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立德高校学生管理人员

一、前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对于我国的繁荣富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的理念则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天堂,因此在高校中,“立德树人”应当融入各个方面,在思想教育中,在文化课程中,在实践教育中。老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工作要求,学生将“立德树人”作为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以“立德树人”理念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国召开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是思想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而“立德”是实现“树人”的方法和途径。“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立德树人”的理念应当融入到全部学生管理工作中,并指导学校培养高素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人才培养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青年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道检验站和培养中心,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教育理念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立德树人”的理念,教育要回归本真,价值观的培养必不可少,而德行操守的价值观培养则是帮助学生追求本心,寻找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有力武器。教育理念对教学工作的推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树立正确的理念是第一步。

三、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展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不注重育人观念

有些高校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素养,在管理学生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负责、选择性管理问题,对学生仅停留在日常事务管理中,没有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积极培育,而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有些高校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形成得过且过、滥竽充数的工作习惯,当学生求助于管理人员时,管理人员才会抬眼相看,反之不会涉及学生的道德培育问题,认为培育过程较为繁琐且漫长,这就会导致高校学生的思想容易放任自流,加之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意识爆发,无约束地发展只能带给学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成长。另一方面,有些高校管理人员认为管理工作职责权威较大,由于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在刚进入校园期间,很多时候会主动地找寻管理人员寻求意见,这时有些管理人员内心较为骄傲,以管理者的高度俯视寻求帮助的高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践踏了高校学生脆弱的自尊心,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由此可见,有些高校管理人员缺乏充足的职业素养,不注重德育措施,这样会弱化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高校管理工作体现出强制性

在许多情况下,高校管理人员会通过强制性的手段约束学生的行为,既是出于管理需求,也是出于现实考虑,但是没有考虑高校学生的心态问题,有些管理人员在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时,总是使用处分、警告等手段警戒学生,没有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转变积极的思想观念,这就容易让学生重蹈覆辙,这种恶性循环危害较大,可见高校管理人员的片面化、强制性激起涉事学生的严重不满情绪,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消极变化,有可能致使学生出现堕落等负面影响。

(三)校园文化结构复杂

在高校管理中,校园文化总是发挥着主要的引导作用,既包含高校思政教育思想,也包含网络文化思想、个人主义思想等,课件校园文化的构成众多,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莫过于网络文化思想。那么,在网络世界上,由各式各样的媒体传播的信息、网民自主发表的言论、网络小说等网络文化载体表现出的文化思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倡导人积极向上、向前发展的积极网络文化,另一类是娱乐互动、自由散漫的负面网络文化,从高校学生表现出的思想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负面的网络文化情有独钟,并且深深地迷恋负面的网络文化无法自拔,有些学生会疯狂地迷恋网络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包含着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不实想法,当学生接触后会被其中的文字内容所吸引,慢慢地学生会吸收其中的文化思想,如幻想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等,导致学生的理想主义慢慢消退。有些学生会疯狂地迷恋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中,学生会慢慢地将自己转化为游戏人物,慢慢地接受不良的文化思想,如暴力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容易让学生形成暴力、浮躁的负面性格,不利于学生与他人相处,甚至有些学生会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出现暴力伤人、欺骗同学的行为。因此,可见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既会降低思想教育在学生内心中的重要性,又会对学生思想造成较大影响。

四、“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工作思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爱国主义、四个自信等理念都可以通过政治理论课来同青年学生分享。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想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政治理论课程是达到此目标的主阵地。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天经地义的,是帮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良好平台和途径。因此高校应当更加注重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注意课程内容安排,正确传达思想政治理论,与时俱进,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思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需要实践性,还需要开放性,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和社会活动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其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应当多多关注学生的态度,思想变化和行为,学生应当主动学习,具备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增强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理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思想领域的引领者,是他们寻找人生方向的领路人,因此,老师应当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高校老师团体应当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育人理念和体系,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工作的重心,从繁重的工作中找到教育的本质意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利用网络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现在网络日渐发达,攻占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学生作为年轻人群体更是网络的资深用户。因此,高校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对学生管理,这种方式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强国APP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移动互联网霸占人们时间和视线的当下,开发一款集时政新闻、视频热点、经典剧目等为一体的APP,作为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很快抓住了高校学生的眼球,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枯燥无味,思想熏陶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拓宽了德育工作的边界,从面对面课堂上到网络上。除了开发一款APP这种形式,互联网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形式,比如通过会议通讯软件,可以随时随地的组织多人交流活动。在受疫情影响的当下,多处高校老师及其他管理工作者开展网络授课,疫情阻隔了人与人的物理距离,但是不能阻隔思想的传播,更没有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即使疫情结束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应当积极利用网络,拓宽工作渠道。

(四)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入地贯彻到高校管理工作中

从当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有些高校管理人员没有注重德育教育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导致管理工作存在强制性、生搬硬套的嫌疑,这会让学生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应对的态度。所以,如果想要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效率,首要任务需要在各个管理工作环节中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入地贯彻到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仍然运用制度的方法管理学生,另一方面需要使用立德树人理念感化、教育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思想问题。不过,为了可以保证立德树人理念在实际中的实施效果,学校可以将其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促使管理人员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理念充分地应用在管理实践中,这就有利于管理人员不断地创新实施措施。并且,学校需要组织部分心理教育的专家、教师展开研讨会,关于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真正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体现出实际作用展开讨论,同时可以让高校每个班级的班干部作为本班级的学生代表,发表关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管理工作的建议,对改进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向学校表明学生的态度,这就有利于完善高校管理机制。

另外,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每个管理人员注重每个学生个体,而且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信服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这就需要改进后的管理制度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让学生可以在充分自由的空间内展开诸多活动,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过需要在“德”的范围之内进行,否则某些学生会受到制度的惩处。并且,为了可以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学习可以开通较为迅捷的意见反馈通道,一方面可以在校内创建“公开信箱”,让学生以实名或匿名的方式反馈个人对高校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可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开通社交账号,如微信的公众号等,让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反馈建议或意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反馈意见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逐渐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自我管理意识,改善高校管理工作。另外,高校需要在发放助学贷款、奖学金时采用透明公开的方法公示领款人、金额、文件等,既可以避免其中掺假,又可以让学生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效率。

五、结语

时代在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应当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根植于心,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阵地,构建优秀的、有科学教育理念的教师团体,利用网络渠道贴近学生活动,掌握、了解其心理状况,有效开展学生们的管理工作。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猜你喜欢

立德高校学生管理人员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