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栏目

2020-01-17张振东韶关市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0年5期
关键词:时效性民生广播电视

张振东 韶关市广播电视台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近年来,新媒体以破竹之势改变了媒体行业的工作局面,以灵活、高效、快速、互动之优势,迅速占领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要想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传统媒体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大众的需求,学习新媒体行业优势,立足本心,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1]。民生新闻栏目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关系到百姓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多年来无论媒体行业怎样发展,民生新闻栏目始终拥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并且这种具有强大粘性的受众是其他节目无法比拟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栏目已是当前各大广播电视台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

(一)多年经营形成的品牌优势

近年来新媒体异军突起,以破竹之势改变了多年来的媒体格局。新媒体有着时效性强、互动性好的优势,但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也并非没有优势。广播电视媒体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变化,有着非常强大的群众基础。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广播电视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以及粉丝量。人们在电视节目中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栏目,并且养成定时观看的习惯。广播电视在群众心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与信任度。这种多年的经营积累以及优质内容的输出,使得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仍然有着强劲的品牌优势。

(二)新闻具有地方特色

广播电视台有着显著的区域位置性,因此在新闻的制作上,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民生新栏目闻反映的都是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是群众较为关注的问题,与群众的生活、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此外,广播电视媒体因为报道的都是当地的新闻事件,因此有着很强的贴近性,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非常近,贴合群众的生活,关注度自然就高[2]。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能充分展示当地的人文特色。从媒体发展角度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虽缺乏新媒体的互动性,但其地方特色便会弥补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所以这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最具竞争的优势。

(三)拥有较强的内容生产力

广播电视媒体有着非常专业的采编、制作队伍。在严苛的条件与环境中,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制作人员都形成了较强的职业素养,他们在内容生产上有着自己的经验。因此,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力是不容置疑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受新闻采编、制作、发布等众多流程的影响,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远不及新媒体,但在新闻报道的质量上,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台绝对更胜一筹。编辑与记者文笔功力强,擅长挖掘新闻,做出深度报道。这种内容质量上的压制性,便是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最经得起考验的优势。

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做好民生新闻栏目策略分析

(一)发挥当地文化的传播者属性

广播电视台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大众传播机构。制作、报道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才是广播电视台的功能与任务所在。民生新闻栏目一直以来深受大众的喜爱,因此广播电视台应牢牢把握民生新闻栏目的优势,充分发挥文化传播者的属性,结合地方特色,反映当地的经济、文化、人文等问题。跟大众的生活、工作紧密结合。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要想做好民生新闻栏目,首先就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播者的责任,充分展示当地的人文特色,实现自身的功能与价值[3]。与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的灵活性较差,并且与大众之间的互动有限。当广播电视台重视起当地文化的传播,便会充分弥补与受众间的距离感,提高关注度。

(二)借鉴优秀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经验

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想做好民生新闻栏目,还可以借鉴优秀电视台的经验,为自身的民生新闻栏目创新提供思路。所谓的“借鉴”并不是直接沿用别人成型的节目或报道,而是学习其中的思路与方向。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综合频道有一档节目叫作“帮女郎+”,这一频道有着湖北省人气最旺的“帮女郎”品牌,如今已成为综合频道的标志性IP。是当下非常值得借鉴的民生新闻栏目。该节目的命名源自北湖一群著名的记者,通过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难题而将栏目打响,成为荆楚大地上知名的频道节目。这种深入报道与精心策划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百姓只要一有困难,就会想到“有事要帮忙,就找帮女郎”。这一节目的打造,在此打响了湖北广播电视台的知名度,电视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成功赢得了观众的信任。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要想在众多纷杂的资讯中,吸引人们目光,将民生新闻栏目做好,就需要以精心的策划,对报道内容进行斟酌。当受众看到高质量又办实事的节目,自然而然会产生信任,从而打响栏目品牌。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所面临的困境在湖北广播电视台这里得到有效解决。这种经验就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三)注重资源整合,提高新闻时效性

广播电视媒体的民生性是其优势所在,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应地朝着民生方向发展,坚持民生导向,打造品牌栏目。做好宣传和推广,着手身边人、身边事。除此之外,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受新闻采编、制作、发布等众多流程的影响,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远不及新媒体。民生新闻栏目讲的是百姓的身边事,是非常需要时效性的。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应牢牢抓住时代的机遇,利用媒体通联等方式,加强对资源的整合,使民生新闻事件的报道尽可能做好更快更好[4]。利用微博、微信等线上平台,在某一热点发生之后,马上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在第一时间发出对民生新闻时间的报道,如果第一期报道内容不够深入,可以在后续进行追踪性的详细报道,并且在节目中做好预告。在注重新闻时效性的同时注重新闻内容质量,通过身边小事反映社会问题,以此来引发群众的思考,以新闻宣传的思想教育功能,用动之以情、授人以理的方式发表观点、扩散态度,从而对观众产生观念影响。而这也发挥了民生新闻栏目的真正价值,使其成为一个高质量栏目。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今传统媒体要想在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民生新闻栏目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多年来一直拥有强大的受众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栏目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大众的需求,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应发挥当地文化的传播者属性,借鉴优秀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经验,注重资源整合,提高新闻时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立足于新媒体时代,才能提升电视台影响力,赢得大众的喜爱与信任。

猜你喜欢

时效性民生广播电视
中国陆地观测卫星应急成像时效性分析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基于时效性分析的草莓种苗脱病毒技术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