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
2020-01-17张玲
张 玲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1401)
1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通过合理的板块分配,运用循序渐进的手法让学生逐渐拥有能够独立完成适合自己且顺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第一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包括性格爱好以及优缺点,以此来让学生对于适合自己的职场类型有着初步明确的选择意识,在面临未来就业岗位的多重选择时,能走出最适合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讲解可以细化到具体的岗位,让学生了解胜任一个岗位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就业质量,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教育的前瞻性和全面性。第三步,应聘简历的制作教学,模拟招聘现场等,让学生尽早接触到就业过程中必须参与的流程,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让学生面临真正的面试或者招聘时可以做到成竹在胸。通过创新教育帮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意义和内容,逐渐拥有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信心和能力。
2 现代学徒制
我国现有的学徒制度最早是20世纪从西方国家引进和发展而来的,在不同的国家,培养形式和学徒的学习方式也各具特色[1]。在我国,现代学徒制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发起,同时联合辖内高校开展的全新的人才教育制度。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将这种制度落实到学生的教育课程之中。这种制度最突出的优点是效率的高度优化,定点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精准培训,使学生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完成最快的人才引进和新旧更替。
3 现代学徒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进度安排相对滞后,影响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可和选择能力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安排与现代学徒制下学生求职的时间不相符,四个学期的课程安排产生了明显的滞后性,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一般在第一学期进行职业了解并确定职业之后在第二学期就很快进入公司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去,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就会按照合同要求直接进入企业上岗工作。这个时候学生本身并没有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对于工作岗位的认识和概念,更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有可行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就导致了高校安排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与实际求职进程脱节,难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即将面对的职场生活以及企业的真实需求。
项目选拔的重要性经常被学生忽略,由于学生在初期并未树立足够的职业规划意识,对于未来所要进入的职场以及企业根本没有正确、清晰的概念,对于自己如何通过工作来实现人生价值更是从未考虑过,他们就很容易错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制度安排在学期初的项目选拔报名。即使一些学生没有错过,但是他们也很难在后续进程中获得优势,最基本的面试和简历制作都不能熟练应对,更不懂如何更好地去展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最终与就业机会可能失之交臂。
3.2 课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影响学生对职业生涯的科学合理规划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项目在高职学生中广泛开展,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我国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时间还很短,整体处于起步状态,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资源不足,大多数授课教师都是主管学生就业指导的人员或是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辅导员教师等,他们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形势、历届学生的就业去向都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很难保证他们在兼顾其他工作任务的同时能够高质量完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无法使课堂内容精准且带有指向性,授课内容千篇一律且无法知道学生的盲点,学生无法获得真正重要、有效的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信息,导致课程教学效率不高。
3.3 课程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影响现代学徒制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材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十分合适的,现有的教材都普遍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导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备的理论体系,学生在课堂听讲之余,手中并没有能够用来复习的基础性教材,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产生一种负面消极的影响。除此之外,教材内容虽然收录了一些真实案例,但是对于成功的职业规划案例展现较为浅显,无法获知其深层的内涵和意义,难以帮助学生建立思考的高度,学生很难从人生规划的角度分析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4 现代学徒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进策略
4.1 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授课计划
在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前,课程组应对每一个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而详细地了解,得到足够充分和完备的专业特点资料,针对性地提出更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计划,避免出现课程传授和学生求职之间的脱节现象。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安排一些宣传性的专题类讲座或校外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使学生学到更适合自己专业的、更有利于未来求职的知识和技能。
4.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规划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3]。为了应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高校应采取创新、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尽可能地增加校内专业教师的人数,减轻这些专业人才的其他教学工作和任务,保证专业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教育。其次,加强内部培训和考核。想要真正地优化师资力量,必须保证教学人员有着足够的课程理论储备,对于未来学生即将面临的就业能够做出精确的总结和评价。最后,强化外来人员的引进,永远保持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态度,为学校的师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形成更为多元化的课程教学师资团队。
4.3 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开发工作
高校想要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知识的系统化及理论的完备化,就需要加快教材开发工作,促进现代学徒制度的本土化发展。在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同时,切实提升和优化职业测评工具的实用性,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和深层次地认识到自身,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及职业价值观等。应广泛收集和整理具有教育意义的成功职业规划案例,并在教材中进行透彻的分析,让学生可以与自己的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客观且及时地做出自身职业发展阶段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