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区农村公路的发展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优势

2020-01-17

中国建材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陇南农村公路山区

(甘肃省陇南公路局应急抢险保障中心,甘肃 陇南 746000)

陇南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域,拥有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水资源富集,水量丰沛,森林覆盖率居甘肃省之首。近年来,陇南市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了硬化路。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不但改善了陇南山区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出行条件,也为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先导性作用。

1 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要想富,先修路”是很多地方发展经济的口号,而对于山区,这句话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农村公路的修建能够连接更大的乡镇、城市,人们会接触到更加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学生能够就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生病就医也能更加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极大方便了群众赶集、节假日出行的需求,带动了山区农村土特产品买卖、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只有路修通了,发展才有希望。

陇南市自2012年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535.8元增加到2018年的7012元,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34.1%下降到2018年的7.8%,应该说,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使得山区当地的产业结构及农民的增收渠道得到了显著改观。陇南山区核桃、花椒、药材、菌类、茶叶等土特产品丰富,得益于逐渐完善的农村公路网,一方面土特产的种植、加工、采购能够节约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产品的销路。因此,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能够大力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我“造血功能”。

2 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在陇南农村公路建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时,不仅要注重陇南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等因素,还要考虑施工原材料的来源、运输、加工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参考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方案,常见的有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过对陇南山区农村公路长期的观测与调查,在相似条件下的实际运行中,沥青路面更易破损,如今大多已难觅踪影;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依靠其自身的独特属性,逐渐承担起了山区农村公路的日常交通运输,运行条件良好。

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经济实用性

1)由于陇南高山沟壑交错的特殊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设初期的投入相比沥青路面高出约5%—15%,但实际上,在相同的交通量、荷载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大概是沥青路面的一倍左右,同时陇南地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原材料大多能够就近采集、运输,间接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经济性和投资效益。

2)在后期养护运营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修复的费用是新建费用的2-3倍,而沥青路面局部修复或加铺时,费用比新建时大约高4-5倍。沥青路面建得起、养不起的不利局面依旧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公路所面对的共性问题。

3)从实用经济性来说,在普通高速公路上,行车速度在60km/h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用油耗比沥青路面大约节省8%;行车速度在120km/h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用油耗比沥青路面大约节省15%。因此,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的实用经济性远高于沥青混凝土等柔性路面。

4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前期需选择拌和场地、准备施工机械和进行混凝土路面配料试验、路面基层处治等,在后期拌和料运输、铺设、摊铺、振捣及平整养生上,机械投入少,不受施工地形影响,大型机械参与度小,耗时短,工序简洁。而相较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不但前期准备阶段复杂,在施工中对路面拌和材料的运输极为严格,同时摊铺过程中需要用到大型摊铺机多次摊铺压实,对机械相互配合和施工场地的要求高。

2)陇南山区公路大多穿梭于田地、林区,其地下水位高,地表水富集,需要配套完善的防排水设施。受制于项目资金等因素,农村公路在设计阶段的防排水设施不尽完善,大多注重路基的防排水,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水对混凝土路面来说不会造成较大的病害发展,但是对沥青路面的结构层破坏相当明显,在各种类型的沥青路面病害中,水损坏是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损坏类型。

3)山区农村公路急弯、长大下坡、村镇路段较多,线型不规整,交通事故频发,在急弯、长大下坡路段,沥青路面常见的防滑处置方法只能设置减速带,对上行车影响较大。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则可以利用刻槽、拉毛、嵌石屑和压纹等多种处置方式,在冬季应对冰冻天气时,防滑效果优于沥青路面,对行车影响较小,符合山区农村公路的使用环境。

4)在农村公路后期路面病害处治上,针对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路面破碎板、裂缝、断板等病害,可采用灌缝、清除破碎板重新浇筑等方法就地施工,结合山区交通量小,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以在短暂封闭交通的情况下确保修复效果。而沥青路面的病害处治需要对修复混合料进行集中厂拌,远距离运输,采用大型专用设备进行摊铺、碾压,受施工环境影响大且成本高,同时对施工人员专业化要求高。

5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用性和耐久性

1)经过对陇南农村公路长期的观测与调查,山区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多经久耐用,对山体零星落石、浮石及人为破坏的抗击力较强,同等条件下的病害发生率低于沥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内能够为农村地区的道路运输及日常出行提供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且拥有良好的平整度。

2)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以及群众爱路护路意识的提高,农村公路整体路容路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受养护资金、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制约,部分农村公路养护现状仍不容乐观。沥青路面后期养护维修成本高昂,机械设备投入多,养护维修成果难以巩固;而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成本低,修复工艺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使用年限。

3)山区农村公路受地形、地质和成本的限制,在平时水流量很小但雨季水量增长较大、地势较低的路段,修建桥涵存在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过水路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施工组织灵活、工艺简单,造价低、工期短,能够起到以小代大、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由于陇南农村公路大多在山区,急弯、陡坡路段多,路面纵坡较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沥青路面容易发生推移、拥包和车辙等病害,后期养护维修难以一次性根治;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却不会出现这些现象,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

6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的比较

1)近年来,国际原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的不断攀升使得沥青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市场的局部混乱导致材料的质量关难以把控,加之山区农村公路受制于建设成本等因素,建设质量风险较高。

2)由于沥青的自然分解与降解属性,农村公路沿线的地下水与公路用地会随着其使用年限的增加而产生一定的污染,加之山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回收利用率并不高,后期养护维修产生的沥青废弃料易造成二次污染。

3)相比于沥青材料的高成本运输,水泥等材料作为陇南地区的规模产业,大多能够就近调运,节约了运输成本,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大多由专业化施工队伍完成,而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由于其施工工艺简单,可以在满足资质要求的前提下,优先使用本地施工队伍,同时加强与乡镇、村社的沟通,吸纳当地贫困户劳动力,招募本地施工人员,增加他们的收入。

5)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沥青路面等柔性路面行车产生的胎噪少,舒适性普遍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刚性路面,但由于柔性路面在行车中易产生弯沉变形,加大了行车阻力,增加了油耗及污染物排放。而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良好的抗压强度有效减少了行车阻力与能源损耗,提高了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与节能减排效用。

综上所述,陇南山区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为当地的脱贫攻坚起到了补齐发展短板,优化产业结构,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就业,助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方便了山区群众的日常出行,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同时,在陇南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控制项目成本,适应当地施工环境,改善后期养护维修成果等方面得到了成功运用,应在下一步的村组道路硬化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陇南农村公路山区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陇南江南华源电力有限公司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十三五”以来辽宁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2.7×104km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山区修梯田》
《陇南青年文学》 诗选
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