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国企内部审计及完善职能的探索

2020-01-1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内审独立性职能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明确要求,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正常运营的关键性环节,应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在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入发展中,严格落实好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监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科学评价企业资产状况,合理预防企业经营风险,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国企内部审计及职能概述

(一)定义。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建立,服务于各部门的独立性检查、监督以及评价工作,一方面检查、监督和评价企业的内部牵制制度,观测其是否具备有效性和充分性,另一方面还能够针对企业内部会计及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进行检查、监督以及评价,由此保障企业资产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促进企业健康稳定运行[1]。

(二)职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活动的稳步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于风险管理和增值服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中,要有完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前提。国有企业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行,持续健全和优化企业制度,实施科学性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作。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表现在:1.强化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引导企业健康发展;2.发挥内部控制功能,在收集、分析以及测试数据的基础上,达到企业内部流程优化目标,充分利用内部资源;3.增加企业运行价值,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综合性、时效性,可以及时发现审计风险,采取控制措施,从而有效支持企业价值的增加。

三、国企实施内部审计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完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工作开展中,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展内部审计,将有利于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工作,保障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活动合法化、合规化,助力企业稳定发展。

二是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内部审计是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发现问题的探究和深入分析,能够找到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帮助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三是有助于实现企业增值。内部审计为增加企业组织价值、科学改善企业组织运营活动为目标而实施。国有企业积极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咨询和评价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四、国企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以独立性为重要基础。当前国有企业实际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中,独立性不够强,表现在了没有设置出健全的审计部门机构,多是由财务总监负责内部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

(二)内部审计制度缺乏完善性。国有企业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比较笼统,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当审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无章可循,现有的制度无法规范性指导内部审计活动的有效开展,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执行效果。

(三)内部审计职能缺乏全面性。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还局限在财务领域,范围过于狭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评审较少,没有全面性监督和管理各项经济活动。内部审计受职能不全面、定位模糊问题的影响,阻碍了审计工作成果的显现。

(四)内部审计方法缺乏丰富性。审计方法过于单一,一方面是由于内部审计信息经验的交流有障碍,无法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取到先进的经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高水平技能素养和工作经验,其人员配备不够多,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2]。

五、分析强化国企内部审计及完善职能的策略

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工作手段,推进内部审计活动顺利实施,持续完善内部审计职能,有效提升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综合水平。

(一)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具备较强独立性,即和管理层、业务部门保持着较强独立状态,充分发挥其在监督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作用。企业董事会负责直接批准内部审计部门的预算支出,不需要有财务部门参与到审核之中,相应地,审计部门所提供的审计报告要直接抄送到管理层和董事会。在这样的工作流程之中,内部审计显现出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合理的依据。同时还可以给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可靠性的数据证据,保证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具有较高准确性,给出较高可信度、客观性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3]。

同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参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与被审计业务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应主动回避,保证其客观公正。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合理,是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稳步实施的重要因素,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可靠的方式,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国有企业可以积极构建第三方监管制度,其中要顺应内部审计的客观需求,保障组织管理体系的高效稳步运行。内部审计部门拥有科学规范的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履行各项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其次,国有企业持续优化内部审计制度的过程中,要能够不断学习和借鉴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细则,奠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再者,要明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确保权责分明有效,实现定岗到责、定岗到人。内部审计人员全面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将该项工作渗透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各个环节之中,尽可能减少审计漏洞,逐步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4]。最后,国有企业要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实际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和企业不相匹配的地方,并做好完善和优化处理。同时还要考察内部审计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开展状况,最大限度实施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个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价值和优势,确保高效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三)拓宽内部审计职能。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属于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工作量较大。原有的审计职能以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为主,偏重于事后审计,同时咨询工作也大多在经济活动的发生过程中。但是预防胜于治疗,审计寓于服务。拓展传统的审计职能,不断优化完善内部审计职能,逐渐将内部审计向主动服务升级,将赋予内审部门更大的工作使命,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实施效果。一是由收支审计变成综合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内部审计的基础上,拓展范围到工程审计、其他专项审计……将由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监督工作转变为以风险管理、控制、治理程序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综合审计工作。二是由事后审计变成事前审计。促进控制成本和费用的初始审计目标,转变成立足源头,识别与防范风险。防范胜于查处,注重事前的风险审计和事中的跟踪审计,杜绝仅以结果导向为审计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三是由被动咨询变成主动服务。从揭示问题到提供解决方案,由企业需要内部审计做什么到内部审计能为企业做什么,主动出击,由被动咨询变成主动部署、筹划、开展内审工作,彰显内审服务的价值,协助企业实现管理控制目标。

(四)创新内部审计方法。1.创新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打破内部审计组织形式,使其向“内部+外部"的创新模式发展,基于本企业内审部门组织,借用企业内部非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外聘专家,组成审计小组,共同开展审计工作,由孤军作战向联手管理转变。一是突破专业审计人员不足的瓶颈,二是保证审计工作具体实施的独立性,三是促进内外部经验学习交流,帮助专职内审人员更快的成长。2.建立内部审计的信息系统。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内审工作过程中,以审计作业为核心对审计项目进行全过程、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同时信息系统可以适当引导内部审计人员按要求实施审计,将标准审计作业流程内置到系统中,保证内审工作的规范化,降低审计风险,增加内审分析评价的透析力,谋求审计检查效率的倍增,全面提升内审工作质量。3.促进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审计完成并不意味着内审工作真正的结束,应加强对发现问题的梳理、分析、整理,对存在的问题要从加强内控、强化管理的角度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首先要建立审计成果、信息分析的制度,拓宽审计成果利用的渠道,还需要与其它部门的同事分享审计的资源成果。再者要提升审计资源的利用率,对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企业的薄弱环节。最后要对成果利用方式进行创新,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注重定重分析,建立内部的审计成果数据库,利用先进的分析手段来对数据库中的条目、数据来进行挖掘,通过对数据之间关系的再整理,找出潜在威胁,分析原因、预防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结语

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生产运行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率,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同时也是企业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完善,支持国有企业价值增值。国有企业持续强化内部审计,不仅要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完善和优化内部审计制度,拓宽内部审计职能,还要创新内部审计方法。

猜你喜欢

内审独立性职能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独立品格培养
论气象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职能与功能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