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现状、探索及思考
——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为例
2020-01-17唐奎
唐 奎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1)
现场教学因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直观性、共情性、情绪感染力强等特征和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干部教育培训之中。它是对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教学形式的有益调节和补充,极大拓展了干部培训课堂的空间,丰富了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了干部培训的效果。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将现场教学课程纳入其课程体系之中,并广泛地实施于统战学员培训过程中,既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也符合共识教育的办学方向。下面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情况为例,来探讨相关问题。
一、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开展现场教学情况简述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总体状况可以概括为:教学点布局范围广,课程体系搭建快,课程开发速度快,教学方法突破快,教学效果提升快等。
(一)教学点布局范围广
目前,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点已经基本覆盖全省,实现了“东西南北中”的布局。“东”指的是沿海经济隆起带,将唐山、沧州、秦皇岛三地串联形成东线,深入挖掘东线的文化底蕴、红色历史、海洋经济、运河文化等。“西”就是以太行山系作为现场教学西线开发着
重点,囊括了西柏坡、李家庄、城南庄、前南峪、涉县等地,探寻红色统战历史和重大事件,主打红色教育。“南”就是以河北南部的邯郸、邢台、衡水等作为现场教学南线开发点,像邯郸的涉县、邯钢、临漳邺城博物馆,邢台前南峪,以及衡水安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都列入其中。“北”就是以张家口、承德等为现场教学的北线开发点,泥河湾、三祖文化、避暑山庄、外八庙等,都是极具河北特色的文化统战资源。“中”就是以石家庄地区、保定地区等为现场教学的中部布局中心。“开国第一城”石家庄、红色平山、唐县白求恩纪念馆、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正定、最后的人民公社晋州周家庄、君乐宝牧场产业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清苑的地道战纪念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雄安新区等等都是重点开发的教学点。“东西南北中”的教学点布局,不是机械划线和成片,它们有时彼此互有交叉,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开发和利用好河北各地各类现场教学资源,为统一战线教学培训服务。
(二)课程体系搭建快
以现场教学点为依托,河北省社院围绕“五个认同”和“四个自信”,结合教学点特色,初步形成了以“赏红品绿、纵古论今”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红”指的是红色文化、红色历史,以省内红色文化为重点,深入挖掘河北的红色资源,打造统一战线现场教学的相关课程。“绿”就是以绿色发展、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为主旨内容的现场教学课程,落实统一战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要求。“古”就是深入挖掘燕赵大地璀璨的中华文化,先后在河北省博物院、临漳邺城、泥河湾和黄帝城、承德等地开设一些具有古文化色彩的现场教学课程,以中华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员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今”就是以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为主题开设一些现场教学课程,像以岭药业、君乐宝、塔元庄等企业和村庄都开设有相关的课程,目的在于充分展示河北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引导人们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需要说明的是,“红绿古今”之间不是彼此完全割裂的,在很多教学点和现场教学课程里,它们是彼此贯通、融为一体的。比如:太行腹地前南峪的现场教学,将抗大的红色历史、李保国精神、太行山绿色发展理念融为一体,红色太行和绿色发展紧密结合。
(三)课程开发速度快
围绕课程体系,结合教学点,在短短几年时间,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先后开发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中央统战部旧址李家庄现场教学”“踏寻改革先锋李保国足迹 学习抗日军政大学精神——邢台前南峪现场教学”“古韵正定城 模范从政路”““五一口号”诞生地——城南庄”“城南庄现场教学:抗日根据地的典范 新中国筹划的起点”“小灰楼现场教学:新中国的金融事业从这里起步、人民币从这里走来”“王子村现场教学:追寻历史印记 感悟民主之光”“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定探源”“君乐宝牧场产业园现场教学:坚守创业初心 勇担社会责任”“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邯郸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现场教学”“红绿辉映 太行明珠——邢台前南峪现场教学”等20余门具有河北统战特色的现场教学课程。上述大部分课程业已由初创走向较为成熟。
