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其世界价值

2020-01-17雷莹莹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防控疫情

雷莹莹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

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最大程度降低疫情损失、防止疫情进一步恶化亟待高效解决。国家通过采取系列有效措施,使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遏制。本文以疫情期间我国发布的相关数据、指示、通知、意见、讲话等信息为基础,归纳整合出系统化疫情治理的中国方案,以期为他国推进疫情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重大疫情治理的中国方案

1.管理系统:由中央到地方

其一,中央部署,地方实施。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疫情发展趋向,编制相关应急预案,确定是否启动国家应急响应;由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其有关部门是应急工作的最高行动指挥机构,负责及时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急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本级政府指导下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设置省、区、市级别的定点治疗医院与隔离场所,进行交通管制工作;各基层乡镇同样成立相应级别的领导小组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根据中央下达政策因地制宜制定行动方案、行动细则,由基层党组织和政府负责明确分工,下乡调查人口具体情况,排除安全隐患,讲解疫情防治知识,宣传中央政府政策,维持乡镇稳定,动员党员参与交通管理等日常防控工作。由此可知,从中央到地方,其组织管理机构层级如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基层党政领导小组。

其二,地方反馈,中央整合。疫情防治方案在地方落实后,需要地方进一步开展相关疫情反馈工作,向上级中央政府汇报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疫情发展状况、疫情防治状况、后勤保障状况、人民群众心理状况等等,从而为中央及时调整方案奠定实践基础。如上海市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反馈机制,其16 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开通疫情防控工作问题建议征集渠道,面向市民征集疫情防控工作问题建议,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官网、微博平台、客户端APP、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民意收集、问题反馈等工作,筛选集中性、紧急性问题,并迅速上交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再如江苏地方某高校,为响应教育部关于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校园进出管理制度,禁止学生无故提前返校,通过各学院辅导员深入学生群体调查相关情况,并在本校信息化平台建设“每日报平安”栏目,以求有效掌握学生动态信息。同时,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准则,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促进师生交流,保证教学任务按时完成。又如某地区某公司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创建健康打卡活动,企业员工线上汇报健康信息,由后台技术人员加以数据分析,并将职员情况进行ABCD 四种分类,为返工奠定基础。因此,地方在摸底基本完成后,可将情况反馈给上级机关,层层上报,最终由中央进行整合。

综上可知,中央与地方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分工明确,中央主导、地方配合,地方反馈、中央调整,两者呈现良好的联动防控关系,最大程度提高整体管理效应。

2.治理方式:分类分区分级

面对疫情复杂状况,为提高疫情治理工作效率,必须采取分类、分区、分级治理方式,分类治理以对症下药,分区治理以因地制宜,分级治理以深厉浅揭,共同服务于有效攻克疫情堡垒。

其一,分类治理。分类治理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者性质加以归类的管理手段。首先,分类诊治。将发热人员分成患者、疑似者、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四类,针对不同种类人员开展诊断救治工作,“实现确诊者应收尽收,对重症、危重症病例要集中救治、全力救治,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孕产妇、婴幼儿等病例。”[2]其次,分类指导。以疫情严重程度作为划分标准,将武汉和湖北地区作为全国疫情重灾区,严格管控湖北流动人员,针对湖北地区前期防控工作问题加以整改,“同时,对北京、浙江、广东等人口流动大省大市及湖北周边省市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3]最后,分类帮扶。以地区、企业、人员为归类依据,重点解决企业缺工严重问题、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个体商户恢复经营问题,从而稳定就业市场。

其二,分区治理。分区治理是指按照区域疫情轻重缓急进行划分整治的管理手段。首先,分区复工复产。要打通物流、人流堵塞点,开放货物运输限制,保证上下游企业产销对接成功,加大企业产能以应对疫情后勤供给需要。其次,分区进行健康管理。特别是企业返工人员,对来自疫区的人员要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处在隔离期间的人员要进行体温检测,并及时掌握缺勤人员健康状况[4]。再者,分区防控。“各地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动态开展分析研判,在病例数保持稳定下降、疫情扩散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后,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要确保交通运输网络畅通,保障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防护物资供给,维护客流物流运行秩序。”[5]最后,分区脱贫。要重视由疫情引起的返贫人口,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按期完成。

