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唐山红色文化情景
2020-01-17
一、唐山市红色文化情境概况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由于与京津地区距离较近,在抗战时期属于冀东地区的战略性地区,也是冀东抗战的主战场。在这里洒下了无数英烈的鲜血,例如,潘家峪惨案、喜峰口大刀园等历史战斗的遗址至今依然完好地保留,成为人们吊唁先烈、接受红色教育、培养爱国情怀的主要场地。在这一片沃土上,发达的不仅仅是工业,还有受人敬仰的红色文化,因此高职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拥有着良好的文化情境为基础。
二、唐山市红色文化情境下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合格的人才。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心中怀有祖国的人,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才能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对国家的热爱。特别是高职学生,他们是以就业为目标专门培养的一批新时期社会的建设者,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除了需要合格的专业技能,在精神思想方面也必须要经过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达到人才标准,才能更好地通过个人劳动创造社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二)促进学校思政课程的转型。思政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就势必要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单以唐山市为例,开滦罢工、喜峰口战役等历史事件都值得教师去学习研究,然后将其与课程内容相融合,运用到课堂当中,这样一来学校的思政课程就更加体现地域性、特殊性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精神文化都可以在身边找到遗址或事例,大大减轻了红色文化因时间与地域等客观因素带来的陌生感与学习难度。
(三)增强政治认同感,稳定社会和谐因素。前面两点都是从学生与课程的微观角度来看的,从宏观方面来看,对学生利用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比如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优秀的教育。学生数量众多,来自全国各地,拥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生分散在社会中,可以积极响应国家与社会的号召,在许多时候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进而巩固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唐山市红色文化情境下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方式。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常常采取听讲座、写报告心得等方式开展,形式单一且内容缺乏创新,学生普遍觉得枯燥。有些时候或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从网上摘抄资料来完成心得报告,没有真心实意的感悟,使爱国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对此,学校要积极思考,对其方式进行创新,一改往常古板沉闷、参与度低的局面。首先,从观念入手,学校老师与领导要意识到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性,看到其背后的深刻价值,转变传统观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不逃避花费时间与精力精心准备相关教育课程,将红色文化与地方性资源相结合,从学生身边熟悉了解的事物入手,便于学生去理解与内化。其次,要加大投入,学校除了提供师资力量,还可以在物质上尽可能多地提供条件与资源,如开展相关活动,开设比赛,设立奖学金等,创造学习机会,打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唐山红色文化的力量。最后,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例如成立红色历史学习小组,并给予扶持,在开学时积极招新宣传,吸引更多的同学深入研究唐山市的革命历史文化。
(二)采取多样的活动。红色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也不妨从这三个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入手,使精神有了活动等物质寄托,再通过制度进一步加强相互联系,让红色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的教育中。1.制度文化。红色文化中关于制度方面的内容,更多地体现在党的管理上,例如唐山市的几次土地改革就紧紧抓住了人与土地的矛盾,采取了有效地制度保障了农民的权益。在当代,这些体现民心抚恤民情的制度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延安整风”等规章制度要求,在今日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高职学生而言,由于年纪较小,对一些规矩方面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而学习制度文化既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还能提升自己的纪律性与自觉,方便后期学校班级进行管理,让教学任务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可谓一举多得。学校和教师对这方面的学习开展,不能仅局限于党课,要放开门槛,让更多团员学生、群众学生也能加入到其中来共同学习,可以开展制度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学习与自己的积累,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展示。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有具体存在的红色文化,大多指遗址、博物馆等现实存在。那么学校也不必将爱国主义教育局限于课堂上,课外带领学生前往遗址参观,近距离地感受当年的抗争之激烈,例如参观潘家峪惨案遗址,通过视觉上的震撼加强对侵略者的谴责与愤怒,进而转化为动力与强大的精神信念,这是仅依靠书本讲授知识难以实现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将教学与物质文化相结合,例入高职院校中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毕业后会从事导游工作,可以鼓励学生做好开滦罢工遗址、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等地的旅游讲解,在促进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加熟悉当地红色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专业的成长实现爱国主义的教育。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专业课程中找到与红色文化相通的地方,例如机械冶炼等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到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学习煤炭生成开采、发电、运输等知识,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设备条件都极其落后的环境下,工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进行作业的,将物质文化内化为精神文化力量,用历史遗址来加强爱国主义的熏陶。2.精神文化。和前面的物质文化相比,精神文化更加抽象,没有实体存在,它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来得到体现,我们虽然不能与革命先辈直接对话,但能通过前人遗物来感受烈士们的强大精神力量。一封家书、一双草鞋、甚至是留在亲历人手札中的一段话,都是一个个过去曾鲜活的生命在逝去前怀着满腔热血和爱国之心留下来的证明,这些都值得后人去细细品读,去学习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此,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一封家书”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了冀东烈士陵园后,让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当做战场上的士兵,写一封家书询问近况,表达抗战的胜利决心与爱国之情,另一部分学生则以烈士后人的身份写一封跨越时空的家书回信,告知先烈我们不仅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以及在后续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取得了许许多多骄人的成绩,国力的雄壮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己也将继承前辈的精神继续砥砺前行。
除了上述的活动,还可以考虑将其与艺术表现形式结合,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例,某高校就编排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用音乐的韵律与肢体动作的语言传递坚韧不拔的红色精神。
(三)充分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正如前文所述,红色文化包括精神、制度、物质三个方面的内容,学校除了要从这三者入手,还需要利用好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地方特色引入到教育当中,像在常州就以“常州三杰”进校园为例,将地方精神文化带到了校园里,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服务。而在唐山,可以以李大钊为例,学习李大钊的革命精神,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更加深入地学习优秀前辈的精神。
四、结语
唐山是一片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红色沃土,在这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抗争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紧紧依托这一当地红色文化情境基础,从精神、物质、制度三个环环相扣的方面,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实现地方资源与教育的结合,带领学生乐学、好学红色文化,进而转化为爱国主义情怀指导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