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2020-01-17
大量污染不仅损害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危害着我们的生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我国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环境状况有了较好的改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显示:全国338个地级市中,有15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180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53.4%。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相比前几年已经有了良好的改善,但这并不代表环境问题得以解决。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国家层面要考虑如何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则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2018年出台了《环境保护税法》,在法律层面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环境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使环境成本研究从理论进一步发展到实践。
一、价值链管理与环境成本控制的契合点
(一)价值链管理理论
1.价值链理论的含义。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2.价值链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阎达五教授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具体内容为:第一是使用垂直值链分析法和水平值链分析法来设定目标值;第二是分析内部值链,实施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第三是制作成本会计报告书;第四是通过性能评价和持续改善来优化价值链。
(二)环境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1.环境成本的内涵。1979年,荷兰国家统计局首次定义了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成本,即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所有研发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和污染控制成本。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虽然在环境成本的概念上各国存在分歧,但一致的理解是,公司在其业务活动中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为保护环境、减缓或消除这种影响而支出费用。
2.环境成本控制。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从战略角度探讨环境成本控制。基于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学者们认为传统的环境成本控制理论主要体现在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和成本报表的分析上。企业应该首先在行业中实施环境成本控制,以创造竞争优势。国内学者基于我国国情,选取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提出可同时运用生命周期法与作业成本法构建最优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型。
我国传统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内外部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从外部环境来看,存在的问题有外部监管力度不够,各级政府部门对于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够重视;保障环境成本控制施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缺乏,虽然近几年我国环境法规越来越严格,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理论研究虽然已经趋于完善,但是企业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理论与实际不相符使得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操作没有规则可以遵循。从内部环境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理念较为缺乏,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成本的控制。
(三)价值链理论与环境成本控制理论的契合点
1.战略思想契合。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向前可以追溯到供应商,向后可延展到购买商,直到最终客户。这种基于价值链的运作可以更好地调整公司与上下游公司的关系,实现长期的战略发展。公司的环境成本控制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部分。两者都是通过战略性来分析。
2.价值增值目的契合。价值链分析过程的重要步骤是确定企业有附加价值的活动和非附加性的活动,然后排除增加企业价值的非附加性活动。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也是基于企业附加价值的目的,两者在这里是一致的。
3.内外部价值链与环境成本控制的关系。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有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研发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营销阶段。外部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分为上游和下游两部分。
二、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简单战略分析,可以从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采购、产品生产活动和产品营销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具体措施在内部价值链的各个方面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一)加强设计研发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产品开发和设计阶段是企业环境成本的源泉。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战略,决定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成本管理的综合目标和控制方向。跟进后续流程比如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这些后续步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开发阶段的设计概念。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属于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综合定位预先计划。
在产品设计的开发阶段,公司可以通过生态环保设计理念来控制环境成本。产品的研发阶段是内部价值链的开始,也是控制公司环境成本的关键阶段。环保设计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减少资源使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力。二是提高产品生产技术的能力,减少公司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三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推迟产品处置阶段以提高利用率或推迟购买替代产品的能力。四是将产品的回收体系进行升级,对有可再利用价值的零件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对最终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理。
(二)加强采购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很多企业还在采取传统的采购模式,在这种方式下进行的环境成本控制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传统采购模式下材料采购与材料管理相结合无法分离,两者间不能很好地进行监管协调,导致环境成本的控制没有一致的约束条件,无法进行调控。二是采购部门很难与上游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不能有良性互动,协调性差。三是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成本都是采取事后控制方式,不会在事前就进行监控。
企业应该实施绿色采购策略来加强采购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尽量选择采购对环境污染小的环保材料,对于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材料要慎重选择。绿色采购模式具体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企业可以采用环保理念产品。二是企业可以优先选择对环境负面影响低的材料,比如清洁材料、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能量含量较低的材料等。三是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考虑资源再生和重复利用的问题,这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生产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我国部分企业还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这种“高采低用高排放”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会浪费很多资源,还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应该采用清洁生产策略来加强生产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能提高材料及资源的利用率。清洁生产策略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提高生产所用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不必要的浪费。二是提高产品生产技术,在生产阶段的每个环节都降低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提高裁量的循环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
(四)加强营销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传统的营销方法主要依靠消费者来增加购买需求,鼓励消费者消费更多产品以实现营销。企业应采取绿色营销策略,在营销阶段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将环保理念融入营销策略,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将4P营销战略用于绿色营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绿色产品战略,绿色产品是绿色营销的基础。二是绿色价格策略,一般来说绿色价格相对高于传统产品价格,但消费者也会对此认同,愿意支付高价,但企业应把握好绿色价格。三是绿色渠道策略,企业要选择更有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高的中间商。四是绿色促销策略,企业应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迎合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三、基于外部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一)上游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上游价值链中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的质量、价格和环境标准对企业环境成本的积累有重要影响;同时,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研发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设备升级程度以及公司的环保理念也将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选择上游供应商是企业调节环境成本、降低环境风险的有效管理手段。
上游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实施的措施可以有以下两点:一是评价上游供应商,建立合适的指标对其进行分级,通过建立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二是与上游供应商频繁沟通,相互交流,以此提高自身技术,实现双赢。
(二)下游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下游客户通过两个因素影响公司的环境成本:一是下游价值链的客户购买公司产品,但产品寿命结束后处理废物的责任通常是产品生产公司的责任。其次,下游价值链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也影响着企业环境成本的调节。如果公司能够有效地回收价值链下游产生的废物,并将回收的废物投入生产过程,他们就可以实施封闭的生产周期,减少公司的环境支出。
下游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实施的措施可以有以下两点:一是企业可增加经销商这一环节,产品先经过经销商再到达顾客手里。因为经销商相较于生产商更了解消费者心理,企业需要经销商的经验与意见。二是企业可以增加消费者环节,按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对其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生产商品,密切与消费者进行联系。
四、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现在逐渐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社会公众也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但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本文基于价值链视角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一点看法和企业需要改进的措施。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点,关于外部环境中还要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注意加强监管,政府各部门要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通过外部环境的约束让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要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环境保护意识,自上而下影响整个企业的环境意识,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要重视环境保护,真正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