(四)教学方法突破快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部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努力改变过去单纯的讲和看的做法,争取讲一次,教学方法就改进一次。在实践中,很快形成了“看、参、讲、悟”四环节现场教学法。“看”分为两个阶段,课程前的资料准备,就是要求学员看背景资料、看视频影像,看实物展示;“参”就是体验式教学,现场参与到情景当中、参与到特定历史事件还原过程中、参与到现场的氛围中;“讲”就是让革命人物或后代讲,让亲历亲为的人讲,让学员在现场讲,让权威人士讲;“悟”就是学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让学员通过交流、座谈,谈感想。“看、参、讲、悟”四环节就是通过身临其境,心有所悟、学有所获,从而达到现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五)教学效果提升快
通过常讲多练,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多数现场教学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现场教学,西柏坡、李家庄、城南庄现场教学,正定现场教学等普遍受到学员欢迎。李家庄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现场教学过程中,曾巧遇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到李家庄调研。孙春兰部长与部分学员进行交流后,称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省内的《衡水日报》《定州日报》等,均集中刊登了社院学员学习体会文章,对现场教学部分亦有积极的反馈信息。“西柏坡: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现场教学综合课程也由最初的粗放状态快速转向精细化模式,通过不断打磨,正向精品化迈进。2019年该综合课程在第三届全国社院优秀课程评比中,荣获优秀课程奖[1]。当然,在现场教学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数量已经具备,但总体质量尚需大幅提升;开发课程速度较快,但课程精细化、精品化速度显慢;人员全部能够授课,但授课能力和艺术、授课数量和质量等参差不齐;体验式教学等与某些省市的先进做法还存在较大差距;等等。下一步,继续创新教学方法,修炼授课艺术,提升课程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打造精品课程,科学有效评估,奖优去劣,将成为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发展的主攻方向。随着省内外培训需求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前景将更为广阔。依托河北省历史资源,特别是极为丰富的红色、统战资源,打造立体、系统、优质的现场教学课程,形成一批品牌拳头产品,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付出更大努力。
二、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的基本做法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在现场教学的谋篇布局、课程打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遍地开花”与重点谋划相结合
“遍地开花”,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现场教学资源,发现和挖掘各类现场教学点,围绕现场教学点开设相关课程。全省“东南西北中”都有社院现场教学点和现场教学课程。这样既保证了现场教学课程数量上的需求,拓展了现场教学地域空间,又使其能够形成体系,为质量提升打下基础。在“遍地开花”基础上,教师们综合考量现场教学点的历史厚度,考虑深挖潜质、开发前景和实施的便利条件等各种要素,重点谋划了一些现场教学课程和线路。比如:西柏坡—李家庄现场教学,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现场教学,正定现场教学,城南庄—王子村现场教学,等等。此外,还围绕某些重大课题,对众多现场教学点进行筛选和组合,重点谋划一些综合性现场教学课程。比如:利用河北独特资源和独有优势,围绕“西柏坡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重点打造了“西柏坡: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现场教学综合课程。该课程以毛主席在城南庄发出“五一口号”为开端,回顾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统战部成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齐聚李家庄、华北人民政府的民主实践、共商建国大业、“进京赶考”等重大事件,在历史梳理和理论探讨中得出结论: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
(二)个人发掘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河北统战资源丰富,极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星罗棋布。对于这些散落全省的现场教学点,其课程开发通常是由教师各自完成的。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几个现场教学点,个人发掘资源,个人开设课程,个人负责实施,教师彼此之间一般少有交叉。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重复劳动,避免造成有限师资力量的不必要浪费,有利于开发更多的现场教学课程,提高效率。但是,对于一些重点的综合性现场教学课程,就需要在个人发掘的基础上集体攻关了。比如,“西柏坡: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现场教学课程要集中反映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新政协运动等相关内容,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涉及众多现场教学点,单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需要集体攻关。