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开放对提高我国政府工作能力的影响
2020-01-17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数据信息时代。是否掌握数据信息资源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尺。海量数据只有经过不断流动、扩散、重组形成庞大数据库,且对它进行不同角度分析,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不同需求。我国在2015年提出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体系,直到2018年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平台。随着我国政府数据的不断开放,更多企业和个人可以利用大数据来造福人类,因此不断加大数据开放力度对政府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二、问题探究
数据开放可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数据开放对提高我国政府工作能力的影响不能单靠想象,还需要用具体的数据分析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 2018 年由大数据社会治理课题组的《大数据社会治理服务与个人需求调查问卷》,本问卷共对8272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的人进行问卷调查。再利用SPSS软件做因子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复杂众多的指标进行归类,最后找出公共因子并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
三、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我们利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关数据开放接口10个问题做因子分析。这10个问题分别是:Z1:因为涉及到隐私、机密、安全和其他限制,所以政府不应该公开数据;Z2:开放政府数据,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办事效率;Z3:开放数据和我没什么关系;Z4: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应相互连通,以便共享;Z5:政府开放数据能够创新发展;Z6:开放数据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Z7:数据是政府极为重要的资源,不应该共享;Z8:不用开放数据也能从微信、微博等媒介获取数据信息;Z9:开放数据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条件;Z10:现阶段数据已经足够开放了。
对这10个问题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KMO统计量为0.909,大于最低标准0.5,说明10个变量之间不独立,适合做因子分析。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以特征值大于1来确定,只有前两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大于1,分别为48.723%、61.275%,由此我们认为前2个主要成分已经足够描述指标中的大部分信息,故选取前两个公共因子。为更好的解释各项因子的意义,对上述结果进行旋转,经过旋转后,得出各项指标成分得分系列数矩阵。因子得分矩阵用F1、F2代表两个公因子,Z1~Z10分别代表原始变量,由此可以得出线性组合模型:
F1=0.135Z1+0.144Z2+0.126Z3+0.151Z4+0.140Z5+0.150Z6+0.142Z7+0.147Z8+0.144Z9+0.152Z10
F2=0.247Z1-0.251Z2+0.457Z3-0.301Z4-0.228Z5-0.311Z6+0.363Z7+0.155Z8-0.208Z9+0.161Z10
指标“Z2”、“Z4”、“Z5”、“Z6”、“Z9 ”在因子1上有较大载荷。“Z1”、“Z3”、“Z7”、“Z8”、“Z10”在因子2上有较大载荷。因子1与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关系紧密,故因子1被称为“数据开放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因子2与对政府工作能力不利关系紧密,故因子2被称为“数据开放不利于提高政府工作能力”。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和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可以确定成果转化能力的综合评分函数:F=(0.48723F1+0.12551F2)/0.61275进行加权计算综合得分,我们可以看出F1占比较大,故我们可以认为数据开放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取了两个公共因子,根据各项指标的得分系数再进行加权计算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因子1“数据开放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占比较大的比重。数据开放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知名度,促进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发挥数据带来的社会价值,并且帮助政府更好地掌握并满足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政府”,进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除此之外,数据开放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政府工作,促使政府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提升政府的权威。网络时代,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水平,一定意义上就是政府的数据治理能力,也就是政府工作能力的展示。
因此,政府应当不断增强数据开放的程度和透明度,释放其具有的社会和商业价值,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工作,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美国学者海尔比格(Helbig)就提出数据开放有利于提高政府信息的公共价值与社会公众间的信息传递。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整个社会对数据的价值提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建立完善的数据开放体系,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