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2020-01-17
一、前言
“一带一路”是“21世纪上海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显现。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上海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来发展与沿途国家的经济关系,在此基础上西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国开展了西部大开发计划,促进西部大学生就业率。这项计划不仅仅有利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平衡发展,更是有利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和稳定双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机会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从1999年大学生扩招开始直到2018年,根据互联网数据统计,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92.6%)下降1.6个百分点。另外,从中国信息网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本科就业率大幅度下降。当今的大学生面临多重选择,同样也承担着多重压力,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原因有政策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
(一)政策原因。我国属于人口大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进入大众的视野,教育改革固然好带来的就是更多人受教育,国民文化水平升高,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中扩招,而扩招的结果就是应届毕业生数量增多,导致毕业生比例失调,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二)社会原因。随着大学生毕业数量日益增加,用人单位的选择也愈来愈多。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寻找能力强的大学生设置“奇怪”的条件,让毕业大学生望而却步。不仅如此,企业招录人员的时候动辄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相比之下大学生唯一的工作经验也止步于每年短短的三个月的暑期工,因此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又因工作经验不足难以实行。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多参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才能,用来弥补工作经验少的事实。
(三)自身原因。很多在校优秀大学生刚刚毕业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应有的工资水准,从学校出来学到的未必全都会用到企业岗位上,学校教的只是通过理论来看分析,很少付出过实践,只是纸上谈兵。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分析
本研究以西部企业为例,基于“一带一路”的倡议引导,采访了新疆地区的纺织厂。纺织厂的在岗工人人数超过2000名,是新疆地区较大的企业用人单位,我们团队调查了在岗工人的文化程度。发现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10%,初中文化程度占总数的40%,高中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20%。大专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25%,大学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5%。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的占的比重比较小。 难道是公司对大学生的需求不高吗?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到了纺织厂的老板张先生。张先生回答我们说:现在纺织厂的工作没有特别难的,对现在大学生没有挑战性,所以很少有大学生考虑纺织厂的工作。而且初中文化的就很容易胜任在工厂的工作,纺织厂的工作仅仅只是对内销售纺织品,如果后期公司向外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就会增加。从张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在进步,很多公司不满足于内销,更多的是想对外销售,一个公司要向外发展不仅需要产品过硬还需要专业的团队。这时就对大学生的专业需求较高。这种只有少量大学生的企业,不仅仅是西部地区现象,更是全国各地的现象。许多企业现在处于正在转型或将要转型的状态,但转型的企业如果没有技术过硬、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很难完成。但是在公司转型之前大多数毕业生觉得没有前途、看不上。等到公司转型成功对大学生就没有那么需要了。这种情况形成了个死循环。所以毕业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吃苦肯干的精神。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近些年,我国大学生毕业总数呈整体上升趋势,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存在结构供过于求的现象。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状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有:(一)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提高自己的软实力。(二)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三)在大学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四)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就业的方向,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从。
根据以上总结,企业需求的人才不仅仅是要有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踏实肯干。所以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更是要提高自己坚定的意志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