教学部把教师组织起来,在原有个人发掘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和论证,整合成了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以王树臣教授专题讲座“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五一口号”的前因后果”和社院院内“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参观学习为前导,以“五一口号”的发出地城南庄、中央统战部旧址李家庄、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多党合作实践的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王子村为现场教学的四个支点,集专题讲解、参观学习、视频教学、旧址体验、房东故事、红歌传唱等各种形式,分为“岁月如歌”“探源寻根”“体悟辉煌”“传承基因”四个章节展现西柏坡时期的统一战线,阐释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正定现场教学课程“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定探源”,也是一门综合性现场教学课程,囊括了塔元庄、荣国府、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老县委大院门口、元曲博物馆、华北大学旧址、南城门、赵佗公园等众多现场教学点。为打造这门课程,教学部几乎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集体备课,共同开发,分工合作,集体执行。目前,河北省社院正在打造的综合性现场教学课程“太行山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抗战”,也是采取个人发掘与集体攻关相结合的方法。
(三)提升品质与加大宣传相结合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现场教学,在具备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正在经历一个品质提升的过程。提升品质,首先从重点线路、重点教学点和课程入手,做到“三个严把关”。一是开设新课严把关。教师须自行选好教学点,确定主题,准备资料,拿出初步课稿和实施方案,集体备课时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讨论、严密论证,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二是现场演练严把关。对某些重要课程集中组织教师现场踩点、规划路线、实地试讲,做到即时点评,共同帮助修改提升。三是课程考评严把关。教务处对教师的现场教学课程进行考评,收集学员及随行班主任或教辅人员的反馈意见,督促整改提升。经过一系列操作,社院现场教学课程的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但在承接兄弟社院或外地统战部门异地办学时,频频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有的只知道河北有西柏坡,而不知有其他;有的对河北社院现场教学课程不甚了解或了解不全面,等等。信息不对称,直接造成了课程选择的困惑和疑虑,纵使手里拿着课程菜单或者有人在旁推荐,也难以打消内心的疑虑。因此,加大现场教学课程宣传应与课程品质提升同步进行。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近几年通过各种途径和窗口宣传现场教学课程。一是借用公开发行的学院学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1、2、3期的封三分别介绍了有关西柏坡、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正定、前南峪、城南庄、王子村等现场教学点的课程。二是制作课程宣传册。对于一些重点的综合性现场教学课程,比如“西柏坡: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源”等,专门设计制作了精美小册子用于宣传推介。下一步还要将所有现场教学的课程介绍集编成册,这一工作已经在准备之中。三是利用学院网站。提升品质是加大宣传的前提,有了良好的品质,才能增添宣传的底气;加大宣传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品质,广而告之使人了解,才会不断增加课程实施的机率。只有多讲多练,现场教学才能不断提升,得心应手。加大宣传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内生力,从而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四)“近郊”自主与“域外”合作相结合
所谓“近郊”,就是课程实施时较为便利、够得着的地域;所谓“域外”,就是课程实施时较为困难、难以覆盖的区域。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极为有限,其现场教学课程实施的有效辐射范围较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现场教学点的远近和交通便利条件,在课程实施上采取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具体来说,对于“近郊”地域的点和课程,完全由本院教师自主开发,独立实施。课程实施时,河北省社院还专门对重要教学点和课程配置了一名主讲和一到两名辅讲。如果主讲有事不在,辅讲能立即接手,保证了课程实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也是个人发掘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对于“域外”区域,主要是通过建立教学基地,与当地各种师资力量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比如,为了进一步提升现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河北省社院先后在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和邯郸等统战资源丰富、燕赵文化特色鲜明、具有教育实践意义的地方建立了教学基地。通过建立教学基地,学院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配置,创新与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和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党外人士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基础。又比如,为不断拓宽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点建设,河北省社院加强与兄弟省市社院合作,先后与红色文化、统战文化、地脉文化丰富的北京、天津、湖北、江西、甘肃等省市社院互建教学基地,借力全国社院系统的资源优势,开展异地教学。域外合作办学拓展了现场教学实施的空域,有利于现场教学课程资源共享、互助互鉴、共同提升。
