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辞在古代汉语中的重要作用
——从词汇、文风、语义入手

2020-01-17孔亚楠河南大学

环球首映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代指借代互文

孔亚楠 河南大学

自从《易经》有“修辞立其诚”的记载,修辞二字便常常连着用,陈望道先生认为修辞可分为广狭两义,“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修辞对汉语词汇的增加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同时修辞的使用可以体现不同时期文章的风格,研究修辞更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语义。

一、影响汉语词汇的发展

古汉语修辞对汉语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是复音词形成的重要途径。如“纲领”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纲”和“领”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纲”指的是渔网上收网用的总绳,是网最重要的部分;“领”则是指的拿起衣服时需要拿着的“领”,是衣服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古人常常将两个字连用,指一个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渐渐地这种比喻结构凝固下来,成为定型的汉语词汇。这样的组合虽具有随意性,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重复使用,其意义已经固定,由松散的联合体变成被人们接受的真正的“词”。

借代使用过于频繁,也会产生词义变化从而产生新的词汇。如“江”和“河”,古代时专指长江和黄河,属于专有名词,而当后世借用这两个专有名词代指一般的河流时,“江”和“河”便从专指变成通指了。在词义发展过程中,修辞的作用是造成词义的功能性的变化,并最后把这些功能性的变化转变为历史性的演变。众所周知,词义历史性演变的主要途径是引申,但由于修辞方式的运用,很多词又具有了临时性功能,这种临时性功能虽然与词义的历史性演变有质的区别,但却很容易促成新词义的产生。

二、体现不同时期文风的发展

研究不同时期文章中的修辞运用,可以更好了解不同时期文风的发展变化。

汉代以前的文章文风质朴,在修辞上注重语言的简洁与凝炼,具有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的特点。如《春秋》中对“郑伯克段于鄢”一事的记载。郑伯作为国君杀害亲弟弟段,孔子称之为“伯”而不称“庄公”,意在表达对“哥哥”阴险做法的鄙夷;但骄横的弟弟也不像弟弟,所以孔子称之“段”而不称“弟”;兄弟间毫无亲情,似敌国间作战,故称“克”。

汉魏六朝时期的文章追求华美,对文章的修辞颇为讲究,多用排比、夸张,以达到富丽堂皇的特点。曹操《蒿里行》中写“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白骨代指死者的尸首,夸张描述千里之内鸡鸣声都听不到,想到百姓的惨状,伤痛之情简直可以令人“断肠”。这一时期的文人雕章琢句,争相标新立异,与汉代以前的古朴文风截然不同。

到了唐宋以后,文人对修辞的追求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唐诗宋词的兴起,文人们格外注重音律对仗和字词的锤炼,要求表达上的准确精炼,讲究意境的塑造,追求典雅高深。李白《望天门山》中使用对偶,“两岸青山”与“孤帆一片”两两相配,平仄相对,节奏整齐、声韵富有美感,同时借用碧水青山、白帆红日营造一种无边开阔的意境。

元明清由于杂剧、传奇和古白话小说的发展,文人们注意采掇民间口语和表现方法,在修辞上又别具一格。为了更好地描写人物外貌、塑造人物形象、创作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注重运用比喻、反讽、民间俗语,以夸张离奇的情节发展吸引市民读者,如唐传奇中凄美的鬼神故事。

三、影响对古文的理解

古代汉语修辞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除了现在仍常用的比喻、夸张,借代、用典、互文、双关等修辞也十分重要。要准确理解古文中原本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就必须要清楚古文中所用的修辞。

《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通常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我们会认为木兰分别到东、西、南、北四个市去买骏马、鞍鞯什么的,但其实这里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木兰到处购买出征前急需的物品。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渲染木兰出征前的紧张气氛,表现木兰临危不惧的形象。

《陈涉世家》中“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燕雀”比喻目光短浅的小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借用两种动物的差别来讽刺没有见识的人不理解志向远大的人的目标。

《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哀,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中以“黑衣”代指王宫中身穿黑衣的卫士。不直接点明所说的事物,而用该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指代此事物,若是不理解借代这种修辞,则不能完全明白文义。

虽然修辞常常被认为只是起到修饰辞法的作用从而没有得到重视,但从古代汉语的发展来看,修辞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同时要学习好古代汉语,必须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了解不同修辞产生的汉字词汇,根据文章的修辞使用判断不同时期的文风,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古文中所表达的意义。

猜你喜欢

代指借代互文
初识借代手法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新语
器官妙喻
新语
说借代
康儒博英译道教典籍《神仙传》的互文解读模式
中原官话中“俺”的特殊语义分布及代指用法
借代句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