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依托产业园区建立综合性校外实训实践基地的研究
2020-01-17王姣姣
王姣姣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校企合作处,天津 300350)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日渐增多,单一的企业接纳高校学生实践、实训的数量有限,原有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已不能满足学生实训实践的需求。
1 研究背景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操、动手能力,校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建立正好满足高校这一需求,进一步夯实“劳”的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它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天津市委市政府等文件精神,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养成。所以,校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建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日渐增多,单一的企业接纳高校学生实践、实训的数量有限,原有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批本科生实训实践的需求。同时,应用型本科生对校外实训实践的要求不仅仅是单纯的实操演练,更需要有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符合本科生实践要求的软硬件设施、成熟的研发实践体系、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导师,这些都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产业集群,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科生企业实践的需求。
2 研究意义
目前,高校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仍然以学校与企业单独对接模式为主。此模式只能满足高校单一专业的部分学生实践的要求,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规模本科学生企业实践的需求,而且对于高校一些特殊专业找对应的实习企业十分困难,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所以,传统的校外实训基地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本科生企业实训实践需求,需要探索新的实践模式。
高校与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由产业集聚地的产业园区主导,既可满足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实训实践、学术研究、师资培训的要求,又可满足高校大规模本科生实训实践的需求,也便于高校形成长效运行管理保障机制。建设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可提高高校教师与学生实操能力,搭建产教学研用合作平台,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水平,真正做到培养企业需要的一线高级蓝领。
3 综合性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高校与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的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训实践的场所,还能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基地实训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通过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提高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最终形成长效运行管理保障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共建符合教学规律、有利于人才培养、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把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建成为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习基地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实践基地,为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环境。
4 综合性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预期
4.1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与当地比较大型的产业园对接,熟悉产业园的企业种类、数量、运营模式、生产情况。双方就合作模式、合作内容等展开深度交流,在此基础上,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学生培训、师资培养、科研合作等达成合作意向,并以此综合性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为平台,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同时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实践中,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例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京津科技谷产业园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产教融合实践的路径上与模式上实现突破,探索学校与产业园区共建综合性校外实训实践基地的新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资源共享,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效果。
4.2 建立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
在已经签订的高校与园区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与园区领导进行顶层设计,由学校与园区共同遴选相关专家、教授,共同研讨、起草高校与园区合作体制机制。在学生实习、教师下企业实践、师徒制、产教融合、教师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打造高校与园区合作的新模式。
聘请园区企业代表担任校级、院级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通过引企业专家入校,进一步提升学校各院系内涵建设能力和步伐,从而构建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化合作”良好工作机制,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4.3 校企共同建立校外实习教师队伍
综合性校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建立,需要配备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经验的教师队伍,依托产业园建立的综合性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依托园区内不同领域的企业,选拔出企业内技术一流的一线工程师,同时选拔出高校具有丰富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教师,共同组成双导师型的教师队伍。安排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赴园区进行实训、顶岗实习,既可以实现不同专业学生下企业实践的统一管理,又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例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京津科技谷产业园有限公司召开对接会,双方就双导师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实习实践进行深入讨论交流。
聘请园区企业专家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为大一学生讲授专业认识概论,结合前沿专业技术领域,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更贴近实际工作的理论内容,参与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师资团队培养、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工作。
4.4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搭建信息化平台,服务地方
高校的职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高校要与企业深度对接,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实习资源库。围绕企业的需求,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开发、专业建设。与企业深度座谈交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优化课程,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让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为企业、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避免利用传统手段统计数据不及时、信息共享不充分、管理流程不高效等问题,以学校为基础,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学校与园区企业信息数据共通、共享,为学生就业、科学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资源库建设、课程改革提供便利。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科研、教学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学校与企业搭建平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5 结语
探索学校与产业园区共建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模式,可优化教学资源,搭建信息化平台,统筹园区企业资源,结合企业实际,为各专业学生下企业实训实践以及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训练提供支持保障。