三、推进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的启示
(一)固守政治底线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学员构成与党校(行政学院)有很大不同。他们知识背景千差万别,思想成分参差不齐,思想活跃度更加明显,有时思想碰撞还比较激烈。因此,坚持“社院姓社”,坚定政治立场,固守政治底线,必须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师为师从教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和最基本的政治底线。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政治学院,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自觉具备政治上的严肃性,现场教学课程也不能例外。而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又有很大不同。现场教学的课程实施通常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里进行,组织强度和纪律要求等都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程度。这势必会带来教师和学员束缚感的减弱,其思维的跳跃性、思想的开放性和活跃性极有可能会被无限放大。越是在这种环境下,就越需要社院教师具备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牢记政治原则,固守政治底线,强化政治共识教育。
固守政治底线,要求我们在进行现场教学时,要有一股正气,坚守政治立场和原则,不趋炎附势,不哗众取宠,不追求低级趣味,更不能为迎合他人口味而对党的历史、重大事件、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搞变通,使其走样。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如学员出现不当言论和声音,也要坚持原则,及时予以有理有利有节的辩驳和批评,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党的权威和形象,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
(二)强化“课”的本质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培训机构,培训形式五花八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培训机构的现场教学课程与其说是现场教学,不如说是参观游览更为贴切。还有些社会主义学院的现场教学课程,仍然以介绍式、参观游览式为主。显然,这些做法都不太符合新时代干部培训的课程要求。社会主义学院既然是干部学院,那么它的教师就不是讲解员,更不是导游,它的现场教学也不能只是参观游览,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必须要强化其“课”的本质。
只要是一门课程,就需要设计,现场教学也不例外。首先,我们需要设计它的思想主旨。没有思想主旨、没有理论贯穿的现场教学,就是一般导游,甚至连导游也不是。其次,需要设计它的环节。课程之前,需要做哪些工作,准备哪些资料,提出哪些问题;课程开始,以什么方式切入或者带入;课程之中,展示哪些内容,探讨哪些问题,分为几个步骤,如何具体操作;课程结尾,如何点评,如何提升理论;课程结束,如何获得信息反馈,如何总结……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再次,需要设计教学形式和方法。参观与讲解、交流与互动是现场教学通常采用的最基本形式和方法,但从增强现场教学课程的鲜活性来讲,这些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融入更多的教学手段。比如:视频教学、故事分享、重要仪式、情景模拟、亲身体验,等等。诚然,现场教学实施时也需要就基本事实和情况进行讲解,但教师终究不是讲解员,所以,讲解时要避免陷入导游或讲解员式的一般讲解和解说之中。教师的讲解要有理论支撑,在介绍梳理历史过程中,要融入理论,将相关知识和理论融会贯通;教师的讲解还要有思维的过程,要努力加入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引导学员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突出统战特色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规定:“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联合党校、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等表述,都清晰表明社会主义学院性质和作用的特殊性[2]。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涵盖了党派、民族、宗教、阶层、海外五大方面,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也即党外人士,是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学员的最主要来源。因此,社会主义学院学员构成也具有特殊性[3]。
社会主义学院性质作用特殊性和学员构成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培训内容、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必然与党校(行政学院)存在某些不同,它更应该体现出统战特色。现场教学课程也不例外,课程内容侧重点明显不同。比如:同样是西柏坡的现场教学,党校(行政学院)的现场教学可能要重点讲解放战争史、西柏坡历史、九月会议、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等内容,重点探讨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等;而社会主义学院的现场教学,除了要选择性讲解以上内容外,更重要的还需要侧重讲解这一时期关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讲解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这一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的互动和团结合作,重点要帮助学员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源,最终势必要探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初心。