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交互模式应用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民办教学活动院校

一、前言

新形势下,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需要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明确院校主体的责任,对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在此趋势下,对于民办院校而言,要将对教学质量提升作为依据,对完善的工作管理机制有效建立,促进教育发展观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针对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其在新时期需要更重视对人的培养,以人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效增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以及能力提升。

二、课程教学中的交互模式

课程教学中的交互模式,即是应用交流互动的方式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活动。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互动双方的平等性,且主导者为应用该方法的人。在具体对该方法应用的过程中,不同课程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信任,从而促进发挥教学的内化作用,从而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认知交互、情感交互以及语言交互是交互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借助语言交互,能够作为与学生交流的载体,教师可以保证语言的流畅性、简洁性,保证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清晰了解。为了对学生的参与感有效激发,可以应用更加幽默的语言,加强对网络热词的应用,从而增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1]。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促进彼此认知交换,并加强相应的情感。教师以真感情教授课程,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共鸣,促进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在教学中对交互模式应用,能够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促进学生不同方面能力的提升,改善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人才培养思路

民办院校从1998年以后开始被批准创立,在随后发展过程中,民办院校经历了被批准建独立院校、允许自主招生以及非独立院校被纳入普通高校等过程。根据上述民办院校发展过程来看,国家越来越重视民办院校的发展。对于民办院校而言,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且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同时兼顾高校、地方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协调,并将其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原则。在此基础上,不同标准之间要保证衔接的有效性。高校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制定标准时,主要是基于地方的标准后,进一步细化,从而形成细致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标准;地方在对标准制定时,则主要是基于国家相关标准,与本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之间的一致性;国家在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主要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宏观要求,并明确相应的层次结构,保证其与宏观要求之间的一致性。同时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其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相符合,并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并能够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民办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而二者之间需要首先重视个人的发展[2]。因此基于上述分析,如果只是以经济角度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效果,却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使得院校毕业的学生重视经济利益,缺少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以及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经济管理类人才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公正、关怀精神。在此基础上,相比于公办高校,民办学生缺少教育资源的投入,学科建设、教育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对于民办院校而言,应当更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对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人才专业技能、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从而保证其能力能够与相关企业有效匹配。此外,在对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对相关的岗位和企业有效满足。

从上述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人才培养的相关标准来看,应用交互模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即能够对上述标准有效满足,培养出适合企业、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四、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交互模式的应用

上文分别论述了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模式以及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相关标准,可以看出交互模式应用到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十分有必要。本节就此对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交互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基于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在对相关课程备课的过程中,在对教材备课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借助相应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经济学现象等,对学生主动参与的心态有效激发,并结合自己得到力量,对现实中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有效解决,帮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3]。同时,借助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思域,提升自身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对情境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将学生置于当事人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对问题分析、对问题解决,要注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用该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相应学科思维方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胆怯心理,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发展应用型人才是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对于经济管理类的人才而言,更需要加强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包括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准备充分的资料,并注意设置相应的问题,保证教学内容能够让其他学生听懂。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细心听学生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教学活动中好的地方进行鼓励,对于学生教学活动中存在缺陷、错误的地方指出,并引导学生有效改善。

(三)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交互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一步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对能力培养、教授知识之间的关系有效处理,重视对学生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借助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调查以及研究,在实践中加强相应的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不同方面需要有效满足,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与学生加强交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身份有效转变。教师要做好观察者、倾听者的位置,对不同学生的发言有效听取,并注意学生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发言的内容有效记录,对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答,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促进者。在教学互动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之中,会存在一些学生缺乏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良好的氛围有效创造,鼓励不参与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借助多媒体开展相应的教学。在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应用交互模式,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基础上,借助视频、音频、微课等方式,将学生关注的、并与课程相关的热点新闻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其中有关课程的内容细化出来,将不同的言论展示在多媒体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思路。在此基础上, 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将学生分组,开展相应的谈论课,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答,并引导不同组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答案,教师在听取答案后,对回答中存在的错误纠正、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的专题,引导学生分组,借助PPT、视频、音频等方式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专题,且需要保证与本课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路,并引导学生找相应的资料。借助上述不同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有效调动,促进经济管理类课程人才培养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竞争日益强烈,民办院校为保持持续性发展,应当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针对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其在新时期需要更重视对人的培养,以人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效增强。同时,在民办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应用交互模式,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民办教学活动院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