面,传统美德崇尚的节俭似乎因此成了落后的标志,许多人现实社会之中对于节俭表面上唯唯诺诺以表赞同,而到了虚拟网络世界,立即化身键盘侠,对于节俭进行断崖式的批判。

第三, 个体生活的物质化来源于时代科技革命性的突破,而生活科技化便会导致依赖和沉溺的道德忧患。最为常见的就是手机,手机至今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聚会无聊玩手机,吃饭等车玩手机,不知不觉间人类就依赖上了手机以及沉溺在手机带来的花花世界中。一旦离开了手机,许多人立即便会感到精神空虚与人生的不完整。诸如此类的科技化道德困境经过文学粉饰定能媲美薄伽丘的《十日谈》,真是令人万般的悲凉与无奈。

第四,个体生活科技化势必上升到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就是一把双刃剑,是各国比拼文化制度等优势的无形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个体的生活也因此卷入了泥沼之中陷入了两难。譬如之前钓鱼岛事件后公民自发的抵制日货,一方面出于个体的爱国情怀和道德修养有选择地不优先考虑日货,而另一方面日货产品的优良以及便利又不断让个体举棋不定。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道德困境的四重矛盾引发了种种问题的层出不穷,种种争论的吵闹不休,社会各个领域因此受到牵连和波及,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热点问题。对此,应当以时空维度呈现出来的广阔视阈为引,挖掘个体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二重性身份下对道德困境四重矛盾的追问与思考。

三、时间定向下虚拟与现实二重性身份的追问

(一)论功利化的道德困境追问

个体生活功利化的道德困境主要在于生活意义的价值取舍,王晓明在对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进行了这样的描述:“80年代过于关注人的上半身,而且对人的精神理解过于片面,人们心中的偶像是浪漫的诗人、沉思的哲人亦或慷慨激昂的政治改革家。而一到90年代,风云变换,过于关注人的下半身,偶像竟成了好莱坞明星、富豪榜老板,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光鲜亮丽的事物。”[5]个体生活功利化逐渐导致道德困境的形成,而基于时间维度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个体逐渐趋于功利化,开始正视追名逐利对个体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辞职经商等现象屡见不鲜,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并没有完全接受这样的社会变化,道德困境只是相对于那些徘徊在辞职十字路口的人,迫使他们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第二阶段(1990~2002年)。2002年8月25日网络实名制的普及,功利化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所谓的厚黑学成了人们竞相追逐的人生宝典,各种成功的“励志”书籍竟成了时代的潮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账号的概念逐渐在人群中普及,网络身份成了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进行交往的名片,一时之间,功利化大于一切的不当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滋生了各种利用网络身份进行诈骗的行为,这样的失信行为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第三阶段(2002年~今)。网络实名制普及后,明确将个体的网络身份和现实社会的身份进行了关联认证,迫使绝大多数利用网络身份诈骗的行为见光死。但这样并没有完全做到杜绝此类现象,反而让一部分人注册一个甚至多个网络虚拟账号,通过对网络虚拟账号的打理,一个人甚至可以分饰多角,演绎不同性格以及生活的角色。例如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富有责任心的警官、赚得盆满钵满的畅销小说家。只要有心并有计划地在虚拟网络经营所谓的人设,就能带来一系列名和利的可观收入,而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甚至有些还是高中都没有毕业的肄业青年。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发展,个体生活的功利化不断地积累矛盾,同时放大物质追求对个体的重要性,导致个体物质化的道德困境。

(二)论物质化的道德困境追问

马克思·韦伯认为:“当天职观念已转化为经济冲动,从而也就不再感受到了的时候,财富的追求已被剥除了其原有的宗教和伦理涵义,而趋于和纯粹世俗的情欲相关联。”[6]资本的积累离不开发展,而发展讲究利用某种文化来迎合市场的需要以及人们的购买欲,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所认知的道德信念就逐渐成了消费主义文化,奉行物质消费至上的原则,精神的实质追求也演化成物质欲求的攀比与炫耀,消费不再是单纯对物质进行占有与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耗,而是逐渐符号化的系统操控。消费符号化加剧了社会地位身份的分层,而一些社会地位处于劣势的个体不满足于现状但又无法从现实社会突破只能转而占据新型的虚拟网络,试图找寻身份新的出路,从而形成物质化的道德困境,同样基于时间维度而言,大致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0~1995年)。从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始,网络对个体的物质化的需求就产生了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却又被现实社会所制约的影响。个体对物质的追求不再局限肉体基本的生存需要,转向为对商品进行不同程度的消费。个体消费观念的转变导致传统道德的缺失,例如崇俭黜奢的优良传统俨然变得落后,趋乐避苦的享受成为个体生活的重要准则。

