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学家解析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新机制

2020-01-17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类固醇叶枯病茉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了病毒通过“劫持”油菜素内酯途径进而抑制茉莉酸介导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新机制,为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培育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上。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一旦得病便无药可治,因此,被称为“水稻癌症”。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该团队前期利用已经建立的规模化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克隆了首个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11,并创建了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我国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危害的难题。但水稻条纹病毒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仍然未知。

该团队研究发现,增加外源或内源油菜素类固醇和茉莉酸及增强2种激素的信号途径,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相反,油菜素类固醇或茉莉酸信号受阻时,水稻更易感病。进一步研究发现,条纹叶枯病毒侵染水稻可以显著抑制植株内源性油菜素类固醇的合成,进而增加其信号途径关键负调控因子OsGSK2 的积累。通过实验证实OsGSK2可以与茉莉酸途径的关键正调控因子互作,通过磷酸化使其降解,从而降低了油菜素类固醇增强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表明油菜素类固醇介导的条纹叶枯病抗性依赖于茉莉酸途径。上述研究揭示了病毒通过作用于类固醇途径,进而抑制茉莉酸介导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分子机制,加深了人们对病毒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认识,为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抗性品种提出了新策略。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类固醇叶枯病茉莉
水中的茉莉
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茉莉雨
茉莉雨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混合制剂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止痛疗效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茉莉情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