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1-17于兴艳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生态

于兴艳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主要教育阵地。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形势下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不同的维度、学生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等现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是动态平衡、互相促进的关系,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探讨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学视角的内涵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态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生态学存在着五大规律,它们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的生态学三定律如下:第一定律,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可称为多效应原理。第二定律,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又称相互联系原理。第三定律,所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可称为勿干扰原理。人们利用生态学原理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用生态学的观点,改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生态学研究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由互生规律、动态平衡规律、转化再生规律、协同进化规律、有效极限规律构成的,它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这些规律运用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可以实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是社会生态的子系统,受到社会生态各种因子的影响,也是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也是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1]。

(一) 可以实现大学生与思政教师之间的互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学生上课的听课态度、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授知识的质量和数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课程的爱好程度。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知识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从而做到教学相长。

(二) 可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与运用的平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是教师理论的灌输与学生运用的不平衡,老师教的是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少;学生学的同样是理论,不知如何联系实际。结果导致教师失去教学的信心、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生态学讲究是系统的平衡,不平衡就会造成物种的增减或环境的破坏。所以必须改变教师教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并教会学生联系实际的方法,达到理论知识的内化,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三) 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协同进化

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它们之间通过竞争、捕食或依存等关系达到协同进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所有老师,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存在抵触的阶段,他们有时与教师之间是斗智斗勇的关系,而与同学之间则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让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从思想政治课中汲取营养,都需要老师想尽办法才能够实现。因此,老师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在协同进化的。

(四) 可以促进高校、社会大生态协调发展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是高校和社会大生态的子系统,它受到高校和社会大生态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和社会大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高校和社会大生态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提供了环境,好的环境会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高校和社会大生态是否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

三、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性不够

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由于负责的任务不同,属于不同的院系,他们之间在一起沟通的机会很少,所以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未能从合作的角度(整体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二) 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首先,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思政课教师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认为教学没有针对性;其次,专业教师对思政知识了解较少,缺少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结合的理论知识;第三,辅导员(班主任)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大部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是从生活、行为和发展方面进行教育,缺少从国家、社会整体的角度进行系统教育。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处于被动状态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教师、环境的教育,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他们很少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还是以学校、教师和社会环境的需要为主,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教育模式上重规范灌输、 轻人格塑造[2]。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存在对主体反噬作用

当前信息技术发达,学生可接受的信息多样,他们对于很多思政知识早已知晓。但由于思政教育多以说教的形式存在,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欠佳,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存在不认真、不感兴趣等问题,且对于过多的思政教育有逆反心理。教育客体的这种状态给予教育主体以反噬作用,使得教师失去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进而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脱节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看作是可以脱离其他思想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唯一变量[2]。然而,大学生的成长是多方合力作用的结果,家庭、学校、朋友、社会环境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思想。但是,现在很多家庭简只是单地把学生交给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任务,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与社会脱节现象,造成二者存在不协调现象。

四、生态学视角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 加强沟通,教育主体形成生态合力

吴松强认为生态合力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沟通[3]。高校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或者强制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沟通,以期形成生态合力。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方式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形成团队,针对专业课程提取思政元素,思政教师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提升, 专业课教师再将这些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教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党建带团建,发挥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配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

(二) 遵守生态链法则,改善教育方法与手段

首先是建设更加合理的教材体系。既要满足传授党的理论知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要求,又要能满足学生易接受、喜欢学的要求。其次是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将校内外实践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形式以社会调研、研讨、志愿服务、辩论为主。再次是利用多种宣传手段:一是充分发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如宣传栏、班会、校园文化节;二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如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时效性。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改善教学方法,建立“金课”,进行有效课堂认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实现校内校外双育人

生态学认为个体受到整体的影响,个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环境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因此,应借助良好的环境实现校内校外双育人。首先,利用研学旅游方式,走进红色景点、优秀旅游景区,体会革命精神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其次,请进“榜样”,通过榜样的经历,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再次,学校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家校共同育人;最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正能量的发展,严厉打击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

(四) 改善供给侧,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平衡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高速发展,在校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高校可提供的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减少,高等教育承载力不断加重,如不加以重视,可能导致教育生态失衡[4]。首先是提高思政课教师数量。目前,高校内思政课教师不足,为此2020年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要以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其次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质量:一要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二要提高教师的职称水平;三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四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再次是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最后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收入水平。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生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