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学院校政合作模式研究
2020-01-17王明春黎梦琼
王明春,黎梦琼
(云南保山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1 校政合作的内涵
校政合作是指高校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与各级政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的协作联动。学校根据和政府确定的具体人才发展计划的要求,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不定期的专业实习和实践教学。学校与政府共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使学生很快适应新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搭建学校与政府合作共赢平台,加强学校和政府信息互通,构建校政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 保山学院校政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校政合作机制不完善
保山学院与政府的合作没有完整的实习和培训合作机制,导致学生实习岗位存在不确定性,缺乏连续性,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受到影响。保山学院目前的校政合作缺乏协调、监督和服务部门,已经实现的校政合作中,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机制。
2.2 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无法保障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保山学院实践教学理念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特别是对校政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不足,数量较少且合作深度不够;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看到学校与政府合作的双赢效果,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政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3 共赢效果不突出
2.3.1 政府层面
首先,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强,而实践能力差,缺乏处理相关工作的经验与能力;其次,政府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理论能力的需求。在实践期满后,学生将返回学校,导致政府对学生的期望不高,不会花太多时间教学生更多的工作技能;最后,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把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做到实处,阻碍了校政合作的发展。
2.3.2 学生层面
首先,大多数学生到政府机构实习只停留在基础工作的经验积累;其次,由于学校安排的实践时间有限,学生在政府机构的工作时间较短,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或不愿意安排学生处理具体的行政问题,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得不到提高;最后,学生实践评估仅靠报告和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实际效果展现,导致一些学生在实践期间胡编乱造实践内容来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3 保山学院校政合作模式的有效路径
3.1 建立健全合作机制
3.1.1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合作机制
高校与政府部门必须确立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合作机制,在合作机制保障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现有法律制度,保证学校与政府的合作,监督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同时建立补偿机制,激发政府的参与热情,使学校和政府良性互动,提高学校政府合作的效率和活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保山市民政局、昌宁县田园镇政府、保山市汉庄镇政府等十余个政府机关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实训,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基地支撑、模块主导、双师联动”的实习实训合作机制,以专业理念为基础,扎根于基层,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1.2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构建学校、学生、政府部门“三位一体”的绩效评价分析体系,既利于培养优秀的学生,也增强了政府的体验感。在学校方面,一是增加实习实训基地管理绩效、基地的影响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实践指导情况、校政合作绩效等评价;二是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环境状况、学生预期结果与实习效果对比度、岗位与专业符合度、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学生的自我评价;三是政府部门评价方面,增加学生遵守政府部门规章制度、人才培养使用社会效益、出勤率、工作满意度等。
3.2 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提升合作质量
3.2.1 扩充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数量
校政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数控量不足,严重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应主动作为,与地方政府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获取地方政府的有效支持,进一步扩充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与地方政府建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办学模式。
3.2.2 校政双方加强交流,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政府要为学校的咨询和培训服务,积极推动学校与政府的合作;学生要了解政府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并根据政府部门、自身条件和目标的需要培养人才。其次,学校设有政府发展需要的科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共享资源;政府主动帮助学校解决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困难,积极向学校投资,实现校政合作效益最大化。最后,完善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因材施教,做到学生实训岗位的多元化,适当延长学生专业提升训练和综合训练时间。
3.3 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3.1 加强双师联动
两类不同岗位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即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政府机构中的岗位督导与协调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政府机构的管理,并具备适当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形成“双师联动”效应。
3.3.2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可根据政府(社会)的需要来决定。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学生要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同时,重视专业课程和在职强化课程,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践环节。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充分利用政府的人力资源,学校要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邀请政府工作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与学生分享经验与方法,使学生对政府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最后,在毕业实习实践设置上,借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践教学活动,在原有的课堂实践教学、课外专业见习、校外政务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基地建设、活动管理、活动考核与评价、服务地方社会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3.4 创新科研合作机制
学校可以寻找可借鉴的本土经验与方法,依托边疆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保山学院的师资优势,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社会工作,与保山市各级政府、街道、乡(镇)社区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政科研合作。
在注重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关注独特性的需求,并将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突破,为保山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