其三,分级治理。分级治理是指根据本地疫情形势变化调整响应级别进行治理的手段。首先,分级差异化防控。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县级为单位,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精准施策、恢复生产、保证安全。同时,“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动态调整辖区内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县(市、区、旗)名单。”[5]其次,分级表彰。分级表彰意在树立道德风向标、工作风向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对在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根据情况分层分级予以表彰和嘉奖。”[6]嘉奖防疫典型人物,传播社会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坚定战胜疫情信念。

综上,分类分区分级治理方式本质上遵循了实事求是原则,既能够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用,也能够推进疫情防治进程。

那时,我还写过一篇《昭君何以“请出塞”》,因为我从来不认为王昭君是为了民族大义而自请远嫁的,也从来不认为她是为爱情而去的。当时读宋人的《鹤林玉露》,其中看到批驳王安石的“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指其“悖理伤道甚矣”,又给我“壮了胆”,就写了这篇杂谈,先后发表在《郑州晚报》和《苏州日报》上。后来,我有机会先后去了湖北兴山的昭君故里和呼和浩特的青冢,这种历史观念与现场观感相融会,又写了8000余字的散文《历史深处的昭君背影》,发表十几年后还有刊物转载这篇散文。

3.后勤供应:统筹协调资源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家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后勤供应保障工作:保证生活资料供应充足,维持人民生活基本需要;保证医疗物资供应充足,确保医护与患者人身安全;保证人力资源供应,确保防疫工作实施到位。

其一,生活资料供应。“假设个人已经存在,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人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活的个人要维持自己,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7](P165)因疫情而自觉居家不外出的人民群众,大多数无法从事线下生产活动而造成生产链断裂。作为现实存在的个人,需要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有机体的生存,这是人类存在的第一物质需要。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确保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组织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加强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采取措施保证运送生活必需品的车辆顺利通行。要做好煤电油气重点供应,保障居民用能需求。”[3]由此看出,疫情期间,政府能够准确认识到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性,并且采取相应手段以保持供应畅通,为人民群众打好疫情防治持久战免除了后顾之忧。

其二,医疗物资供应。若没有充足的医疗物资,攻克疫情则浮于表层。医疗物资供应包括医疗资金、医疗器械、办公用品、卫生被服、卫生材料等,疫情期间医疗口罩、消毒水、防护服等资源缺口较大,武汉多家定点医院不得不发起线上募捐活动。截至2020 年2 月12 日,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运抵医用防护服72.67万件,医用隔离面罩和隔离眼罩35.84 万件,负压救护车156 辆,呼吸机2286 台,心电监护仪6929 台,全自动红外测温仪761 台,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 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28%,医用非N95 口罩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06%[8]。而截至2020 年2 月13 日,各级财政用于医疗设备和防护物资等的支出达到259.4 亿元[9],与此同时,中国还得到了巴基斯坦、英国、日本、法国等国际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物资供应压力。关于医疗物资调配,中央统一将物资倾斜至湖北武汉等重灾地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要,把住疫情外流关卡。

其三,人力资源供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10]抗击疫情棋盘上的棋子暗指中国14 亿人民群众,只有发挥人民群众合力,服从党中央统一调度,才能下好整盘棋。由人民群众组合成的人力资源为疫情攻关提供强了有力的后盾。此次疫情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科研人员、医护人员、行政人员、交通管理人员、主副业生产人员等。如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冲锋在医疗研治的第一线,还有“29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 多支医疗队”[11](P115),共同组成抵制疫情的中流砥柱,新冠肺炎治疗应对方案在短时间内更新至第七版。可见,各防控点人员安排到位为战胜疫情注入了强心剂。

综上,后勤三方供应充足是保障疫情治理方案持续推进的基础,三方共同为抗击疫情筑起了安全屏障。

4.精神防御:媒体实时宣传

新冠肺炎疫情既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负面效应,也对个体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抑制社会恐慌心理,需经由权威媒体实时发布权威信息,跟进疫情发展动态,“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3]本文从宣传主体、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三个视角切入,尝试构建中国疫情宣传模式。

其一,宣传主体——谁来宣传。宣传本质上涉及到话语权问题,而宣传主体实际直接指向话语者。话语者先天拥有发表言论的自由权,但在疫情特殊时期,由“谁来发声”则成为需要慎重思考的现实问题。为引导人民群众正视疫情问题,宣传主体必须含有权威性,否则,容易导致舆论混乱、谣言四起、众说纷纭、失去共识、社会动荡。因此,官方媒体自然在多元媒体中脱颖而出,成为承担宣传任务的排头兵。与一般媒体不同,官方媒体是由政府创办的媒体,是传播咨询、引导大众并具有专用、权威、公开等特性的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央视网》等,依法秉持“公开、透明、及时、准确”[10]原则展开宣传报道工作。