第二阶段(1995~2011年)。互联网营销模式带动了电商的发展,个体对虚拟网络店铺的经营甚至可以等同现实社会一份体面的工作。例如2011年11月11日,淘宝的双11节一日成交额高达33.6亿元。可见,个体对物质的追求已到达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极高层次,而市场经济也呈现出哪里有需要,就马上对哪里进行商品生产与满足的怪诞。

第三阶段(2011年~今)。电商购物的繁荣兴盛带来的是个体对物质化高层次的需求,而个体大多数还是依赖现实社会身份赋予的工作和地位获得收入的分配,在这样供不应求的物质索取下,个体为了维持生活的美好,转而将金钱的来源看向虚拟网络的贷款机构,逐渐形成了超前消费为荣的“富人观”以及存钱守旧不可取的“穷人观”。尤其以当下青年为主力军,他们一边享受虚拟网络身份的高贵譬如各种APP的高贵会员和黄金消费用户的美称,一边现实社会身份负债累累。一旦这个贷款——消费与还贷—贷款的消费链被打破,轻则导致家庭的争吵不止,重则导致逃避付出生命的代价。

以上可知,个体物质化的道德困境主要是从物的消费过渡到了符号消费,从而对个体多样化的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不管是个体的功利化还是物质化的道德困境都离不开个体生活的科技化。

四、空间定向下虚拟与现实二重性身份的追问

(一)论科技化的道德困境的追问

科学技术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不仅体现在知识体系建构的方面,它所带有的强烈革命性与生产力日新月异的变化则会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整个世界日常生活的革新和社会的变迁。

在西方,个体生活的科技化意味着:社会爆发出来的张力连同科学技术变革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收缩力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状结构将资产阶级社会的伦理道德包裹在其中,从而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改造,直至适应当代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社会的伦理道德崇尚金钱与权利,很多福布斯土豪榜上的常客摇身一变就能成为政客参与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这是西方国家的科技化导致的社会道德困境的诟病,他们非此即彼的道德困境更多地纠结在金钱与权利如何都兼得的理想国。对于虚拟网络的身份他们用来经营所谓的人设,例如2016年美国总统的大选,推特竟成了这次竞选兵家必争之地。而个体现实社会的身份因为生活的科技化,逐渐被虚拟网络的公众舆论操控,例如希拉里邮件门正是因为生活科技化才会败露得如此之快,希拉里虚拟网络身份与现实社会身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舆论攻击,最终无奈接受败北的事实。

在东方的中国,个体生活科技化的道德困境却不同,从近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便能清晰的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优越性,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整个虚拟网络的拟态环境呈现一片祥和的局面,个体生活科技化的道德困境在于如何看待手机对日常生活操控的影响以及如何正视沉溺在高科技的诱惑世界中无法自拔的不良社会风气。个体的现实社会身份在大众社交的过程中逐渐被薄弱化或者边缘化,反而相隔数百公里的虚拟网络身份成了大众社交的主流。

由此可见,基于空间维度上,不同地理位置下的个体生活科技化都有不同侧重的道德困境,为此,当以地缘性为切入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分析,同时重视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困境挑战。

(二)论全球化的道德困境的追问

全球化的道德困境所面临的问题体现在空间的地理位置中,不同国家的道德规范所呈现的价值意蕴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标准,也许你应尽的道德义务在他人看来只是强加于自身的道德绑架,这便是地域不同带来的道德观念上的差异。

于是,全球化后势必导致不同国家道德观念的对撞,形成道德困境。尤其针对出国留学的个体为典型,他们在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之中必然做出非此即彼的道德选择,出现了双重虚拟网络身份的特殊现象。一方面是祖国的网络社交账号,另一方面是留学地的网络社交帐号,如果个体的道德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刻则无伤大雅。而一旦成为他国道德观念的俘虏,则很容易发展为间谍性质的双面人,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身份将呈现荒废化。这样的道德困境来源于个体生活全球化的冲击,是理想信念处于摇摆的深刻体现。

面对全球化的危机,要勇于看待道德困境的挑战,将阻力化作动力,寻找转变的出路。不必讳言,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解决此类全球化道德困境的良药金方。

五、 社会道德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契约伦理与诚信

契约伦理所提倡的诚信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有异曲同工之妙,将优良传统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重新迈出摆脱社会道德困境的第一步——回归诚信,认同诚信,弘扬诚信。

