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质量的高校课表编排及其运行管理探究

2020-01-17魏丽娜贾连莹张明辉高艳红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表教学质量课程

魏丽娜,贾连莹,张明辉,高艳红

(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 150066)

课表作为高校落实教学安排的重要依据,在编排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教育资源、教学目标等影响因素。在课表运行管理阶段,加强秩序管理,围绕教学整体质量,对课程规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当前阶段,在课表编制与执行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编排不合理、执行效率不高、资源整合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高校合理对教育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协调各方发展需求,优化课程安排,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机制的改革进程。

1 以教学质量为基础的课表编排规划原则

1.1 课程编排应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高校的课程编排应合理、科学,结合学生群体的学习规律,对课程内容、时间、上课频次等进行规划。如上午通常是学生精神较为饱满的时候,这段时间用来安排难度较大的数学类、物理类、专业性较强的核心必修课等,有利于学生更快吸收消化和掌握知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课程频率较高,应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同一天安排两次课。同时注意预留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的时间,避免课程过度集中造成的学习效率降低。与此同时,课表时间安排不能过于零散,需要一定的整块时间,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避免因为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习基础不牢固、遗忘等问题。

1.2 以人性化理念的指导,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课程编排的实践过程中,应以人性化管理为原则,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一方面,应拓展沟通渠道,听取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多方的意见,提升课表安排的可执行性,保证课表运行管理的可靠性。如部分教师进修学习、考察有着一定的需求,高校应合理安排这部分教师的时间;另一方面,应考虑学校的基础教育资源。如,多校区办学的学校,需考虑家庭住址距离远的教师,做到集中时间安排排课,一天内尽量排满,不要安排半天上课,提升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协调多方需求。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客观教学条件,如实验室、运动场地、实训基地、教室、教学设备等。在充分提高硬件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定期进行状态检查,开展维修与养护,延长硬件设施的使用周期,避免因场地、设备使用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3 以教学质量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人数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教育阵地,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安排时,应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规模的协调。一方面,在安排专业课程时,应将控制教学人数在20人左右,保证教学效果。同时,需要依照每周专业课程的次数、分布等,安排教室,配备对应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在安排公共课程时,应结合班级数量、学生规模等安排阶梯教室或大教室等。高校还应注重选修课程的教学安排,依照具体教学人数提供教学资源。在依照高校战略规划落实教学目标时,应结合专业教师数量、工作量来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控制教学数量与规模,保证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在学校规定上课课时许可的范围内,满足基本工作量,不超出工作量最高上限,以教学质量管理为重点,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训活动、工作实习安排等方面的协调,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通过评价反馈对课表安排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2 优化高校教学课表编排与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依照科学发展的原则,编排课表内容

为有效推进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高校应依照科学发展的原则,对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与改革方向进行调整,找准高校的发展定位,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结合整体知识结构,对新型课程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此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全面的保障。一方面,高校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结合各专业教育规划、人才需求、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编制专业课表。在安排公共课程时,应保证与专业课程教育时间、位置、频次等条件相协调,避免课程冲突;另一方面,应规范课程编排的流程,加快信息技术的更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数据的处理流程,推进智能编排系统的应用,提升课程安排的效率性。

2.2 结合课表编排,对课表运行进行动态监管

2.2.1 课务人员应对课表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管

课务人员应对课表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管,结合教学需求调配各项资源,维护课表运行的效率性与稳定性。如果教师由于特定情况需要停课或调课,课务人员应依照审批规范,对课程调整的原因、内容与时间安排等内容进行审核。在批准后,监控教师是否做到按调课后的时间上课,停课后教师是否补全所缺课程,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目标的落实。

2.2.2 建立动态教学督导平台

教学督导部门是监管课表执行情况的重要机构,通过对教学实际情况的动态反馈,对现行的课表进行调整。同时,利用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在监控教师是否有擅自调课、停课的同时,监控现有的教学资源是否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有效发挥督导部门在课表运行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课程改革质效。

2.2.3 注重教师的意见反馈

教师是课表执行的主体,在依照高校课程规划实行课表的同时,还应对课表运行实际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性、教学需求与教学资源是否协调等进行反馈。通过教师对课表运行进行监控,能够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严格执行,提高课程的上课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4 加强与学生群体的沟通交流

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目标,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规划与实际课表编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课表的运行监管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群体的意见,加强与学生群体的沟通交流,在深入了解课程教学效率、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市场发展形势、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等,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面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

3 结语

教育体系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推进,使得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形式都发生了转变。现阶段,高校应对课程安排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加强集中管理,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实效性。在开展课程编排与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高校应在深入、全面了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方案,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猜你喜欢

课表教学质量课程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我是校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INNO EDU 创新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