其二,宣传内容——宣传什么。客观、真实、准确、丰富、及时的内容是产生良好宣传效果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以“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衡量宣传思想干部的综合能力。“脚力”要求宣传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获取素材,“眼力”要求宣传工作者独具慧眼抓住核心要点,“脑力”要求宣传工作者剖析现象本质以升华主题,“笔力”要求宣传工作者能以通俗易懂的话语传递宣传内容。可见,宣传内容是由宣传工作者经过实践调查、视角定位、价值挖掘、文字表达而呈现的信息。以《人民日报》宣传报道为例,基于资料阅读整合,其宣传内容可分为疫情研究进展情况报道、防疫知识报道、政策发布文件报道、重要领导人讲话报道、专家解读疫情理论报道、疫情一线英雄人物报道、疫情国际外交报道、疫情谣言澄清报道等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出中国应对疫情挑战的社会状态。

其三,宣传形式——怎么宣传。宣传内容需借助媒介才能在社会广泛传播。从传统信息媒介到互联网技术普及,信息传播速度、信息存储形式、信息覆盖范围、信息表现形式、信息时空限制等都被打破,不同年龄层次的个体可以依据自身现实需要进行选择以获取日常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全社会性质的运动,整场运动发展态势如何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老年群体适宜选取报纸作为信息获取渠道,如官方报纸、地方性报纸等。但鉴于报纸购买可能受限,自媒体与网络成为最佳获取信息的渠道。如《光明日报》《今日关注》《求是》等皆有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能够以图文、音频等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地推送相关信息,讲好中国疫情故事,肃清国内外不当言论,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疫情动态。

综上,我们采用官方媒体为主、线上线下联动、国际国内对接有效信息输出的立体化疫情防控宣传模式,为激发社会正能量作出了贡献。

5.法制建设:依法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是危与机并存的考验。“危”体现在疫情侵蚀国民健康、阻碍经济有序发展、加大脱贫攻坚难度;“机”表现在能借助突发事件处理来检测中国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以补齐原有短板,甚至成为向世界展现责任担当大国形象的契机。因此,在疫情治理过程中,中国紧跟现实需要进行查缺补漏,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为依法执政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以有效维持治理秩序。

其一,完善制度内容。在规范疫情治理过程中,中国牢牢抓住法律制度建设的主线,重点完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国家生物安全法律体系,为持续推进防治工作提供配套法律支撑。如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可参考的现有法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 年)《关于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19 年)等,现补充法律有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等,它们为开展疫情治理工作提供了准则与方向。

其二,依法履行职能。依法履行职能包括依法打击破坏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依法规范捐赠行为、依法加强治安管理、依法解决相关案件解决等,保证疫情治理每一环节都符合法律制度、都有法律可依、都有法律保障。与此同时,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号召人民群众依法配合疫情工作,并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12]。综上,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法治与法制双管齐下才能加大打赢疫情阻击战的胜率。

二、重大疫情治理的中国特色

中国疫情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汇聚中国智慧,中国智慧打造中国方案,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重大疫情治理的中国特色表现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凝聚一切抗疫力量,凸显制度特色;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有序开展防治工作,彰显领导特色;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把人民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依靠群众合力战胜疫情,展现人民特色。

1.制度特色:凝聚一切抗疫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中国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为世界瞩目,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也是制度特色的真实写照,而“速度快”“规模大”的策略正是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支撑,才能再次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凝聚一切抗击疫情力量,高效率控制疫情以保护人民群众。首先,能够集中物质资源办大事。新中国成立70 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防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农业生产实力、基础设施建设实力等物质力量为迅速开展疫情所需硬件设施提供了基础。2020 年2 月2 日,按照小汤山医院模式,火神山医院在云监督下正式交付使用;2 月8 日,武汉另一所雷神山医院投入使用,两所医院所用建造时间之短彰显了建设“速度之快”。另外,中国政府能在第一时间号召全国集中物资驰援湖北疫情重灾区,通过各式交通运输工具,大规模地向武汉等地集结,成功解决了当地物资匮乏问题。其次,能够集中人力资源办大事。此次调往湖北攻坚人员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市的各个医院,数支医疗队逆行深入危险区,其中也包括军方医疗队伍;在交通管制上,各个关卡基本配备医务与交警以严防疫情外泄;在防控宣传上,派遣人员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场所、发放相关必要物资、讲解疫情安全知识。物资到位,人员到位,应急方案才能实施到位,这就是中国制度特色的优势所在。