诚信作为现代社会立身的根本,十分契合传统文化“人无信不立”的处事原则,也就是当个体面临社会道德困境时,坚守的道德底线总有一个标准进行清晰的界定。一旦某种行为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触碰到了诚信的原则,那么个体便能通过这个标准界定此类的行为不符合伦理也不允许自身做出这样的失德行为。如此,便能将道德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摆脱道德困境的束缚,让个体厘清生活中的“道德陷阱”与“道德馅饼”。

比如楚汉相争时期,就有一个名人叫做季布,一向说话算话,后世常用一诺千金形容他的信誉之高。可见,当个体的道德底线坚守诚信的处世之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善的道德评价,弘扬正确的道德之风,一定程度上减少失信缺德的发生,为社会功利化的道德困境提供可行的对策。

(二)契约伦理与责任自由

契约伦理所提倡的责任与自由是着力解决社会道德困境的功利化、物质化、科技化、全球化四重矛盾的第二步。个体想要得到自由,首先要学会承担责任。生活的功利化并不能完全等同有害,个体通过对契约伦理的认同,将责任与义务纳入人生自律的准则,也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例如某人想要提高相应的现实社会地位,他通过学习以及合乎情理的付出赢得了一次选拔机会,恰好这次选拔会有许多网络电视转播,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不仅为他赢得一定现实社会身份地位的改变,也能为他虚拟网络的身份赢得不少的名和利。

而随着他虚拟网络身份的名利日益上涨,他的生活物质化水平也相应水涨船高,不管是吃穿住行还是人情交往都上了一个档次。在这个生活物质化拔高的过程中,他拒斥违背诚信原则的虚假广告代言等诱惑,主动纳税或者公益捐款等回报社会的行为承担了作为名人的义务与责任,那么他也会赢得个体的自由与愉悦,形成良性循环,而非步入道德困境的泥沼犹豫不前。

个体生活的物质化离不开生活的科技化,但当前科学技术也陷入了窘境,即科学技术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科技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面,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似乎都可以通过也只能通过科技来满足,生活的艺术就是生活的技术[4]105。无疑,科技改变了人与自然关系,若是个体将人生交付科技来判断,将自然视为冰冷工具的来源,完全割裂自然的存在,必将导致个体丧失主体性,被科技操纵,沉溺科技的乌托邦里无法自拔。

于是,从契约伦理的角度出发,倘若生活的科技化趋势无法阻挡,那么随波逐流时,个体生活的科技化亦不能违背契约伦理的原则。具体而论,当个体享受科技化的便利时主动认同责任与义务的严肃与神圣,而不是将之埋藏心灵深处,用科技化满足个性需求,却不回避个性化应该承担的责任部分。

譬如生产汽车、火车、飞机等高科技化的现代工具时,主动承担对生态环境保护,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让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脱离地球资源的承载极限,并逐渐控制污染排放量的合理输出,加大对污染治理的环保事业的物质与人力投入,形成循环的生态产业链条,为实现个体生活科技化的自由创造有利的条件。

当个体生活的科技化上升到生活的全球化时,对于不同国家的道德观念与文化差异,一方面理性的进行看待,秉承相互尊重的前提,互相汲取精华,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另一方面,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不仅要深而且要广,积极宣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二) 契约伦理与最高公意

契约伦理所强调的最高公意是解决个体虚拟网络身份和现实社会身份有利的落脚点。卢梭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我们自身和我们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把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接纳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这个契约之所以如此明确的规定它的性质,就是因为一丁点微小的改变,足以使之成为一纸空文,契约的失效便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收回之前赠与的权利也不再为此应尽责任与义务。对于个体身份的二重性而言,不妨将之看成一纸契约,虚拟和现实的个体身份都置于最高公意的指导之下,遵循既定的行为准则,互相关联影响,却不互相干涉妨碍。

个体的虚拟网络身份与现实社会身份就如订立契约的利益双方,都将牺牲部分的自由换来共同的理想价值诉求,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而不同点在于契约产生效用的同时,不管是偏向于哪一方身份的个体都希望青睐的一方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自由,而在应尽责任与履行义务的时候主动让另一方付出更多的物质或精神劳动。

毕竟人类都具备独立的思维与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不能用一贯不变的原则强行附加给每个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这样不利于个体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也无法从根源上制止社会道德困境的产生。

结 语

社会道德困境的功利化、物质化、科技化、全球化四重矛盾可以通过汲取契约伦理的当代精神,用最高公意指导个体虚拟与现实二重性身份的转换与发展,在不违背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之下,坚守诚信的道德底线,对于订立契约后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必要的付出与劳动。最后,应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继续论证其可行的对策分析,为社会道德困境的解决贡献力量和智慧。

猜你喜欢

物质化科技化功利化
梅缘稻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普惠金融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非物质化”的激励方法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应用高新技术打造医疗制药的科技化及信息化研究
物质化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