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具有统战特色的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课程。又比如,同样是王子村华北人民政府旧址的现场教学,社会主义学院与党校(行政学院)的侧重点也不同。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课程务必要重点探讨华北人民政府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落实“五一口号”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胜利实践,探讨华北人民政府在成立和存续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道路上的伟大实践和重要意义。教学方法上,更主张交流探讨式教学。社院学员大多来自不同党派、不同社会阶层,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或信仰,有独立的思维习惯,甚至有些个性较强,最反感咄咄说教、理所当然给出结论。所以,在一种心平气和、平等交流的氛围中,去探讨、引导和启迪,争取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做法。
(四)增强现场实效
在现场教学实施过程中,因为其场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组织的松散性、学员思维的活跃性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学员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注意力难以集中。如若教师的组织和讲解枯燥无味,就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某些现场教学表面上走走停停、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走马观花、令人倍感失望,整个过程也就难以产生共鸣,难以达成共识。 如何增强现场教学的实效,是所有现场教学实施者持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增强现场实效,须尽可能地增强现场教学的仪式感和体验性。纵观井冈山现场教学、延安现场教学、吉林四平市委党校红色现场教学等,他们之所以取得较大的现场成功,无不是因为倚重了本地特色资源,着重课程打造,极力增强了其课程的仪式感和体验性。反观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则普遍存在着课程不鲜活、仪式感微弱、体验性不强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学院的现场教学,也须要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顺应市场需求,尽可能地增强现场教学的体验性和仪式感。尤其是某些拥有重要红色资源的省份,在打造现场教学课程时,更应该切实解决其鲜活性、体验性、仪式感的问题。
增强现场实效,须增强教师讲解的艺术性,要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抓住人。综合学员反馈信息,现场教学以故事切入或者带入,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道理,最后简要总结升华,画龙点睛,以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效果会好一些。比如,在李家庄现场教学中,通过一些精彩的故事性带入,使学员们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有学员课后还在不断浮想发生在李家庄的历史画面:“站在李家庄的村南旱井旁,仿佛看到一个身材魁梧、下巴上带痣的中年人坐在槐树下看书……走在街道上,仿佛看到毛泽东的老师符定一来到了李家庄……在复原的统战部旧址旁,仿佛看到了周恩来总理正在和民主人士座谈……”实践表明,故事切入或者带入,较容易在学员头脑里形成画面感,易于产生情感交融,思想碰撞[4]。增强现场实效,须灵活处变,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但要生动且有内涵。此外作为一个系统的现场教学课程,各部分的衔接和呼应也非常重要。
(五)瞄准未来方向
倚重中华文化来做统战,是未来统一战线工作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需要及早在中华文化方面谋篇布局,加强中华文化学院建设,做大做强文化学院的牌子。目前河北省社院的优势,是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文化交流处,有着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奠定了组织基础;河北省社院的劣势,是中华文化方面的师资力量、科研积淀、课程储备、前景规划等均显不足,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还有待加强,全省社院“一盘棋”的格局有待于进一步谋划和推进。建议甄选海内外从事中华文化研究或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燕赵文化的社会精英,打造河北中华文化学院文化顾问库和师资库;制定中华文化学院发展规划,围绕燕赵文化、中山文化、河北的革命红色文化等打造一支精干教师队伍,储备一批文化研究学者,开发一系列文化类精品课程,争取在中华文化学院工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现场教学来讲,也需要瞄准未来方向。红色文化方面的现场教学,固然非常重要,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现场教学亦同样重要,需要做大做强,打出品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现场教学来讲,河北省社院正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中华传统文化现场教学如何选好点,提炼什么样的价值主题,如何打造现场教学课程,其价值主题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如何呈现,怎么操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