2.领导特色: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中国区别于他国的特色表征。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局面,成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新中国;2003年抗击非典,中国共产党凝聚社会合力,坚定人民战胜疫情信心,稳扎稳打地推进非典治理,积累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丰富经验;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6]首先,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执政党的领导作用。新冠肺炎伊始,党迅速针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做出统一部署,并根据疫情发展动态有序调整具体规划,派遣中央领导成员前往一线调研监督考察,要求各级党委统一服从中央指挥、协调与调度,做到令行禁止,最大程度整合中央到地方的领导力量,形成覆盖全国的疫情抗击网络,最大可能消除疫情隐患。其次,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体党员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前沿,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要组织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不信谣、不传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3]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始终占据核心领导位置,为实施各项政策树立看齐风向标,成为凝心聚力的关键所在。

3.人民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维护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生动写实。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更是维护好、实现好人民利益的忠实政党。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4](P278)同样,在整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联系群众、关爱群众、依靠群众。首先,在联系群众方面,基层党组工作人员采用电话、视频、微信、QQ、入乡等方式开展联系群众工作,摸清当地人口构成比例,按照常住人口、外来人口、重点人口三大类进行划分;其次,在关爱群众方面,重视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弱势群体的防疫情况,关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及时送去防疫必备用品与生活用品。而对于医务人员,要求抚恤因疫情防控殉职的医务人员家属,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优先保证医务人员健康;在依靠群众方面,一要依靠群众响应国家政策自觉减少外出活动、自觉自我隔离、自觉听从防治安排,二要依靠群众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筑起精神防御长城、以调整最佳状态应对疫情,三要依靠群众互帮互助集中力量共渡难关,四要依靠群众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证供应齐全。

综上可知,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中国共产党能够统一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疫情治理,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党的政策决定疫情治理方案才能有所成效,这种良性互动彰显了中国特色。

三、疫情治理方案的世界价值

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他国元首多次进行电话交流,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15]可见,疫情治理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无法置身事外,“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16]抓实、抓细、抓落地,中国疫情治理方案成效显著,对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具有一定价值。

1.激励价值

所谓激励价值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调动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或帮助主体坚定信念以为完成某一既定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理语境中,主体的显性需要是保证个体生命健康无忧,而隐性需要则是要从外界成功事例获得心理安慰。总的来说,既要满足主体的第一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主体生命健康需要,再满足主体精神需要。对比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层次高于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比精神需要更易获得满足。然而,一旦精神需要得到保障,那么则会转化成强大精神动力支撑主体长期投入疫情阻击战。因此,随着中国方案初见成效,一方面,能够引导他国人民正确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减轻担忧疾病存在扩散隐患的紧张感,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能够激励他国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疫情治理方案,推动各国友好合作共同治理疫情。

2.借鉴价值

所谓借鉴价值是指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对主体所产生的具有参考效用的功能属性。换言之,该事物可视为一个参照物。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理视域下,各个国家皆承担治理主体身份,又因国家具体疫情严峻程度、综合实力、国民心态等因素而出台不同的应对方案。例如,截至2020 年2 月25 日,日本确诊病例861例,但却并未引起官方政府重视,日常聚众活动未被限制,整体位于相对松散状态,再加上其人口密集度较大,为疫情传播埋下雷区。那么,中国作为疫情治理的一线国家,其遵循公开、透明、共享原则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沟通交流与信息分享,同时也将中国方案推向了全世界。中国疫情治理方案的借鉴价值有三:第一,借鉴行动策略。中国疫情行动策略基本覆盖至社会各类群体与各个领域,在准确判断疫情走势基础上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分类分区分级原则,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治理工作效率;第二,借鉴宣传策略。中国采用以官方媒体宣传为核心,形成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立体式主流宣传策略,既向他国客观展示疫情状况以消除他国疑虑,又借用舆论力量凝聚起了社会共识。

猜你喜欢

防控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代表勇担当 防控显作为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