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的进化与人类自身的道德完善

2020-01-17吴保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5期
关键词:难题伦理道德

吴保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人工智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并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它的进化也经历了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在不同方向上的发展,尤其是在谷歌的阿尔法狗战胜韩国九段围棋高手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开始在公共领域绽放光芒,从专业人士中走进大众视野并引起广泛追捧。尽管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取得进展,很多人对它的前景也作出异常乐观的预测,但是无法回避的是横亘在人工智能未来的许多难题尚待解决,不仅有技术上的难题,而且有伦理的难题。所以,我们应该为此做好准备,前方还有许多道路等着我们去开拓,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一、人工智能面临的道德难题

人工智能已经经过超级学习能力、网络神经系统、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遗传算法、创新运算等阶段的不断迭代进化,正在从被动式的人工控制,逐步跨入到自我意识、自我进化的地步。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澄清,如:人工智能是否具有道德?人类是否允许人工智能具有道德?人工智能伦理与人类伦理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人工智能有道德,那么它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如何?人工智能伦理的实现是否需要社会监督和法律保障?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是它自身的伦理问题还是由它的设计者、生产者和使用者赋予的伦理问题?在人工智能广泛使用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如何才能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和谐共处呢?“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也将归结于一点,那就是人工智能何时才能够以人对待。”[1]

近来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一定的突破,很多公司都开始测试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经过了长达百万公里的道路测试,甚至在有些城市的设定区域已经开始行驶。但是,还没有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下的全自动驾驶,即使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可以迅速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即时信息,有深度学习的能力,能够与其他无人驾驶车辆共享处理方案,但是它同样面临着“电车难题”的伦理困境。它在某种危险的情况下,到底是撞上五个人,还是撞上一个人呢?我们到底是把道德主义的伦理观还是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写入无人驾驶汽车的程序中,还是赋予它自行其是的权利而不过多介入呢?

二、人类自身道德的缺陷

正是因为有了道德伦理的约束,人类社会才能朝着文明进步的状态发展。但是,从当今世界的大范围来看,人类的道德还远远难以让人满意,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并且也将影响着人类进一步的进步。正视这些缺陷是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准备,如果自身的缺陷不能得以完善,那么更不可造就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工智能。

(一)人类的道德缺陷难以消除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教育说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道德缺陷是难以避免的。每当社会陷入政治危机或道德危机时,人们就会将社会生活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或没有接受的教育联系起来。教育的确在提升道德上有一定的功效,但是把它看成是一剂灵丹妙药则有点言过其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欺骗、歧视、仇恨、暴力、侮辱等行为难以消除,即使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一样会大行其道,甚至还出现道德水平退化、道德认识偏差、道德沦丧的现象。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所以,正是因为人类道德缺陷的存在才足以说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罪恶、战争等现象的存在,否则,我们将无法说明这些恶行为什么无法消除。

(二)不同社会的道德准则还大不相同

多元文化带来了道德准则的多元化,因此就存在着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奇特的道德标准,这虽然有助于每个文化的民族认同,但是也带来了彼此冲突的可能性。在开放的世界交流和碰撞中,难免都会遇到彼此道德标准不同的他人,特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会造成行动的困惑。虽然全球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在改造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伦理道德标准,但是,这个缓慢的过程还很难达到兼容的效果。如果在现实交往中还不算什么障碍,那么移植到人工智能上,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赋予人工智能的道德就成为无法逾越的难题。到底该以哪个国家或哪个阶级的道德为依据为人工智能制定道德规范呢?

(三)还有许多不愿遵循伦理道德规范的人在不断拉低人类的道德水准

随着物质世界的繁盛和娱乐至上的流行,大众的道德素质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更有一些人因伤风败俗而成为网红得到利益成为争相模仿的对象,还有的人因违背道德而发家致富更带动世风日下,还有研究称空气污染会造成更多的不道德行为的产生。美国市场调研机构皮尤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新兴市场用户欢迎网络带来的积极变化,但也认为网络给社会道德水平带来了负面影响。皮尤在报告中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的公众更倾向于认为,互联网对社会道德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调查覆盖的所有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网络有利于道德水平。由此可见,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的繁荣却带来的道德的滑坡,这实在是出人意料之外。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进入人工智能的新时代,结果如何则实在让人担忧。

(四)人类面临的伦理困境暂时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人类还面临着许多无法妥善解决的伦理困境,比较著名的是“电车难题”。有人认为这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但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现实的政治社会当中也有一些道德难题。如:“在暴力犯罪发生之后,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全,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已经抓捕的犯罪嫌疑人“严刑拷打”?为了惩治犯罪,“极刑”制度是不是应当存在?政府“管制”的道德边界在哪里?一个国家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另一个国家是否应该发动战争,来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他国百姓?有没有客观性的道德真理?道德运气为何物,是否可以分配?”[2]

对于道德问题,如果我们自身尚且不能认认真真地对待,并且妥善解决,更好地应对这个世界上诸多的道德难题。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可以自己解决它们可能遇到的伦理难题呢?

三、人类的道德完善现状对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以上论述的道德缺陷可以看到:这种缺陷必然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不管人工智能会不会产生自我意识,人类的道德标准都会影响到人工智能的行为选择,那么这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应该把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赋予人工智能?这种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

(一)工程师的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人工智能的道德编码

即使是道德水平很高尚的工程师也难以保证人工智能的道德就一定高于人的平均道德水准,更何况还有一些心术不正的工程师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滥用自己的技术,就像有的硬件或软件安装的有“后门”一样。一个工程师真的能够胸怀天下,为全人类的福祉做贡献而没有自己的私利吗?在不同工程师之间的合作中,是否也有拖后腿的行为存在呢?

(二)不同的道德体系必然导致不同国家生产的人工智能的道德标准不同

在发明、生产人工智能产品时,赋予的道德标准不同就会导致产品的行为有差异,我们如何保证人工智能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作出对的选择呢?在某个国家这种行为可能是值得肯定,换一个国家可能就是不好的,给人工智能制定多个标准好像是能解决问题,但是根据不同的民族、种族来制定标准估计也很难实现。

(三)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还会渗透到人工智能中

这一点的后果也难以估量,因为涉及大量的变量,如果都是出于增加人类福祉的最高目的出发还可能得到好的回报,但是,最让人担心的是各国政府可能各有各的想法,暂时也很难看到彼此协调统一的前景,为了国家的利益,可能会添加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最终使人工智能的走向模糊不清,进而会侵犯到人的合法权益。每一个小的参数都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结果,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四、人类的对策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要以提升人类的道德素质为前提,这样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开发出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可以使公众更好地应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社会、国家、国际层面建立更好的人工智能治理新秩序。因此,建立一个人际间、社会间、国家间的共同体伦理便成为当务之急。未来伦理学需要以敬畏生命为前提,以责任为中心,以和解、包容为手段,以行为、实践为落脚点。

从近期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也许我们离能够产生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诞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短时间也无法制造出拥有超人智慧的人工智能,所以,我们还有时间来不断完善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平,先构建人类普遍遵守的伦理准则,然后再解决人工智能的道德准则才是符合前进的方向的正途,而不是在事物到来时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总而言之,科技的进步不会自发地带来道德的良善,而且由于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先进性,它甚至不在普通大众的视野里,更不要说掌控中。“实现社会公正,让全体人民平等享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好处,绝不是仅仅随着科技进步就能实现的。”[3]因此,体制和机制的合理、政府的立场公正、决策和政策的正确,在更大程度上能有效地躲避很多乱象和缺陷,为构建一种全新的伦理规则、道德秩序奠定好的根基。

猜你喜欢

难题伦理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狗之难题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