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剧演员舞台演唱表演的科学化进程
2020-01-17王晓琳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
王晓琳 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
在舞台上成熟的歌剧演员,首先要有先进的演唱方法.歌剧需要过硬的唱功和表演能力,表演整部歌剧,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这就需要歌剧演员在不借助任何扩音的条件下,凭借过硬的演唱方法才能胜任完成.对歌剧演员来说,这不仅是完成一个高难度唱段或者有好嗓音条件就能解决的,这关系到如何诠释角色的问题.天生爱唱能跳,歌喉悦人,是必备条件。而且,歌剧的演唱还特别强调方法,要能“放得开、拉得起、收得拢”,如果歌唱的方法不科学,声带就会沙哑。
一场歌剧演出是不会用扩声设备的,这和音乐剧有所不同。一名合格的歌剧演员,必须仅靠一副肉嗓,就能让演唱者的歌声穿透交响乐团的声场,能让剧场的每一个观众都听见。即便是像能同时容纳2.5 万名观众的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他们也照样不用麦!而起源于意大利的美声唱法,能够让他们的声音具有超强的穿透力。无论是与情人调情,还是找仇人复仇,音色永远都能保持精致、饱满、凝聚和完美,这样的台上一分钟,需要靠台下的十年功来练就。作为一名歌剧演员,曲不离口是必须,每天的声音练习数十年雷打不动。遇上特别的演出任务,就要花更多时间来练习。
作为歌剧演员,都得像“高音C 之王”帕瓦罗蒂一样身材丰满圆润吗?其实,和所有从事表演艺术的人一样,歌剧演员对形体也有要求,马甲线、小蛮腰完全可以拥有!如今,年轻一代的演员更是把形象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观众越来越讲究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音乐院校,声乐系的学生一样要上形体课。歌剧演员们锻炼不仅是为了保持体形,更是训练耐力,要知道一场演出下来消耗可不小,没有好的体力可不行。除了能唱,歌剧演员还要会演让角色“长”在自己身上。歌剧在17 世纪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而真正站到舞台上,现场还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急中生智、临场发挥的应变能力,也是考验一名优秀歌剧演员的试金石。和一般歌唱演员相比,歌剧演员要求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否则,对剧本和角色理解不透,就不能呈现出最佳的状态。歌剧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大部分经典歌剧是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的,对于其他国籍的演员而言,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不仅要掌握字正腔圆的外语发音,还要懂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建筑、服装和风俗,这一学习成长的过程,可能会非常艰苦、漫长和孤独。
一、声乐演唱中的舞台表演
当代社会各大歌唱类综艺节目的流行使更多的声乐类节目走入大众视野,观众从原来的听音乐更多地变成了赏音乐,一场好的舞台表演能给整个音乐作品的演绎大大加分,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要求演唱者不仅要锻炼自身的演唱技巧,同时还要注意肢体语言的塑造。歌者应当在台下接受专业的培训,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各方面从而更好的掌控舞台,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搭配不同的表演风格,以呈现给观众最好的视觉效果。声乐演唱者要充分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融入舞台表演,向观众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以优美的声音打动观众,以精绝的舞台表演留住观众,带领观众走进作品,感悟艺术的无穷魅力。缺乏相应舞台表演的声乐演唱是不完整的,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很难获得观众认可。
二、舞台表演是声乐演唱的支撑
《琵琶行》里的“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句直接道出了舞台表演是声乐演唱的支撑,对于声乐演唱的成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声乐演唱最终就是要通过演唱者带领观众走进作品,身临其境的感悟作品魅力。有时单纯的声乐演唱并不能起好到很好的情感烘托作用,因此也很难打动观众,走进观众内心,而有时一个肢体动作却可以牵引着观众的思绪,把观众带到整个艺术氛围中。观众能够在出彩的舞台表演中尽情享受声乐演唱,感悟作品,享受生活,在演唱者的带领下享受诗意的艺术。
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
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不仅仅需要歌唱者精准的把握词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情景交融、通过精彩的舞台表演来渲染演唱氛围。演唱者每一次出演都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首先演唱者要享受舞台,在演唱之前探究作品的深层内涵,在演唱过程中融入情景表演,带领观众走进作品背后的故事,感悟声乐艺术的深层魅力。最初的声乐演唱可能是从录音棚开始的,但最终都将与舞台表演融为一体。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看似是两个方面的东西,但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高水准的声乐演唱最终会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呈现给观众。
四、结束语
录音棚是歌手梦想开始的地方,登上舞台是歌手最终的向往。声乐演唱与舞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只有把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调动观众情绪,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让观众深切体会来自艺术的魅力,更好地感悟生活,实现灵魂的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